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阈下英语新闻报道的策略研究 —— 以中美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叙事学视阈下英语新闻报道的策略研究 —— 以中美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为例

姚欣彤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热点议题,将这一议题纳入对外传播的媒介议程并进行合理的话语构建,在大国舆论博弈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对外传播媒介的新闻文本,其本质是一种叙事。根据叙事学的理论,新闻叙事有着特殊的叙事模式,而英语新闻一直是我国媒体报道的短板。因此,本文就中美两国国际新闻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英文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概括并总结中美两国报道中叙事模式的差异和共性,以期对我国的新闻叙事提供借鉴。

关键字: 新闻叙事 公共卫生事件 对比

长期以来,学界对我国英文媒体的研究着眼于宏观的传播学层面,如危急管理、流言研究和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对于信息本身的形成规律和传播效果却鲜有涉及。新闻叙事学,将新闻研究的外部条件研究转向新闻文本的内部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叙事学引入新闻传播的对外传播领域,由以经验和感受分析新闻,转变为引入新的质化评价机制,可以更为清晰的了解对外传播中信息的呈现路径和传播效果,进而提高对外传播的效率。叙事学家傅修延认为,通过中西比较可以深化对我国自身叙事传统的认识[1],在此基础上达到中西贯通,更好的提高我国媒体的英文报道水平。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理论框架对中美两国国际新闻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以中国日报和CNN为代表的中美新闻文本进行对比,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叙事结构可以揭示新闻话语行为的交际动因、修辞选择甚至意识形态因素。由于知识、信念、态度在叙事结构的构建和再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是了解文本生产者与所产出文本的一个重要渠道。新闻的话语结构又可以分为宏观的主题结构和微观结构。新闻的不同结构不仅与受众的认知过程密切相连,还与新闻报道者的认知基础和社会背景环境息息相关,因而突出强化文本结构的质化研究,对新闻话语的建构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中国日报和CNN相关报道叙事结构的分析,中美两国在整体篇章结构上都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在语篇的开头位置,就将整篇新闻的重点加以陈述,直截了当的向读者展示新闻报道的重点。以中美两国对“猴痘”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为例,在报道的正文部分,详尽的叙述了猴痘事件当前的情况和目前的命名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一结构符合新闻信息呈现的聚焦要求。

虽然中美两国的报道在整体结构宏观层面有所类似,但在具体的篇章细节构成方面有所差别。国内英文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倾向于整体报道,文章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整体,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报道,文章内部不分层,结构呈线性发展。而以CNN为代表的美方媒体倾向于将文章内部结构分化,将不同的内部主题分开报道,利用小标题将文章内部的逻辑更加清晰的呈现,这一点符合西方人的直线型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向读者展现篇章内部的脉络。例如,在“Worries over Stigma are Driving a Push to Rename Monkeypox, but the Process is Slow”的报道中,在第一段的整体叙述后,主体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以为“How a virus gets its name”、“New names for old viruses”、“Dangerous stigma Dozens of suggestions”、“A day late and a dollar short”为小标题。CNN在对事件进行整体纵向报道的同时,对篇章内部有一个逻辑处理的横向划分,这种叙事结构的构建使得文章脉络更为清晰。

梵·迪克认为,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结构由概述、事件、背景、影响和评论等若干部分构成[2]。这些组成部分并非都在报道中呈现,而是根据内容对这些构成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形成某篇新闻报道的特殊结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涉及到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以其重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一直是新闻报道的“富矿”。但与此同时,也因此类话题有着重大的国际国内影响,国内的英文报道显得非常谨慎。在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叙事结构基本为总括和事件细节,对事件背景溯源和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报道详尽却不丰富,广泛而不深入。总体而言,报道多为宏观层面呈现,除了标题、导语、事件以外,背景、结果和影响有时并不会出现。在这一点上,美国媒体报道的语篇结构是一种有机组合,提供了所报道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梳理,有利于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视角的选择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叙事视角是叙述者选择的“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3],也是将新闻话语传递给读者的桥梁。同一事件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传达,会呈现不同的形象和特点,而这种视角本身就包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隐藏的情感倾向。按照不同的层面,叙事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就叙事本身而言值得信任的程度有大小之分。”

[4]选择适宜的视角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中美两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多采用全知视角,作者并未参与事件当中。这种视角,使得作者在报道中隐藏起来,却可以对报道中的各方行动了如指掌,对发生的事情全然掌握,如同全知全能的上帝。

例如,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写道“Pressure is growing for a new name for the disease, in part because critics say it is misleading, since monkeys are not the original animal host”。而在CNN的报道中则提到,“Many scientists say WHO needs to work with more urgency”。两则报道都采用了全知视角,将作者隐藏,却可以全然了解不同的科学家、批评人士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全知视角相当普遍,作者本身不出现,使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与此同时,国际新闻往往涉及到多方主体,全知视角更容易将各方观点自然的呈现,更能符合大众的信息需求。

虽然中美就这一事件的报道中都采用了全知视角,但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大部分的报道围绕着世卫组织的官方态度和主张,由权威的角度推动整个报道,选取了世卫组织、世卫组织发言人的态度和通报,援引了路透社的信息,并穿插了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生、男性健康组织主管等人的观点。而在CNN的报道中,则采用了多元视角,即若干个角色或叙述者视角的动态组合[5],更为详细的记录了多方观点,包括世卫组织、世卫组织委员、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旧金山卫生部、科学家、活动家、公共专家、研究人员等群体,和诸如急诊医学学生浮士德和统计学教授哈萨德等个体视角。在报道中,这些不同人物的叙事视角动态组合,完成了整个新闻报道。

