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

李全忠,王立欢,谭涤非

1、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2、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对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而言,其成本控制通常是保证建筑效益提升的重要方式。在EPC模式下,通常能够结合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阶段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在动态化的管理形势下将装配式建筑成本降到最低,为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国外成熟装配式建筑方式不同的是我国目前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上存在着时间较短、技术成熟度不高以及装配式较低等问题。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承包单位要找出项目薄弱点和重难点,进行层次化重点处理,进一步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工作水平。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论述使用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比例不断增加,逐渐从碎片化、传统化的建筑模式向着集成化、效率化建筑模式转变,具有建筑装修一体性、管理方式智能化的优势。

EPC模式是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其工程承包单位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对建筑项目的总体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施工进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项目增值,并确保承包单位与业主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首先,在EPC承包模式下,从项目施工前期的总体设计到预制构件建造、实际施工、采购等环节都能够互相配合,实现效率最大化,为建筑成本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承包企业能够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将各环节间的信息衔接,以全方位的角度进行项目资源的合理化安排。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无效工作量,在科学化、集成化的动态管理模式下达成建筑项目成本降低的目标。

其次,通过采用EPC模式,在初期方案设计完成之后便能够直接对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招标,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招标的时间和剔除多余环节。在与BIM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将项目管理的信息分享在公共平台,由总承包人对其进行统筹管控,以确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总承包人对项目管理中的所有参加单位在不同阶段进行统筹与调度,有利于促进施工期限的进一步缩短。

最后,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方式对建筑工程各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利用变化视角看待和分析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问题,确保实现有效成本控制。此外,在工程中,施工过程会因为某些变化或特殊情况影响出现部分偏差,此时EPC管理模式的作用便是综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错误的纠偏,保证整个工程造价都能在合理的范围内。

2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问题

2.1对管理成本的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预制构件的制作和施工流程是复杂的。无论是加工工厂的制作水平、运输方式,还是起重机吊运、构件安装等步骤,多环节的管理协调都是较高的费用支出,增加实际成本。

2.2对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代替传统化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制作工厂制作好之后,运输到施工场地进行现场安装。在现场安装时,构件之间的连接处理、缝隙处理等方面增加了材料的使用费用,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成本。

2.3对机械使用成本的控制

装配式建筑自身所使用的预制构件在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时,通常要使用起重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吊运,并且在安装转运时也要使用起重机进行转运,无疑增加了工程成本。

2.4对人工成本的控制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制构件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便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实际管理水平并未达到科学化、细致化的标准,这就造成了人员施工并未实现功效性,最终造成了成本的浪费。

3制定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措施

3.1优化设计预制构件

首先,对于预制构件的预制率进行经济型的计算。合理化预制率计算是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关键工作。预制构件应用于建筑物不同的部位发挥的功效不尽相同,贡献率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初期制定方案时,就必须立足成本考虑,测算出最合适的预制量。要在设计实施过程中,优先选择贡献率较高但成本较小的设计方案,进而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

其次,提高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目前部分项目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并未考虑到建筑的实际情况,仅是很简单地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预制构件品种繁多、生产节点复杂的实际情况会催生问题的产生,达不到经济实用的效果。因此,根据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设计状况,总承包商要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实施规范设计,以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降低工程量,在提高建筑后续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建筑物预制构件的实际成本。

最后,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设计责任制度。在传统现浇建筑中,建筑、结构、设计等环节都缺少沟通,容易造成各个环节间出现冲突,进而阻碍后续的工作开展。在EPC模式中,承包商可以结合BIM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确保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在平台中都能够第一时间相互沟通。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正,降低返修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充分结合EPC模式的优势所在,提升决策的精准性与正确性。

3.2强化施工管理工作

装配式建筑物预制结构的比重和容积通常都很大,其自身的价值也比较高。当预制构件在现场贮存和运送过程中出现故障后,往往会造成预制构件的破损或带来相应的损失。在此前提下,承包单位要全面重视建设施工现场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对预制构件存放区域做出合理设计,优化预制构件进入建设施工现场的交通途径,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影响其他施工作业。

3.3精选供应商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预制构件的材料生产供应商是重要的。当前装配式建筑处于发展初期,其生产组合构建的厂家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供应商的素质与厂家生产水平多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时,应对其进行综合且全面地评估和考量,建立供应商库并创建预制构件供应商评估标准。在综合考虑下选择质优的供应商。在合同签订时,可以制定供应商管理条例与合约履行制度。对供应商库进行定期更新,提升整体的招标质量,确保建筑成本的有效节约。

由于近年来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正足。装配式建筑具备质量好、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在21世纪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装配式工程被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广使用。然而,在EPC建筑模式下,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管控模式的探索,我国建筑行业还在一直加以探索和改进。

4结束语

综上述,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和不足,造成装配式建筑建设速度快,但建筑成本没有被良好控制的情况发生。然而,基于EPC建筑模式的自身优势与装配式建筑独有的体系而言,EPC模式能够构建装配式建筑多层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提高自身集成化、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管理模式。因此,EPC模式的使用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优势基础,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迎辉.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11):47-51.

[2]张卫伟.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8):44-46.

[3]高洁.EPC模式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J].居舍,2020,(0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