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案例的督学与教研员听课观测点之不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基于典型案例的督学与教研员听课观测点之不同

韩媛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课堂是教育主要阵地,也是督学和教研员的重要观测场所。课堂上渗透着校园长的管理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班听课是督学和教研员每次工作的必需环节,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不同。结合典型案例深入研究,他们在导向、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同。督学只有深刻了解两者之异,方能高水准履职。

【关键字】督学与教研员,听课,不同,案例,评价方法,导向

教育督导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是党和政府赋予责任督学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将管理细化、职责潜质的重要方法。听、评课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影响重大,它集管理、诊断、评估、指导、研究、沟通、交流、鼓励多项功能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改革,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听课,宛如集纳百川之⽔,巧引源头清泉,在丰富中流淌灵动⽕花,在清澈中彰显智慧创造。在实际工作中我和督导、教研员共事时经常分析、研讨,久而久之发现,两者对于听课时的观测点有很大不同。

    一、导向不同:

(一)督学:工作导向是对办学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教育治理和学校管理提升的鲜明导向,明确导向素质教育、导向规范办学、导向提高教育质量。督学不仅要深入了解学校全部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精心指导学校改进、提升全面工作。

(二)教研员:是以评课、指导、教法改革等形式来实现,工作的核心在于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工作灵魂,其工作重点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形式在于研究、指导。教研工作的指导性是教研工作的重要象征。研究与指导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主要改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内容不同:

(一)督学:进校看“八个”:学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情况、学生体育锻炼和课业作业负担、教师师德、校园及周边安全、食堂饮水、校风教风学风、听课。看教室干不干净,墙面如何布置,有无成绩排名、规不规范,设施设备如何,有无安全隐患,作业本中作业量;在学校用餐,要么早点,要么晚点,去看看陪餐情况。课前和任课教师说课,课中要带着思考听,对照督导听课工具量表要求听,看老师的教态听,看学生的反应听。听的同时带着想,课后听学生的感受,并认真地进行想,想的实质是思考、思维。要见物联理的想,见生联情的想,见师联教的想。

(二)教研员:1.听要点:一节课的要点就是听教师在备课中准备的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例如在学习物理“力的三要素”这节课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听思路: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教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再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答,听课关键是教师清晰的结题思路;3.听问题:在整堂课中有哪些部分或环节有问题,或缺少或深入不够,或用时过长等;4.听方法:不仅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科目有适用的教学方法,教研员听课会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专门具体分析。

三、评价标准不同:

      (一)教研员:1.教学目标明确,难易适度。“目标明确”是指师生双方对一节课应达到的目标有共同的认识;“难易适度”是指教学目标符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2.师生双方都有高度的积极性和高效的互动。教师有充分的准备,饱满的精神,有效的引导;学生有生动、积极、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是有效的,而不是形式上的。3.教学效果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学生达到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4.教学方法得当。善于“对症下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5.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好。包括语言、板书、学科功底、实验操作、组织协调、教学机制、为人师表的感染力等。对于不同学科和课型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比如,对新教师的上岗课要关注他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对骨干教师的展示课要关注他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对随堂课要关注其是否“实”中有“华”;对优质课要看其是否“华”中有“实”;对实验课要关注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的效果等等。

  (二)督学:观察力是督学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观察力的动力、功力来自督学长期的督导实践和积累。观测的视角和纬度应该是立体多元的。督学在观察的时候要伴随着思考,抓住一个点,反复去琢磨,以及通过观察力引发的读写操作。督学走进课堂看什么、听什么、问什么?简单来说就五个字:“看、听、想、问、记”。督学不仅对专业、职业视角比较全面,而且富于思考性的分析,能够透过现象发现问题。

案例一:一位督学在听课时发现,教室后黑板右侧班级管理公约内容,凡损坏门窗罚多少元?课桌上乱刻乱画罚多少元?教室后面有饮水机,黑板边贴着年级统考奖状,一周安排了两节体育课的课表;在物理化学实验室听课,发现仪器设备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督学分析:通过这些督学了解到,学生的教育方式是罚款;该校安排年级统考,不符合教育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饮水机是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设备,课间了解到学生每人每月交费才能喝水,饮水收费与学生所交杂费,有重复收费之嫌疑;国家有关课程要求一周三节体育课,但课表里只有两节,违反了课程设置有关规定;物理化学实验室形同虚设、成摆设。有无评价,学生操作了没有、考核了没有,由以上情况得出学校管理有问题。督学要有规范意识、要懂法。督学还要多“想”,但“问”是督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得不深,想得不透,是“问”不出来的。

案例二:一节语文课学习自由诗,诗中这样描述:“白云啊白云,你是多么自由。每周五天真紧张,周六爸妈催起床。有一种明白是长大后的明白,有一种成长是长大后的成长,永远到底有多远。”老师课上非常娴熟,课后通过学生了解说这个班是重点班。

督学分析:比较细腻,能够从师生回答问题中辨别出老师的教学观念有问题,课后和老师交流,老师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心里紧张不自信。担心放开、收拢的问题,谈的是快乐课堂,明明又双休日来补课,孩子是不快乐的。依据的指标就是《教师法》、“双减”文件;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违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五个观察行为”各有特点,可以分别相对独立使用,督学在听课中灵活运用。看和听是感觉,思和问有深度。问,是深度的想。到一所学校要大量的看、听,最好是一对一的听,避免座谈会。看了、听了,一定要想。不能回去再想,回去再想会遗忘。想出问题也不能问了,想好才能及时问,这是相互关联的。所以督学要多动笔,哪怕有问题、有指导意义、感悟。督导感悟是自己出于内心专业的成长和发力,不然始终很肤浅。

看学校办学方向、墙面的标语,设施上的尘土、景观上的人气,看校长的价值立场、教育理念,校园故事是满足于奖牌荣誉,还是老百姓的口碑。看师生教育的表情,充满热情还是对人冷漠;是朝气蓬勃还是暮气沉沉;充满自信还是没有底气;自豪幸福还是怨气不满。

我们坚决不能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和方式,教育、培养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崴.现代教育督导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赵德成.学校评估理论、政策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陈厚德编着.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吴迎霞.教研员的听课方法[D].辽宁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