在梳理有关此类文本叙事视角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中美两国通常都采用全知视角,但中国的报道更加严谨和官方,遵循了中国外交和对外传播的一贯传统,往往采取较为单一的视角来通报权威方的信息。但这样的叙事视角往往与官方文件同质化严重,无法良好的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相较而言,CNN对同类事件的报道视角更为多元,不仅有官方视角,还关注了不同群体乃至个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从视角的多元化和视角的组合上更为丰满,报道更为全面,既达到了信息传播的目的,也提高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

“新闻叙事的策略也是话语构建的策略。”[6]新闻语言是新闻话语构建的基石,也是完成新闻话语构建的最终渠道。因为语言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那么在语言呈现上,也就有了“台前”和“幕后”、主动与被动、话题和聚焦的区别。在句式的选择上,中国媒体的报道倾向于采用符合汉语阅读习惯的人物或机构作为主语,以主动句的形式进行报道。而英文媒体对句式的把握更为多元,被动句常见于报道当中。以中国日报和CNN报道篇目中同样关于世卫组织决定重新命名猴痘的语句,中国日报的报道为“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ys it's holding an open forum to rename the disease monkeypox, after some critics raised concerns the name could be derogatory or have racist connotations.”而CNN的报道为“The naming process had already been underway to reconsider the names of all orthopoxvirus species, WHO said in an email to CNN, including cowpox, horsepox, camelpox, raccoonpox and skunkpox, as well as monkeypox.”这两句中中国媒体的报道显然以世卫组织作为主语,以一种权威姿态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更倾向于报道事件本身,被动句的选用使得命名这一事件置于句首位置,在字字如金的新闻报道当中,信息的位置体现了信息的重要程度,按照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句首聚焦很好的提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对报道主题一目了然,增加了新闻文本的可读性。

在叙事语言的具体内容上,中国的报道多采用机构、专家、政府作为主语,报道的具体内容为该机构、专家和国家的态度和政策,报道多为客观事实陈述。而在CNN的报道中,句子的聚焦重点各不相同,主语的选择有人有物。这种叙事,在句式选择上能够根据每句报道的侧重点,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凸显,依据读者的兴趣度进行调整,调动了读者的兴趣。

叙事语言的差异还体现在对时间地点等细节的位置排列上,按照我国的新闻书写习惯,时间地点常见于报道的句首,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提供信息,例如在报道英国的第一例病例时,文本为“on May 7, the United Kingdom reported the first case in a person who had returned from Nigeria”。而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时间地点也会出现在句首,但很多时候,美国媒体会将主要的报道对象作为重要信息放在句首。在报道第一例病例时,CNN的报道则为“The first human case of monkeypox wasn’t documented until 1970”。将“人类第一例猴痘病例”放在句首强调位置,而将时间后置,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实质信息。

新闻作为一种再现事实的语言,其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在这一点上,我国媒体在对外宣传中一向严谨和规范,援引专家权威的语言较多,外交辞令和客观信息陈述较多,注重概括和事实,词语谨慎而严肃。在报道中,多见直接引语,援引其他新闻社的报道、世卫组织的通报、官方、权威专家的话,用词中多为中性词汇,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甚少见诸于报端,语言以平实的风格为主,叙事修辞也较少运用。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辞对于完成新闻叙事的作用不可低估。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对细节的描写相对较多,描述性语言较为常见,措辞更具丰富性和趣味性,叙事修辞也常见于此类报道,例如“a day late and a dollar short”的对照修辞,突出了延迟一天更名则会给相关方面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进而证明了更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Some – like lopox, ovidpox, mixypox and roxypox – had no explanation. A handful – like rodentpox, bonopox and alaskapox – may have been facetious.”的排比修辞,则大大提高了报道的生动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涉及卫生、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极具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提高英语新闻的传播效果,满足国内英文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提高国际影响,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本文从中国日报和CNN的报道中选取了两家媒体对相同事件的报道,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对比发现,中美两国的叙事策略各有所长,两者都采用了全知视角、完整的语篇结构和凝练的新闻语言。中国媒体在英文报道中秉承了一贯的审慎态度和严谨做法,报道客观翔实,信息通报及时准确,在客观性和可信性上较为突出,出色的完成了我国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媒体担当。但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叙事视角上可转变单调的线性单向叙事,适当选取多元视角,采用动态的、交互式的集体叙事,使新闻叙述者和受述者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链条。在语篇结构上应注意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将信息呈现式的新闻结构,转变为事实和背景、影响相结合的叙事结构,以更好的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在新闻语言上提高其可读性,注重叙事语言和叙事修辞的运用,更好的起到宣传的作用。舆论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的特殊领域,也是全球通行的权力砝码。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媒体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 问题、目标和突破口: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谫论[J]. 外国文学研究, 2018(3): 21.

[2] 梵·迪克. 作为话语的新闻[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1.

[3] 米克·巴尔. 叙述学:新闻叙事理论导论[M]. 谭君强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3-114.

[4] 杰拉德·普林斯. 叙事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13.

[5] 曾庆香. 新闻叙事学[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30.

[6] 何纯. 意义的建构与扩散[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305.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Q201176)

姚欣彤(1987),女,汉,保定人,河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叙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