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与时代同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中国烹饪与时代同步

丁明哲

广州市同记安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中国烹饪在历史的发展下,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国烹饪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食材,烹饪工艺也非常精湛,多元化的烹饪食材与烹饪工艺更好的满足了国人们的饮食需求。不过,在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中国烹饪还应进行持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烹饪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迈向新台阶。

关键词:中国烹饪;时代;同步

引言:

尽管中国烹饪技术备受世界瞩目,但是在时代的进步下,国人的饮食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中国烹饪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现代人在饮食上的多样化需求。

一、中国烹饪的特点

(一)食材丰富,用料严谨

中国烹饪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食材资料作为支撑,而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上,类型繁多的物产资源正好满足了中国烹饪对食材的追求。中国烹饪在食材的选择上非常讲究部位、地域和季节,所以大部分菜系的原材料都需要在当地选购,只有这样才能让菜品更具原汁原味。为了保证菜品的口感和风味,即便是调味料通常也需要在其原产地购买,特别是那些需要秘制调料的菜品。时令水果、蔬菜和肉类在口感上会更鲜美,并且根据季节选择时令食材进行烹饪还能够起到滋补的作用,比如,在冬季烹饪羊肉的时候,常常会配上大白菜。当然不同原材料在烹饪方式和技巧上也存在区别,所以需要根据原材料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1]

(二)工艺精湛,色香味美

中国烹饪非常追求菜品的色香味俱全,所以从菜品的设计、食材的选择到整个制作过程,都包含着精湛的烹饪工艺。在菜品的设计上,中国烹饪非常注重色彩搭配要造型美感,比如,在国宴上名扬天下的“开水白菜”,在汤汁的浇筑下犹如徐徐盛开的白莲花,而在“花心”处的枸杞更是点睛之笔,着直接增大了人们的食欲。而中国烹饪的刀工更是精湛无比,比如,在加工豆腐的时候,可以将一碰即碎的豆腐块切成细发状。中国烹饪在制作过程上更是追求极致,比如,在“拔丝山药”的制作上,必须要精确把握好熬制糖稀的时长。为保证菜品的色泽、营养,食材的放入也非常讲究先后顺序。

(三)容器精致,凸显艺术性

中国烹饪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对菜肴的容器也有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与精致的容器搭配在一起更能彰显出文化韵味。比如,为了让菜品看起来更赏心悦目,蒸鱼的时候常常会使用鱼池,这样可以更突显鱼的外形之美。

二、中国烹饪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挑战

在现代烹饪教育的开展下,中国烹饪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朝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各种烹饪学校的开办完善了中国烹饪的教育体系,使中国烹饪得到了更大发展。与烹饪有关的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各种烹饪相关的著作和刊物也越来越多,如《食品与生活》等,为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民间成立的各种烹饪文化交流组织团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烹饪的影响力,这让中国烹饪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在时代的发展中,现代中国烹饪技术和烹饪工艺通过对传统烹饪方式的经验总结和改良,使得中国烹饪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饮食的要求,这让中国烹饪的地位又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过,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烹饪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下面就来具体说一下:第一,西餐入侵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下,有越来越多的西式烹饪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并受到了不少国人的喜爱,这对中国烹饪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第二,国人饮食要求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现代中式烹饪不仅要满足国人多元化的口味追求,还需要在营养和花样等方面进行更多改良。第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方法。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饮食上也更追求健康,但中国烹饪在这块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2]。第四,烹饪者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虽然中国烹饪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国家还有差距,专业烹饪技能和教育水平上还比较落后,致使中国烹饪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中国烹饪与时代同步的表现与做法

(一)利用新技术和新炊具发展传统烹饪

中国烹饪就像是拥有几千年树龄的银杏树,其粗大的枝干就是由优秀的烹饪文化滋养起来的,不过要想让这棵银杏树继续旺盛下去,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算长出新的枝叶。在科技的创新研发下,中国的饮食机械工业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通过应用先进的现代科技使我国的传统炊具和厨房设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造,这也让我国的烹饪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比如,自熟粮食加工多用机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粉丝加工的效率,还更具安全性。在现代化的家庭厨房中,电热壶、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二)利用现代科学开发食疗菜系

自古代以来,国人们就非常注重食疗养生,并通过在烹饪学中融入中国医学开发出了中医食疗。以中国医学为支撑的中国食疗本身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再借助现代科技去进一步开发中国食疗,那必然会更好的造福于国人。比如,中药黄芪本身就具有补气益脾的功效,将其用在烹饪中,更能发挥巨大的食疗价值。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所以可以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再加上黄芪能够促进抗体生成,故将其用于食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由于中药的副作用要比西药小许多,且很多中药是人们平常吃的食物,所以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现如今,中国食疗在世界上受到了越来越人的推崇,甚至有不少发达国家都在本国推广中国食疗。作为中国食疗的发源地,我们更应该加深对食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食疗菜系,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发扬下去,以便惠及更多人类。

(三)开拓美食资源,丰富烹饪原料

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从世界各地有选择性的引进了非常多的优质烹饪原料。比如,西蓝花、玉米笋等,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培植,这些基本都在我国领土上安家落户了。像玉米笋,在与中国烹饪原料的搭配下,制作出了金钩玉笋等美味佳肴。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野生动植物都得到了特殊保护,使得那些由野生动植物制作佳肴无法在端上餐桌。如今,为了能够让更多以珍惜动植物为烹饪原料的美食重新上桌,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技培植技术进行培育繁殖。像猴头菇、虫草等珍稀植物都在人工培植下提高了产量。这些人工培植的珍惜原料在风味上可能会比野生的逊色些,但丰富的产量却能很好的满足食客们的需求[3]

(四)转变观念,借鉴西式餐饮经验

西式餐饮在国内的流行,增大了中国烹饪的市场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式烹饪者必须要积极转变观念,在继承中国传统烹饪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推陈出新,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不少中国烹饪工作者加大了对烹饪技术和烹饪工艺的创新,并借鉴了西式餐饮的优势,对菜品的外观进行了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包装设计,让中国烹饪在现代社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烹饪有着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但是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依然要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烹饪工作者应该主动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烹饪技术和工艺上进行不断的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饮食需求,让中国烹饪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居超.探索中国烹饪在弘扬餐饮文化中的创新思路[J].科技创业家,2012(04):258-259.

[2]使命与责任,创新与未来-记中国烹饪协会"2018中国餐饮企业家大会"[J].中国烹饪,2019(01):54-55.

[3]文安璞.绿色饮食节约环保营养创新交流提高--“小来大杯”中国大锅菜烹饪技能精英赛在浙江桐庐举办[J].中国食品,2014(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