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3

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讨

何晓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收治需要给予治疗的共100名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症的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按是否给予手术治疗为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之后对比不同指标数据,主要包含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以明确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本次应用spss20.0统计学数据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记录比对和分析。结果:两组病患给予差异性治疗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对比疗效方面。是开展手术治疗的50名病患数据占据优势,对比应用非手术疗法的50名病患数据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病患的数据较接近,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前大量实践研究以及本次数据结果比对可以看出,对于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的病患需要首选手术展开治疗,可以保障,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其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法的效果,并且,两种方法均能保障病患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并发率发生相对较低,值得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非手术;对比

青壮年群体中常发的骨折类型为锁骨骨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锁骨中段位移骨折,很有可能会引发后续的肿胀,畸形,淤血等不同症状,影响到病患的外观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现阶段,临床期间对于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疗法主要是指通过复位与内固定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而非手术疗法是指,通过医师的手法复位,对病患的骨折情况进行治疗,期间不会形成任何瘢痕。现阶段,临床期间关于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的优势比对文献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将明确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应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内容如下。

1病患一般资料与具体应用方法

1.1病患一般资料

此次选取收治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共计100名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给予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其中共包含58名男性病患,其余均为女性病患;年龄范围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4.3岁。两组病患的个人资料比对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但两组间的指标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有良好可比性。具体纳入规范如下:首先,以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确诊为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症;其次,病患知晓此次研究过程并同意参与其中。具体排除规范如下:首先,排除合并其他不同类型骨折情况的病患;其次,排除骨折波及关节面与肩峰等部位的病患;最后,排除合并精神障碍的病患,原因在于其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顺利开展。

1.2具体应用方法

将100名病患分作两组,一组给予手术治疗,一组给予非手术疗法,手术组的主要方法为:要求病患取仰卧躺位之后,于病患的颈部靠下部位进行麻醉注射处理、给予临床期间的常规消毒铺巾,选取病患的骨折端中心部位给予纵向切口处理,长度在7~10厘米即可,之后将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切开,使得骨折端可以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下,后将骨膜剥离,尽可能消除血肿。同时给予常规的牵引,以实现骨折的复位效果,通过钳夹维持复位之后应用钢板进行内固定处理,将螺钉打入以达到钢板固定的效果,明确固定完成后进行常规的冲洗,止血处理,最后逐层缝合。非手术组50名病患给予非手术疗法,为:给予常规局部麻醉处理,之后针对骨折部位进行手法复位之后,以八字形石膏进行固定,具体操作方法为指导病患端坐,仰头挺胸,双手叉腰,双肩向后伸,医师要站在病患的身后握住其双肩前外侧,后医师双手向后上方逐步用力,期间需要用膝盖部位抵住病患的后下胸为支撑点,最后达到骨折复位的效果,放置压垫,在病患的腋窝处放置棉垫、之后以“8”字形绷带进行固定处理。

1.3具体评判指标

本次首先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分为优,良,差。优的评判指标为:完成治疗后病患的骨折端相对较稳固,解剖学位置的恢复情况较为理想,60天之内骨折愈合且肩关节的活动恢复正常;良的评判标准为,完成治疗后骨折端较为稳固,骨折情况基本复位,90天之内骨折愈合病患的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差的标准为:未达到优或良的标准。并发症主要为畸形愈合、切口感染。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讨研究中对患者参比数据进行系统性观察,SPSS20.0处理数据,(%)表数据分析,通过卡方检验。(X±S)进行数据正态分布分析,P<0.05,则数据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手术疗效比对

两组病患给予差异性治疗后的手术疗效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表1,可以看出,是手术组病患的数据占优势,对比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表1手术组、非手术组的手术疗效比对

组别

例数

总有效

手术组

50

35(70.0%)

15(30.0%)

0(0%)

50(100.0%)

非手术组

50

19(38.0%)

26(52.0%)

5(10.0%)

45(90.0%)

t

2.108

P

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表2手术组、非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畸形愈合

总发生率

手术组

50

1(2.0%)

1(2.0%)

2(4.0%)

非手术组

50

1(2.0%)

2(4.0%)

3(6.0%)

