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教学如何与儿歌弹唱进行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谈钢琴教学如何与儿歌弹唱进行整合

张蓉梅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学前教育的课程中的音乐是最基本的内容。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多的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教师的精心引导,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中需要有多种乐器的参与,钢琴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建立起钢琴学习的意识,把儿歌和钢琴教学结合起来,以钢琴乐器的参与提高儿歌的说唱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儿歌弹唱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钢琴教学;儿歌弹唱;整合

对于一个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喜欢具有感染力的旋律,音乐课上教师要注重儿歌弹唱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之中,通过钢琴的参与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条件。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儿童弹唱的参与,会让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具有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的欣赏能力的提高。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喜欢练习钢琴,而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发现这些问题,并探究出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中儿歌弹唱教学效果。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阶段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思想与情感。幼儿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经历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音乐能力提高,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课程比较符合教育中的发展需求,根据幼儿阶段的特征专门开展了相关的教学课程,这些教学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许多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注重专业性,而缺少趣味性的引导,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许多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对于乐曲旋律的掌握不准确,单一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钢琴教学和儿歌弹唱有效整合的方法

(一)借助图文实物资源,教授钢琴基本常识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借助关于钢琴的图文教学资源,利用钢琴等实物资源,教授学生钢琴基本常识,这是更好开展其他钢琴教学活动的基础。关于钢琴基本常识包括:钢琴的发展历史、钢琴的基本构造,钢琴弹奏的姿势和手型等。教师可以将钢琴基本常识分为若干课程,实施线下线上融合教学,确保学生更好掌握钢琴基本常识。例如,通过展示钢琴的结构示意图,借助钢琴实物,可以让学生认识钢琴主要由踏板、调音钉、琴槌、制音器、琴胆、响板、琴键构成,在讲解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指出不同的结构。对于钢琴弹奏的姿势与手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图片发挥联想体验、示范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的坐姿与弹奏手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食指挠鼻尖痒痒的方式,纠正第一关节倒塌等错误的弹奏方法。

(二)聆听经典熟悉乐曲,基本建立音高关系

聆听与感知经典熟悉的乐曲,感知它们不同的音高,对于钢琴基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进行幼儿歌曲弹唱的基础[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与直接弹奏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听力训练,让学生自己找音高,从而慢慢建立音高关系。学生学习钢琴基础中建立音高关系,可以为后面学习即兴伴奏打下移调基础[2]。

例如,为让学生更好感知音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儿歌,播放音频或者进行弹唱,让学生找出最高音,结合歌词更好感知。比如:《花仙子之歌》的最高音b2,幸福的花仙子就是(b2)我,名字叫LuLu不寻常;《虫儿飞》的最高音c3,黑黑的天空(c3)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小红帽》的最高音#c3,我独自走在郊(#c3)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最高音d3,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噻箩(d3)箩箩箩箩哩噻箩哩噻;《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最高音#d3,海面倒映着美(#d3)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三)实施多元教学活动,渗透歌曲伴奏知识

新时期的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中,融入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教师应当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教学法等,实施多元教学活动,渗透歌曲伴奏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儿歌弹唱。教师可以借助图文资源,让学生认识幼儿歌曲伴奏的重要意义,之后讲解伴奏分类,以及和弦、常用和弦标记、判定大小调式、伴奏音型等的教学。例如,通过前期的幼儿歌曲伴奏的意义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伴奏具有曾倩旋律感、节奏感、揭示艺术内涵、鲜明与生动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歌曲表现力与感染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其他方面的学习与演练。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指导学生通过看歌曲首句、看歌曲结尾等,判断大、小调式[3]。接着,教师引入幼儿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写出调式调性,说明歌曲旋律特点,试着用钢琴弹唱。教师先让学生思考与探究,之后讲解与展示:本曲是带再现的二段体,是G大调,具有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旋律特点,充满着欢声笑语。

(四)结合经典儿歌曲目,加强歌曲弹唱指导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教学,更好融入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教师还要结合经典的儿歌曲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加强幼儿歌曲的弹唱指导,通过用微视频展示、实际演示与指导训练等,可以让学生熟悉幼儿歌曲弹唱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歌曲弹唱的基础技能,在反复训练中形成幼儿歌曲弹唱能力。例如,关于经典的幼儿歌曲中的钢琴曲,主要有《小兔子乖乖》《读书郎》《四季歌》《粉刷匠》《上学歌》《泥娃娃》《小红帽》《卖报歌》《丢手绢》《捉泥鳅》《新年好》《虫儿飞》等等。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讲解这些经典儿歌的创作背景与曲调旋律,之后借助微视频展示、钢琴演示等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参与训练,最后进行分别展示,最后予以点评与指导,要求学生课下多练习。

总起来说,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在教学钢琴时,要尽量选取具有趣味性的元素,通过儿歌弹唱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钢琴学习的乐趣,丰富了钢琴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的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可以循序渐进提升教育的效果,达成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罗娜.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改革路径分析[J]. 文渊(小学版),2019(5):458.

[2]刘婷婷.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高效课堂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25.

[3]张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儿歌弹唱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