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之多学科融合课程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之多学科融合课程探析

张茫茫

浙江省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一、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实操型教师为主的职业教育。舞蹈,作为中职的一门课程,由于其专业目标的要求,舞蹈课程内容必须“姓幼”。即舞蹈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的内容应该以幼儿的认知发展为根本,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以儿童舞素材和儿童舞蹈创编作为教学核心。本次课程的设计突出学生将来在幼儿园工作的艺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培养实用性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把创编理论与创编实践相结合,课堂创作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质并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需要、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岗位人才。

二、问题的提出:

(1)背景

高二第二学期的幼保专业学生,她们已在前三个学期进行了芭蕾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学习、多个民族的舞蹈基础练习,以及幼儿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她们在舞蹈知识与动作上有都了一定的积累,肢体动作也相对协调,但是创造性思维欠缺。这个学期,学生们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幼儿园实习活动,即将面对一个个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因此在舞蹈这门课程中,教授给她们合适的幼儿舞蹈创编方法与教法迫在眉睫。

(2)设计理念的阐述

理论归于实践,教学归于实践,教师一切的作为皆服务于学生日后的实践岗位。此次提出同曲活用,旨在于多学科交互融合,深入挖掘教材,实现教学价值。我们的多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我们均为幼保专业的专业课,虽在不同领域,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声乐与舞蹈为块,活动设计为链,块链连接,实现学生专业必备技能的获得。其中舞蹈教学,应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做”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全新的、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

三、教材选择的意义:

提出课题设想后,课题组翻阅幼儿园教学用书,基于五大领域,选取五首儿歌,涉及五个主题,分别为职业、动物、自然、社会、民族。对于舞蹈课程来说,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幼儿舞蹈创编是一种主要能力。而舞蹈源于生活,以上五个主题的创编元素皆可来源于生活观察模仿。因此学生需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挖掘元素动作,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创编律动、歌表演、表演舞等,同时也能够从实际创编中了解各个年龄段舞蹈动作的差异,更好地为幼儿园的实习活动做准备,把学校所学的知识技法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四、具体课例描述:

(1)把握年龄主线进行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表演且给幼儿观看的,因此编导者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寻找幼儿舞蹈动作特有的规律来编排。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将对舞蹈的教育教学产生不同的要求。

如:3-4岁幼儿,舞蹈以律动为主,辅以单一的基本舞步,如小碎步、小跑步、横移步、进退步等;也可结合幼儿所熟悉的事物或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能自由地运用手、臂和躯干来做各种单纯的动作,从而认识人体的相关部位,力求节奏与动作的协调平稳。《小花猫与灰老鼠》是一首形象生动的动物歌曲,适用于小班幼儿律动创编,在创编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明确目的,是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还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或者是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等。那么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罗丹认为人体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有时像一朵花……有时像柔软的常春藤,劲健的、摇摆的小树……”模仿有趣的动物律动,特点在于用身体模拟动物的动态、神态、形态等典型特点,所以学生们不但要着力于形体动作的模仿,还应着力于“神”的模仿,模仿应求真、求实,符合小班幼儿年龄阶段以及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小花猫与灰老鼠》从学生即兴表演中,提取了4个主题动作:①老鼠造型、②老鼠动作、③花猫造型、④花猫动作,再利用重复再现的手法进行连接与创编。重复再现的方法是编舞的“金钥匙”之一。只有对动作形象进行重复才能确立并突出舞蹈主体形象,加深印象,使幼儿一看就懂,激发兴趣。

(2)提炼元素动作连接作品

元素动作的提炼是编舞的基本技法,也称为舞蹈形象捕捉,一个舞蹈只有拥有元素动作,才能进行发展变化,最后产生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那么舞蹈创编过程一般由选材、结构、动作、构图所构成。

如:《娃哈哈》是作为大班表演舞进行创编的。首先我们对这首歌的题材进行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通过富有维族特色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异域风情,以及热烈的爱国情感。这是一首维族风格音乐,特点为活泼、欢快,节奏感强,富有情绪性,歌词浅显易懂,通过声乐课上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学生在舞蹈课上能够很快对《娃哈哈》这首歌进行结构分析。这个舞蹈创编应为AB二段体,通过前期维族民族舞的学习,学生们提炼出三个元素动作进行创编。元素一:踏垫步,左脚为例,踏步位,重心在左脚,右脚垫步,可原地,可行进,双手叉腰;元素二:拍手绕腕,胸前拍手,一手在头上方,一手在胸前,同时绕腕,再次重复拍手,反方向绕腕,可配合踏垫步;元素三:立半脚掌转圈,原地立半脚掌,跟着节奏小碎步转圈,可配合托帽手。我们主要以踏点步、摊手绕腕、拍手绕腕、立半脚掌小碎步等富有维族舞蹈特色的动作为主,辅以一些形象模仿动作连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与观赏性。而表演舞不同于律动与歌表演,它是多人表演的,因此还增加了队形的变化以及空间的调度,让整个舞蹈丰富起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民族性表演舞。

五、结语:

幼儿舞蹈创编区别于成人舞蹈创编,幼儿舞蹈创编是把幼儿作为舞蹈创作对象,依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特点而进行的舞蹈创编。幼儿的身心发展随着不同年龄段的增长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要依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创编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舞蹈内容。通过编创不同难度、形式和内容的舞蹈作品,开发幼儿的智力和肢体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舞蹈的形式多样,除了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律动、歌表演、表演舞,还有游戏舞蹈、集体舞蹈、早操、亲子舞等,创编舞蹈时除了要考虑到符合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还需要注重舞蹈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动作编排应注意不要过于成人化,要塑造幼儿形象,表现幼儿的生活,突出幼儿的情趣,助推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也就要求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善于观察,从实践中挖掘属于孩子的动作;善于创造,创编出合适的动作、美化动作,让富有创造性与艺术性的舞蹈充实到幼儿的艺术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