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

郭文娟 ,翟晓飞 ,颜范勇 ,陈娇娇

(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依据《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融入的设计方法,拓展了《天然药物化学》思政领域。通过思政课程的设计增加学生对制药行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制药领域人才。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融入设计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BKJGLX722)

目前《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思政设计主要将树立民族自信心、学习工匠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等内容设计到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寻找了更多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业发展,人人有责

一个行业的发展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贡献,而是行业内共同努力的结果。制药行业属于每一位制药人,每一个新药的研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千千万万制药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天然药物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有新药研发的经典案例,通过这些经典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们体会中药新药研发历程的艰辛和不易,也认识到新药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制药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让每一个制药人都有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新药研发的历程中,如果说榜样就是夜空中的月亮,那么每一个制药人就是夜空中的星星,正因为有漫天的繁星才让夜空更美丽。

2. “药害事件,警钟长鸣

药品是维系人类健康的基石,保障药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药品安全即在于“如何将药品风险降低或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天然药物化学》的思政领域中,有太多的正面案例,导致教师们很少提及“药害事件”。“药害事件”是每一个制药人心中不愿触及的痛。但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要在思政课程中加入“药害事件”,时刻为制药人敲响警钟,只有警钟长鸣,才会减少未来“药害事件”的发生。

《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中,也有很多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可融入课程当中,给学生们敲响警钟,提高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关木通曾经作为通乳的神药,然而其成分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导致肾衰竭,因服用关木通导致的肾衰竭被称之为“木通肾”。早在1964年,吴松寒首次报道了2例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此后陆续有个例报告。2003年2月,央视记者发表了一篇报道,该报道中称龙胆泻肝丸含有马兜铃酸,造成患者肾脏受损,甚至严重的患者还出现了死亡。2003年4月1日,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龙胆泻肝丸等“关木通制剂”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责令该类制剂的生产限期用木通科木通替换关木通。后来,2005年版《中国药典》已不再收载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三个品种。又如在讲诉苯丙素类成分时,融入抗凝药华法林易产生蓄积毒性的问题,强调安全用药及药物副作用研究的意义,引导学生保持职业操守,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讲诉醌类化合物时,可提出市场常出现何首乌伪品中药材,耽误病情的问题,强调进行中药质量管控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和职业道德。

3. 先辈榜样,我辈传承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在中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很多刻苦专研、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先辈,通过讲解这些先辈们的个人事迹,发挥先辈们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们对中药事业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感。

例如,在绪论中,可引用医学名家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是一个对医学非常严谨之人,他开始编写 《本草纲目》 的原因是很多记录的本草是无从查证的,李时珍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不允许这样的草药被记录下来用于医治人,这样会危及人类健康乃至性命,于是李时珍便开始他的四处游历和考察的生活。在讲述醌类化合物时,介绍王逸平团队研发冠心病治疗药物丹参的历程。1988年,王逸平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工作,从此对药学研究“以身相许”。

王逸平作为一名药理学家,身患重病 25 年,一生都在跟生命赛跑,奋斗在新药研发第一线,在生命最后一刻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 55 岁。关附甲素、银杏叶成药等都是王逸平研发的内容,然而,新药研究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1个新药=筛选10000个先导化合物,再加上10~15年时间”成为业界公认的风险。但是,每一次失败后王逸平对自己说:“碰到困难和低谷,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再战一个回合’,能够坚持‘再战一个回合’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王逸平生前最大愿望是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这句话道出了每一位药物研究者的最高追求,也道出了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用毕生践行了科技报国的诺言,是科研战线的杰出代表,也是科研工作者的学习榜样。通过这些先辈们的事迹,发挥榜样作用,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新药研发领域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依法研发,职业操守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为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融入药品政策和法规,以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和科学思辨综合分析能力。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研发、生产、管理、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在监管部门严格的监督、管理下进行的。为实现“健康中国”“服务大众健康”主旨要求,每一位制药人必须牢牢遵守法律这条红线,牢记职业操守。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培养其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以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药品质量问题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将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监管药品整个周期,以保证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1963年,我国发布了“关于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是我国药品管理法案的雏形。1978年,我国颁布了《药政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品管理法规,法规确定了药企和药品的审批制度,管理制度及检验制度。1984年,颁布了《药品管理法》;2002年,颁布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19年《药品管理法》修订稿,是目前最新的药品管理法规,每一次药品管理法规的修订和改革都是对人民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天然药物化学中融入法律意识和概念,培养学生们的遵纪守法的道德标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拓展了《天然药物化学》思政教育的领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入应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特点,有效融入育人内容,既重视专业知识传播,又强调价值引领。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领悟到制药行业的归属感、成就感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静雨,么焕开,李 岩,张春平.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30-32

[2] 王改玲,陶志杰,马龙. 思政融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广州化工, 2020, 48(24):213-214, 217

[3] 方俊. 药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多主体责任落实. 理论探索,2020,(1): 92-97.

[4] 沈茜. 药害事件频发背景下医药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教育探索. 教育现代化,2018,(46):208-209

[5] 侯珂露,黄琳,封宇飞. 我国药品质量相关的药害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6):640-643

作者简介:郭文娟(1980—),汉,吉林省东辽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