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李维

身份证号: 320802198711080017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是为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技术的创新发展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也衍生出了多种技术,不同的技术适用条件、支护方式及技术效果都有所差异,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环境下的多种支护要求,可以说高效且可行的开挖支护技术,是保证深基坑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因此,应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深基坑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支护施工技术,打造稳固且安全的深基坑环境。本文就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应用中,根据基坑深度的不同,可分别选择槽钢钢板桩(4m内基坑适用)及轧锁扣钢板桩(7-10m基坑适用),轧锁扣钢板桩支护技术中所应用的钢板是主要支撑材料,钢板桩所使用的是型钢,一般会根据施工要求,在钢材表面开出标准规格的槽口,目前在工程中频繁应用的主要是热轧型钢,能够在软土地层中发挥较强的支护作用。在深基坑开挖土方的前期阶段,应将钢板逐一牢固打入土层中,并将钢板连接到一起,促使其成为整体性的挡土及防水结构。为了提高土方开挖质量,可分层开挖,并在开挖的同时设置围檩与支撑,在基坑内部的各项作业都结束后,将钢材拆除并回收。虽然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兼具加固土体及防渗水作用,但是该项支护技术应用中对现场基础条件的要求较高,且不能够应用于坚固地层中。

1.2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本身属于稳定边坡的支护方式,通过嵌入而形成加固作用,提高基坑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土钉墙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质优良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坑深在10m以上的项目,适宜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不仅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强,更能产生较强的支护效果,在支护施工阶段,需将细长杆按规定间隔插入基坑边坡土层中,保持紧密性的排布状态,而后在其上部铺设钢筋网,基于喷锚操作保护深基坑土体结构。因此,土钉墙支护技术操作中,锚固支杆及钢网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将该技术与其他支护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应用,可进一步增强支护的稳固性,但是如果深基坑中存在复杂的地下管线,或地下水位高,则不可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

1.3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

与其他支护技术相比,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的施工成本较高,但是该技术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且能够满足建筑基础高标准的承重要求,进一步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为后续各项作业的高效进行提供基础保障。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主体,在实际操作中,务必依照流程有序进行各项施工作业,一般应先使用按比例配制的水泥浆处理护壁,根据设计要求挖槽,控制好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及深度这两大重要的技术指标,可通过采取分段挖槽方式,提高技术参数的可控性。在该项工作完毕后,置入钢筋骨架,基于导管将多余的泥浆排出,后续向其中注入混凝土,构建起多个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形成挡土及防水作用。

1.4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操作中需将固化剂作为媒介材料,由此构建起稳固的支护结构,因涉及深层搅拌作业,在施工中还需应用到深层搅拌机,将基坑中的软土与固化剂充分搅拌,促使二者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改善地基基础条件,促使其成为整体性的桩体结构,增强地层稳定性,促使软基得到固化,提高其强度及承载力。因此,通过操作深层搅拌机,可在搅拌作用下将土层性能改善,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基于此,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大多被应用于软土地基的支护处理中,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桩支护或墙支护方式,加固土体结构。从技术操作流程及施工成本上来看,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都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不仅支护效果理想,无需配置大量的水泥材料,支护操作中更不会产生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不良影响,但是在应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时,也需先明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等情况,基于实际情况分析支护操作的可行性,支护前期应将准备工作落实到位,以保证支护流程的顺利进行。

2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前,务必先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及数据信息,制定出完善的支护方案,以保证成桩效果及稳定性。在施工现场的情况明确后,应正确选择适宜的支护技术及施工设备,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桩,调整技术参数,以保证支护质量。例如: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上层建筑层数多,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普遍较高,这就需打造更为密集的群桩体系,一般需先按规定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选择材料及设备。在选定支护技术后,需结合技术操作流程,制定出各阶段使用材料的采购计划,明确材料的性能情况,并在材料入场时做好质检工作。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中,还应将沉桩作业重视起来,特别是在灌注桩成桩阶段,务必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需确保成孔后再找准位置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促使其成为灌注桩。

2.2土方开挖施工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土方开挖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序,这就需在施工前期就落实好监测工作,以保证土方开挖深度等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可通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土方开挖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提高开挖参数与施工要求的一致性,只要发现不合理情况,就需在第一时间加以改正,提高土方开挖质量。由于深基坑的深度大,一次性开挖十分困难,要想保证开挖效果,就需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高效开挖、及时支护,缩短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提高深基坑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为后续各项作业的高效进行夯实基础。

2.3基坑周边的土体止水

在深基坑施工的整个流程中,地下水都是影响基坑安全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基坑也将直接受到顶升力或沉降力的作用,致使其稳定性有所下降,易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深基坑支护作业进行中,应加强对地下水情况的动态监控,做好对周边土体的止水作业。一般可将止水带设置在基坑周边,打造临时性的排水体系,确保多余积水能够快速排出,促使施工部位的水量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充分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2.4支护类型的合理选择

目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存在多个支护类型,其适用环境也有所不同,这就需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护类型,在正式施工前,应先对现场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明确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状况及当地气候环境等多种情况,提高现场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经过综合分析,选出最适宜应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而后则需根据技术操作要点及现场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技术操作方案,突出强调支护技术应用中的各大要点,保证支护施工的规范性,提高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施工面积及土方开挖量普遍较大,再加之基坑较深,对支护稳定性的要求高,务必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护技术及开挖方案,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规范应用,提高对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能力,以保证基坑开挖及支护的有效性,加快基坑支护的施工进度,满足建筑工程高标准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许金锁.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21):84-85.

[2]孔祥夔. 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000(021):223.

[3]王伟.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探究[J]. 中华建设, 2020, (04):123-124.

[4]潘国栋.建筑工程监理及施工技术创新要点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17):78-79.

[5]赵刚.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创新应用探索[J].中国高新科技,2020(1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