X2

0.077

P

0.000

3讨论

锁骨中段位移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锁骨处于人体皮下较浅的部位,也是连接躯干和上肢的重要支架,锁骨的周边附有肌肉,韧带,关节囊,并且血供相对较丰富。病患在基于骨折相对严重的情况下,会严重破坏到锁骨周边的局部血运情况产生不利影响,现阶段临床期间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类型。本次研究中对比了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通过最终的手术疗效指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手术组50名病患的疗效要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由此提出,借助手术治疗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的临床疗效更显优势,手术治疗为:通过切开患处并充分将其暴露在手术视野下进行复位操作,由此可更好促进锁骨解剖学位置的恢复。同时,结合钢板内固定的应用,能使得最终骨折愈合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后续肩关节活动能力的逐步恢复,但期间要提起重视,虽然应用切开内固定的复位效果相对较理想,但很容易会对局部的血供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后续骨折愈合时间的延缓。因此基于骨折移位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法复位,能使得锁骨尽快恢复解剖学位置,因此推荐应用非手术法展开治疗,由此可保障骨折尽早愈合。如果骨折移位的情况相对较严重,建议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复位和固定效果。通过对比本次并发症发生率可以看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均能保障病患达到较为良好的预后效果。并发症之中常见的切口感染一般出现于手术治疗之后,且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开复位,病患在术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因此术后一段时间内,自身的生活受到明显的干扰,质量明显下降,切口在日后很有可能会形成瘢痕,影响美观性。相比较之下,非手术治疗后病患的痛苦感相对较小,且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两种方式治疗之后,病患均有一定的概率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手术疗后出现畸形愈合的主要影响原因分析为,内固定的松动,这就要求医师在手术期间要做到操作规范、严谨,保障螺钉钢板稳固后进行后续的处理,尽可能避免内固定松动问题的出现。非手术疗后出现畸形愈合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借助手法复位无法达到骨折处解剖学位置的完全修正,通常情况下相对不严重的骨折移位情况通过非手术疗法的应用,虽然无法达到完全的解剖对位,但骨折依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愈合效果。如果移位的情况相对较严重,会导致复位后的再移位情况,由此引发畸形愈合并发症,影响到正常的功能恢复。

锁骨骨折属于临床中较多见的一类骨折类型,于全身骨折中占据5%左右,会出现锁骨中段骨折情况的病患占据80%以上,早前认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病患数量为理想的治愈效果,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手术操作引发瘢痕情况,避免出现影响美观的问题,但通过最近几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非手术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病患在治疗后无法尽早展开功能锻炼,并且出现骨折畸形愈合的风险率明显升高,因此建议首选手术疗法。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有关锁骨骨折的文献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的内容包含锁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以及合并损伤的有效处理等方面。姜春岩等学者早前针对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针对部分病患借助勾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钢板内侧产生相应的其中应力,由此出现应力骨折的情况。借助缝合锚加之异体肌腱的重建喙锁韧带,能够实现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并且,效果较为理想借助缝合锚定位线和锁骨进折端的固定处理可以实现喙锁间隙的临时固定,效果,由此可以达到骨折端的复位以及维持稳定缝合锚属于一类末端带尾线的小型内固定物,能够将其完全埋入喙锁骨质之中,无需后续二次手术取出,手术期间无需进行暴露,并且不会对肩锁关节产生任何损伤影响,因此骨折在愈合后,完整的肩锁韧带能维持锁骨的稳定性,不会导致术后出现肩锁关节的疼痛症状。术后需要开展积极的康复锻炼,由此可促使病患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维持肩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如果基于原始损伤的情况下,骨折移位相对较严重,需要同时给予骨折端可吸收线或是不可吸收线的张力带缝合处理,或者是给予环扎术可以强化稳定性能。在手术期间,需要医师仔细修复病患的三角斜方肌筋膜,使其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稳定作用。

早前王世富等学者于锁骨骨折病患手术治疗探析研究中,选取46名锁骨骨折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目的在于对比临床效果。非手术疗法包含手法复位,牵引治疗,外固定处理;手术治疗分为钢丝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三种,根据病患的实际骨折情况,选取针对性的方法展开手术治疗,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和锁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三方面指标。通过最终的指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给予手术疗法的病患治疗有效率超95%;给予非手术疗法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73.9%;对比锁骨功能恢复时间,给予非手术疗法的病患平均时长为84.4±7.7d,住院平均时长为16.6±3.3d;给予手术治疗的23名病患锁骨功能恢复时间为61.5±6.4d,住院平均时长为9.4±1.7d。对比三组指标数据可以看出,均是给予了手术治疗的病患数据占据优势,对比应用非手术疗法的病患数据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并得出结论:锁骨是位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呈S型的骨型支架,其起到连接上肢和躯干的作用,且锁骨较细呈弯曲状,因此很容易出现骨折情况,主要的致病因素为车祸,高空坠落,外力猛击等。随着当今交通事故建筑高空作业等数量的增长,导致锁骨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且通过大量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锁骨骨折病患给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和显著。在缩短病患锁骨功能恢复时长和住院时长的同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的参考和研究和本次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本次研究中为明确临床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症的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临床效果特选院内收治的100名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按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之后对比临床疗效,为应用手术治疗的50名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且通过借鉴大量文献研究认为,临床期间对于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症首选手术疗法,可达到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期间的推广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孔德龙.40例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16):182.

[2]万会清.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80-3281.

[3]蒋宇琼.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11):5-6.

[4]赵国辉.42例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6):82-83.

[5]赵发伦,陈开政.152例锁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