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倪,斌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颁出和实施,可以说是对教育事业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变革,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给出了相应的要求。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提升思政教育方面的教育内容,学校系统性的开展了,将其和其它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中也足以体现出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使其形成处处渗透思政的形式。本文主要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展开探讨,并给出了几点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将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在整体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就是立德树人,那么分开来讲其中的立德指的就是,需严格秉持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重点,经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和感化,以及激励学生的德育培养。其中的课程思政所指的就是应创设全课程的育人形式,以便能够使其它课程和思想教育共同前行,也就是所说的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这一项工作作为教育任务,也能够体现出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并且要知道的事德育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能够将知识传授和价值指引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实现全面立德树人。其中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掌握课程教学,通过教学的这一有效通道。将技能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从而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从本质上来这种教学模式,要比单纯的课程思政课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那么应如何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成我了我们今天主要探索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实践的必要性

现如今高职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又该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就业?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一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并且也能够从答案中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实际课程思政教学时,应在最大程度上将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元素开发出来,争取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和思想政治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结合,以便能够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能够真正承担起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应积极投入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之中,这也是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各科教师的根本和首要任务。并且根据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这两者的教育功能来看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智育方面的内容,而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开展培养学生的德育功能方面,所以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实现其终极目的。通过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相互融合,以便能够培养具备专业技能、高尚思想道德的专业人才[1]

二、推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为建设高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需要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其工作深层含义。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在专业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是一项有着相当高难度的教学方式。因为课程思政本身就是一项有着较高理论性知识内容的课程,并且还具有深奥和广博的特点。这些方面内容更加加大了教师寻找专业课和思政教育契点的难度,要是依据这种模式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就需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所以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一定要以理性的思维看待问题,明白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初衷,以便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那么如今就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教师应做到在立足于教学结构改革的视角下,在课程中深入挖掘和构建有关思政的教育资源,使基础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促进育人效果和教育协同发展。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新视角的下,感受课程思政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完美融合。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课程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能通过植入或直接引用的方式加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因为只有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渗透,呈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不易察觉的育人方式,以便能够成功的将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进行完善的融入,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思政融合教学的意义。以下几点是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存有基础不足、文化程度不高、计算机水平低等特点,这些因素也会逐渐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且学生也不能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合适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这种学习状况下学生成绩得不到提升,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2]

(二)教学设备设施落后

一般高职院校都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公共的必修课程,大多数都是以大班的授课形式进行教学。 在这种大课教学的情况下,虽然可能教师的教学计算机上,配置着教学应用的相关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师实施广播教学,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机房中,并没有设置扩音的设施,那么可想而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满足每名学生的需求,还会出现有学生听不清楚的状况。更甚者可能还会出现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节省经费,采用落后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为学生教学,这种教学设施将很难和教学内容中,的新型的操作系统以及所需的软件进行配合,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也将很难结合到教学的实际知识内容。

三、浅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改策略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科公共的基础课程,并且课程内容涉及具有广泛和复杂的特点,以及知识内容较为分散和实践性强等特征。其实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为规范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使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和其它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整体的思政教育体系,需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征和目标,明确其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技能培养作为切入点进行融合,从而以便能够使课程思政教育,和具体的知识技能教育形成统一的德育目标。

(一)应遵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的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因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和班级,以及授课教师的人等都较多,那么要想保障所有授课中的价值塑造和技能培养,以及知识掌握等都保持在同一目标,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显出各授课教师自身所具备特长[3]

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职业素质的目标,如以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并且还可以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从而围绕着课程中,相应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以便能够总结出相应的思政元素,和在教学中达到正确的价值引导,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二)正确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为检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有没有达到规划的教学目标,和呈现出怎样的教学效果等,那么就可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合理的将效果评价和课程思政进行融合,教学评价也能够体现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而且也是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需根据课程教学运用项目成果导向的教学方式,从而设计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方法[4]

例如:第一可以以诚信承诺书的形式,来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体可以是以项目成果导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为基础,从而以识别、认知、分析、理解、掌握、创新的顺序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技能。考核内容可以是以笔试、制作短视频作品等各种考核方式。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在参加各种考核时,能够根据要求让学生签诚信承诺书,如可以在笔试试卷中专门设置一栏,考生签署诚信承诺书的一项内容,要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考核的话,那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短视频作品的片头加上诚信承诺声明的内容,进行实践考核前可以让学生签订纸质诚信承诺书。这样一来使学生能够通过签署诚信承诺书和考核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诚信和非诚信情况的比例,参考课程思政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状况。

第二可以通过作品成果来体现。学生的作品成果从根本上来看,能够体现出整个教学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 并且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自身的制作过程,能够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将短视频作品和国家成就相融合,并且还能够通过视频感受学生的爱国情怀, 那么也足以体现出作品的作者本身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从中也足以看得出课程思政能够促进学生的爱国教育。考核的过程可以通过笔试或是机试等,在考核的过程中可以专项的设计考查点,以便能够具体评价课程思政教学中敬业、诚信、友善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考核过程中考察学生的认真度和团队合作情况,以及答题效果等。以便能够通过合理的考核评价,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三)优化顶层设计

如今的有效教学都应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促进教学改革,那么就可以从优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入手,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其中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创新,以便对学生的价值观实现正确的引领,接下来可以在进行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设计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师对于教材应进行深入的教研,高职院校也应加强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将思政教育和教学课程相融合实现有效教学[6]

例如: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操作能力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取得那些凸出或新型的成就,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挖掘课程深层次的教育价值,拓宽学生的学习层面。并且在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还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理性认知的能力,促进教学中知识学习和价值引导形的整体提升。

(四)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为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应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做好是能够根据教育现代化不断向新的层次,使信息化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新意。所以,就可以通过翻转课堂,进行任务驱动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课堂更加富有感染力[7]

例如:在学习到有关信息安全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有关泄露国家信息的新闻事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以便能够增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且计算机应用基础只有经过校方和教师,通过课程和学生进行共建共享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的整合,使计算机公共课具备课程思政理念,也能够使课程思政富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并且应足够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其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教师应依照学生的专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到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灵活利用计算机解决相应的困难和难题,以便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这个新时代下,应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指明发展方向,也更加为教师授课能力给出新的要求,以便能够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作用,从而能够为新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需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使其能够逐渐跟上发展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董婕,杨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51-251.

[2]苏敏,张建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20,(7):33,35.

[3]陈昭昭,王晓龙.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究[J].南方农机,2020,v.51;No.348(8):127+161.

[4]张鸿雁、赵丽、原虹.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No.428(11):145-146.

[5]李增福.课程思政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20,No.374(4):183-184.

[6]郑桂芳.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11):119,121.

[7]曹利.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v.16(23):126-127.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课题项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倪  斌(1983.8---),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武汉大学硕士,现就职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二级警督,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