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

陈芳芳

三门峡市委党校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新形势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也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制度建设过程中深层次的障碍因素,探寻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机制和路径。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初始,就很重视制度建设。1922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历史上第一部党章。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1938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特别强调“要制定较详细的党内法规,目的就是为了党内关系走上正规,用党内法规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建党指明了方向。之后,包括邓小平等在内的历届领导人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都很重视。20125月中央对外发布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理,可谓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巨大进步。2013年中央印发了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特别强调党内法规建设的系统性要求,提出要明确目标,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第一次对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2015年以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步伐明显提速,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从顶层设计高度编制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通过制度建设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20199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正是因为我们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颁布了大量党内法规制度,使管党治党有规可依,使党的领导、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及时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党内法规为我们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作为提升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党内法规具有重要功能。首先,法治是执政党治理的主要模式。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一体推进,可推动法治治理方式延伸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的各个环节全部领域,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了治党和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在完善国家法制体系同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逐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其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升执政水平提供了重要动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另一方面强调依照党内法规科学执政。最后,制度建党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在1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维护法规权威,强化制度执行,注重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共同发力,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实践证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推动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党内法规作为党的意志细化和具体化,为增强执政能力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越来越明确了党内法规制度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系统工程中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功能,坚定不移全方位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重要利器。突出问题导向,是我们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说:“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八大以来,我们印发诸多党内法规,每一个党内法规的制定均具有现实针对性,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突出问题而作的制度安排。我们党内有些同志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甚至放弃了我们信仰,遇到事情搞封建迷信,不信马列信鬼神。遇到问题,不学习提高本领,却去找风水大师。有些同志对党不够忠诚,敏感重大事项对组织欺瞒,弄虚作假。有些同志严重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只管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有些同志好搞小圈子,拉帮派。如此等等,这些都涉及我们的政治生态,会污染我们的政治生态,带来严重的后果,会败坏党的形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内监督也同样出现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少数领导不能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纪律涣散,尤其是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迟钝麻木,党的意识淡薄,无组织观念,无纪律意识等等,这说明我们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效果差强人意。为此,我们制定了《党内监督条例》,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制定党内法规重要原则。历史和现实证明,坚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重要利器。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国家治理体系本质上是制度体系,全方位覆盖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作为管党治党的遵循依据,党内法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应有部分,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制度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向治理法治化迈进,而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要达到国家治理法治化这一重要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个子体系之一,必然影响着其它四方面法律体系的建设。我们要增强党员干部依规办事的观念,提高党员干部依规办事的能力和增强其依法办事的观念,使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而努力发挥自身领先模范作用,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