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方式分析

陈丹丹1董培正2

1.淮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221000

2.骆马湖水利管理局邳州河道管理局,江苏 徐州 邳州221300

摘要:新时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涉及了工程检查、安全监测、检修维护、调度运行以及应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而整个运行管理工作又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任何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都将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后果。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方式

1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概述

1.1智慧管理概念

智慧管理将各种生产要素的智能调控、施工风险全方位预判以及全生命周期管控作为主要目标,充分融合施工管理和信息技术,借助研发决策指挥系统、施工管控系统以及施工数据中心等,实现自动感知、预判以及自主决策。

1.2关键特征

(1)智慧管理系统基于风险管控开展,构建智能管控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实现自动化风险识别以及智能化风险管控。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相比,智慧管理系统更重视风险防控工作。(2)智慧管理系统保证物物相连,需要考虑人员因素,保证知识共享、人机交互、价值创造以及人人互通等。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相比,智慧管理系统更注重人员因素。(3)智慧管理系统融合了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工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层级的扁平化程度,精简设置机构,优化机制流程,科学进行专业分工,开展施工管理活动时更注重管理变革。(4)智慧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全面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需要根据全面创新要求开展规划以及建设工作,保证全面智能、互联、数字、感知,注重统筹布局。

1.3建设目标

(1)各种要素的智能调控。施工活动中,建设相关部门、施工、监理、设计、业主以及其他相关方互联互通,充分协调、监理枢纽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投资和电力送出、移民搬迁以及物资供应等,建立专业间统一高效、智能协同的管理系统,实现全要素与全专业智能调控。(2)全面的风险预判。开展施工活动时,依据相关管理模型分析以及风险信息管控,建立大分析、大计算、大数据、大储存、大传输以及大感知的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识别以及控制。(3)全生命周期管理。借助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业务量化、流程规范以及标准统一的施工管控系统,建立全面智能、互联、数字、感知管理形态,对规划、立项、初期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以及运营等各个环节实现全周期、全阶段管理。

2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面临的困境

2.1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从技术层面来看,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不仅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还需要具备强化的系统运算能力和服务功能,如此才能达成智慧水利的建设目标。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仍处于研发创新阶段,虽然在一些功能上实现了强化与提升,但总体来看仍存在服务范围窄,泛在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更加注重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和运算能力,如此才能为水利工程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而此方面能力仍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2.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具体而言,基础设施包含了水文信息监测设备、无线通信设施、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关配套仪器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于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的良好稳定运行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智慧水利上层建筑已基本构建完成,而影响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运行的根源更多的体现于基层管理单位基础设施的短缺与不足。例如水文监测终端设备缺乏升级换新,从而影响了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质量,由此也无法支撑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价值作用的发挥。

2.3相关部门联系有待进一步强化

智慧水利构建目标的提出,不仅仅需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加以落实和推进,同时也需要与气象、国土以及工信等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并通过信息的及时高效共享实现水利工程的智慧化运行管理。现阶段,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系统与其他部门运行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例如气象部门关于气象条件变化的信息无法及时传输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中,从而无法对潜在的洪水洪涝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和预报,并最终影响了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职能作用的发挥。

3强化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构建完善的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

为更好的实现智慧水利建设目标,我们首当其冲的工作便是加快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完善。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首先应当在系统功能服务方面加以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泛在服务方向上能够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例如在洪水洪涝灾害防范方面,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实时水位监测、安全水位预警、水位变化预测以及水库泄洪指标等,从而更好的应对防洪防涝工作。其次,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还要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运算能力,从而能够实现流域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协同管理。

3.2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目前,基层水利管理部门的基础硬件设施普遍存在老旧问题,其功能和性能均无法满足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的需求。基于此,水利部门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对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则加快基层基础设施的升级与换新,特别是水文监测设备及无线通信传输设备的强化,能够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目标。

3.3注重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机制构建

鉴于气象、国土、工信等部门对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质量的重要影响,为更高的实现智慧水利建设目标,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的构建。具体而言,政府部门要发挥组织作用,通过构建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水利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此也为相互之间信息的交互与沟通创造便利环境。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系统也要实现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系统的衔接,例如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布能够及时更新到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中,并在洪水洪涝灾害预测和预警工作中提高相关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以及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4强化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培养

最后,切实解决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问题是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而水利部门也要采取积极合理的策略给予解决和处理。首先,水利部门要加大对外人才的引进和吸收,通过高待遇、高福利吸引信息化技术人员投身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工作中,从而解决人才匮乏问题。其次,水利部门还要加强基层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强化与提升,例如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强化智慧化管理理念的同时实现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总而言之,对外引进和对内培养是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确保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开展的必要前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是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职能作用发挥的基础,是当前智慧水利建设目标下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相关领域从业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来提高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相信伴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国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也将日趋优化和完善,并保障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彬林,钟为,林开盛,等.地下工程智能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21,42(03):116-118.

[2]吴立忠,赵兴龙,葛均玲.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CN111145046A[P].2020-05-12.

[3]张凤,钟军鹏,方彬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C]//2020年智慧建造与设计学术论坛.成都: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