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李莉敏

身份证号码:452523197006247442

摘要:与大多数档案类型比起来,退役军人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管理方面需要更加用心,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该技术越来越渗透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档案管理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地予以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档案留存的价值。本文将通过阐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探究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优化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档案管理领域也同样如此。但即便如此,目前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依旧是以传统模式为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必要科学有效地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此进行优化创新,进一步为退役军人提供自身权益保障,同时提高该类档案管理水平。

1.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当代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管理效率方面,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近些年来,我国退役军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安置政策时有调整,因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变增加,不但要相关工作人员完成庞大数据资料的有效搜集与整理,还要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专业能力与专业设备进行完成数字化转换的过程,实现档案管理流程的完善与优化,进一步发挥技术价值,从而提升整体效率[1]。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档案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将得到提升,凭证作用得到高效发挥,通过技术手段完成档案资料的详细分析,为资料数据库的完善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运用网络途径可以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进而为退役军人的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保障。

2.大数据环境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强化支持力度

要想实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的顺利转型目标,既需要相关部门思想上的重视,又需要必要的资金投入,在此前提下,根据现阶段大数据技术水平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适当提升重视程度,并积极做好职能部门与管理环节之间的对接工作,为档案管理的进行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确保管理水平。对于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必要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实现,提升其运行效率,同时注重高速网络环境的营造,开辟通畅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途径,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2]

2.2完善管理思路

管理部门在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要及时转变固有管理模式,有意识地培养自身主动创新意识,完成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要重视退役军人的妥善安置工作,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增强思想认知,做到思想观念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确保管理活动的可行性。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到岗位一线当中,通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切实地掌握现阶段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围绕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管理思维应建立在对技术优势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地将其运用于工作当中,为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实现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

2.3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

大数据技术的演进使得当前管理制度难以做到全面而规范,因而作为管理部门应当做好长效管理的准备,尤其是技术与设备的监督管理,必要的时候对一些规章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3]。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健全的责任机制,使工作人员明确自身权责,同时完成岗位职能的明确界定,实现责任到人,便于对管理者实施及时监督,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对于监管方面的工作,则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完成整个档案管理过程的数据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也可设计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在固定时间进行大数据建设成效工作的评价活动,便于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2.4搭建大数据管理体系

大数据管理体系的搭建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现阶段国内已经形成了相对一致的系统建设,其不足之处在于系统功能相对简单且运行效率低,在实际工作中离不开部门的维护。而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缺憾,例如云计算,可以在网络资源的推动下增强系统工作效率,减少硬件成本。为了进一步促进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化,确保数据资料完整性,需要注重档案利用环节,确保服务质量,通过对信息资料的详细分析,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档案检索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操作人员的需求分析,根据检索关键词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2.5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作为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便于对相关人员的行为约束,确保安全管理成效。为了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对相关人员的操作进行必要的规范,从根源上减少和避免安全隐患。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明确网络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搭建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通过网络安全技术的合理利用,避免来自病毒或是恶意入侵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可以适当应用云技术中的云安全服务,有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进行,强化防护作用。除了网络内部安全管理,外部安全隐患也要引起重视。例如引进身份识别机制,做好身份认证以及安全监测工作,结合管理者与访问者的实际需要,设计出与之对应的权限功能,增强系统的安全性[4]

网络安全在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运用先进技术完成技术优化,搭建智能化的防火墙,实现数据交互环节过程的全面监控,并对异常信息资源进行定位与隔离,通过云存储技术,还可以完成系统资源的有效备份,完成系统的破损修复,隔离过程可以采用VPN技术建立出虚拟网络,从而阻挡来自公共网络各项安全威胁以及风险隐患,确保防护效果。对于传统档案资料与服务器当中重点设备的数据管理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到环境信息,从而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2.6注重团队建设

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强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部门应当重视起对于人才团队组建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入各界优秀人才,从而为档案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此外,积极组织内部人员参与到培训活动当中,期间培养与提升他们的主动意识,尤其是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人才信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提升,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并设计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相应的岗位职能安排与之相关的考核标准,可以将大数据运用能力当做基本考核内容,然后将考核的结果和激励政策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体系搭建对于促进当代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资源整理利用效率的增加,为我国退役军人今后的工作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作为管理部门应当在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展现状,运用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为退役军人的妥善安置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伟勋.现代化档案管理视角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2(11):138-140.

[2]杨冬美.对加强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2(05):34-36.

[3]刘洋.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J].黑龙江档案,2021(02):88-89.

[4]刘美玲.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方式优化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档案,2016(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