区域活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区域活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初探

金诗瑶

包钢幼教管理处第八幼儿园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深度学习区别于浅层学习,是一种支架性、灵活性且主动性的学习理念,也是幼儿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为研究视角,分析阻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原因,研究提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为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深度学习;促进策略

1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幼儿的元认知能力和幼儿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深度学习倡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应用,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幼儿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到当前的区域活动情境中,在新旧知识和经验平衡发展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发展元认知能力。

其次,深度学习可以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学习并不指向深奥的学习内容,也不要求幼儿学习超越自身认知能力的高难度的内容。深度学习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生深层次的思考,参与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深度学习关注幼儿是否具备迁移、分析、应用、评价及综合等能力。深度学习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挖掘幼儿的学习潜力,从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学习主动性不强

在区域活动中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幼儿不愿意主动选择区域进行活动,一味地等待教师的分配,对所选择的区域活动缺乏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自行选择区域开展游戏。而这时,多多小朋友一直未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见状牵着多多走向了娃娃家,让多多和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然而一直到游戏结束,多多始终未参与到娃娃家的游戏中。其次,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难维持。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清楚自己该干些什么,总是东张西望,频繁更换活动材料,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操作活动。

2.2教师缺乏创新思维,无法解读幼儿的行为

首先,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自身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缺乏创新思维,往往采用老一套的模式,只要保证幼儿安全、不哭不闹,就对幼儿进行“放羊式”管理,不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干预。其次,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无法准确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很多教师无法对幼儿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有效解读,这给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3同伴合作意识淡薄

深度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合作,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和交流,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有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喜欢独处,想一个人玩,如果有伙伴参与,就会和伙伴发生冲突;有些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某种材料感兴趣或者对某个区域感兴趣;有些幼儿集中在一个区域玩耍,却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与同伴争吵或争抢玩具和材料的现象,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促进策略

3.1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合作协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从而促进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第一,创设富含问题的真实情境。富含问题的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真实的情境更有助于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新知识技能。

第二,提供低结构、高开放的游戏材料。低结构、高开放的游戏材料包含着更多的问题,更多可探究的空间,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机会,从而保证深度学习的持续进行。

第三,持续观察并给予恰当指导。教师要在游戏中持续、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在鼓励幼儿探索、尝试的前提下,适时支持及参与幼儿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从而引发深度学习的持续进行。

3.2增进师幼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中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增强敏感性,当幼儿向教师询问时,教师应提高对幼儿的回应频率和回应质量,为幼儿提问提供良好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指导幼儿尝试新的挑战,建构新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积极互动”,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详细的描述,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干预和指导,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区域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3.3把握介入幼儿游戏活动的时机

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以合适的角色并选择合适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游戏中。当幼儿的行为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时,当幼儿之间难以沟通和互动时,当幼儿不断重复同一行为时,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应该适时介入。如果教师介入的时间不当,或者自己主观地介入,就会影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反思能力的提高,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例如,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无目的行为或者选择材料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或者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3.4提供多样化且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重要载体,提供多种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与学习的动机。同时,投放材料要注意幼儿的需求,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例如,对于小班阶段的幼儿,教师要提供结构性相对高的游戏材料,以支持幼儿更好地游戏。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投放结构性低的游戏材料,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5注重反馈和多元化的评价

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反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的质量,建构知识经验,保持深度学习的持续进行。因此,注重区域活动的反馈和多元化评价是必要也是必需的。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教师评价“一言堂”的现象。重视教师评价、幼儿自评以及同伴互评,使得评价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进行。第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灵活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摒弃“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统一标准化的评价。第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结果,还要关注活动探究过程。

结语: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是幼儿与周围环境交互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对幼儿批判性思考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阶思维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学界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深度学习的新时代观点,从而实现研究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为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艳.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引发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491(13):86-87+90.

[2]张丽.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究[J].才智,2020(018):2.

[3]琪孟.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区域游戏促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