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形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形势分析

双建雄 ,曹巧梅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85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经济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从目前现状来看,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要求,加强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创新,对材料的低碳属性进行挖掘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聚烯烃是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在我国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煤化工制聚烯烃目前在我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的发展形式提出了分析和见解。

关键词:煤化工制聚烯烃;行业现状;产业形式

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的小康社会,我国的煤化工行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逐渐减少,随着煤炭价格逐年上涨,煤化工行业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国家环保理念的深化,环保节能材料不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聚烯烃是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子化工产品。聚烯烃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金属制品。2019年国内聚乙烯产量为1765万吨,同比增长11%。2020年是我国聚乙烯装置投产大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977万吨,到2022年为2480万吨,政府和社会各产业结构开始关注聚烯烃生产。

一、我国煤化工制聚烯烃工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对聚乙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相应的,产能也在持续提升,尤其是在煤化工制聚烯烃产能的扩张方面。据调查(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我国2019年,国内的聚乙烯产能为1906万吨,与上年度相比增加5.1%。2020年以、二、三季度聚乙烯产能为2140.8吨,第四季度呈现高峰趋势,创下了五年内的高峰。一直以来,我国的聚乙烯材料进口依赖度高,始终维持在40%左右。2019年,我国进口的聚乙烯总量为1666.43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18.82%。2020年进口总量为2091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较增加11.24%,聚乙烯需求量的增加,带动了下游的薄膜与注塑产业,下游产业也呈现出上升趋势。预计2023年,我国聚乙烯的消费量将超过5000万吨,这个需求远大于市场的供应量,缺口较大。所以,加强我国聚乙烯行业产量的提升,加大市场占有率,加大供应量,能够有效的缓解对进口聚乙烯的依赖程度。

面对聚烯烃工业的持续增长,聚烯烃材料的加速使用也将给煤化工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基于以上对我国煤化工产业向聚烯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煤化工产业对聚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制聚烯烃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煤化工制聚烯烃相关产品的市场广阔

煤化工制聚烯烃还有进入国外市场的发展空间。2012年-2021年,我国的甲醇与聚烯烃生产系统从大量投产逐渐转变为形成系统规模,国内的聚烯烃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大需求量缺口下,聚烯烃市场竞争虽然激励,但除进口与国产数量综合外,还有5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2020年,我国的煤化工制聚烯烃产品加入了新技术,提升了新产能,与传统的石化聚烯烃成本相比较,目前我国对煤制烯烃的生产成本仍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中东地区的乙烷与中国的页岩气在生产烯烃领域上拥有着巨大的技术比较优势,但鉴于以上各种因素,它们不会对中国的聚烯烃行业产生影响。

聚烯烃通用材料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目前,在甲醇法等聚烯烃装置的制备工艺中,一般使用UNIOPL气相方法和INNOVENE气相法。产品组成与性能相似。但聚烯烃生产技术将重点聚焦在普通聚丙烯的生产领域,包括高致密聚丙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以及拉丝级等通用型聚丙烯产品,这势必会引起在通用塑料领域的剧烈竞争。

)煤化工制聚烯烃行业发展面临威胁

从不同时期国际上聚烯烃制造路线的生产比重来看,与传统甲醇、乙醇制烯烃等生产途径比较,石化途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而全球油价则持续在高位徘徊,这就极大降低了石化生产对烯烃市场的竞争力。在中东低成本烯烃和甲醇煤制烯烃市场的双重压制下,石油等化工产业的下游化工产品将价格不得不压低下来售价。预计石油化工产业将一直处在盈亏边缘,以中石化为代表的传统石油化工路线厂商也不得不进军国内煤化工产业。和中石化等传统企业一样,煤炭厂家既缺乏自身的生产技术,也缺乏自身完善的聚烯烃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技术服务队伍,在竞争过程中也会遭遇诸多制衡。所以,煤炭企业必须保持审慎的心态,正视煤化工制聚烯烃成长的客观条件,通过必要的举措及时克服自己的缺点,实现煤制聚醚产业的健康成长。

关于煤化工制聚烯烃工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在煤化工制聚烯烃系统建设的初期阶段应该比较注重大钲材的生产,并减少了试生产和工艺研究的费用。该系统成功运营后,要做好如下措施:首先,进一步优化聚烯烃生产布局,进行产品精准定向和市场细分,减少与中东市场的直接冲突,积极寻求市场生存空间,提升品牌,减少技术缺陷,增加特种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次,强化经营管理,逐步形成自己的销售平台,逐渐熟悉国际聚烯烃市场的运行规律,培养市场的技术研究和售后服务支持队伍,进一步掌握市场引导的主动性;最后,在继续拓展聚烯烃产品发展领域的同时,企业应全面吸取国际煤化工新产品先驱者的成功经验与模式,进一步完善聚烯烃生产工艺,以凸显上下游价值链的优势,并规避与国外低成本石油化工产品的竞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形势。我国对聚烯烃的需求量巨大,并且目前存在需求缺口,煤化工制聚烯烃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充足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希望未来我国在煤化工制聚烯烃生产方面不断优化技术,提升产量,做大满足客户需求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司文彬,蔡永宏.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形势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10):206-208.

[2] 齐薇,孙晋东,鄢凯.煤化工制聚烯烃产业形势分析[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3,34(06):22-27.

[3]杜鹏举. 节能减排技术在新型煤化工领域的应用探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4]吴长江.我国聚烯烃产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科学通报,2022,67(17):1853-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