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分析

宋瑞丽,田野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河南郑州  451460

摘要:三七作为我国的一种常见中药材,其干燥根与根茎均可入药,并且拥有良好的散瘀止血以及消肿定痛效果。因为三七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在药材市场上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假冒产品,这也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够对三七的药理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做好其真伪的鉴别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本文主要就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以及真伪鉴别要点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三七;药理作用;真伪鉴别

三七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临床上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近年来我国中医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造价而来的三七药物。这样药物不仅不具备良好的药效,还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包含的部分有毒物质甚至会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药师还需要对三七的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手段进行有效掌握,确保中药三七能够在临床治疗中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三七的药理作用

三七作为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还将三七称为补血第一。此外在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止血散血定痛功效进行了明确,在临床上对于咳血、崩漏以及外伤出血等情况均可以进行治疗。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发现三七的根部存在有一定的总皂苷,并且包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等物质。

在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情况下,通过三七的应用还能够起到良好的补血效果。其主要是三七可以让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得到显著的增加,促进患者凝血速度加快,通过诱导人体内血小板释放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止血效果。此外三七还具有良好的补血功效,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三七总皂苷促进肌体的造血细胞增殖速度进一步加快,提升上游调控区的启动子与增强子结合活性,从而获得良好的补血效果。

在中医中三七也有着一定的消肿与镇痛作用,对于炎症反应也能够有效控制。三七的抗炎作用体现在通过三七总皂苷能够让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性提高,加快人体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这样也能够让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提升,并能够提高外围血内的白细胞总数。这样在人体出现了炎症反应之后,三七能够对局部的炎症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并能够有效减少炎症问题所导致的肉芽组织增生等情况发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炎症控制效果。

三七自身还具备有良好的抗血栓效果,在临床上也多被应用在出血症兼瘀滞者的治疗中。通过三七药物的应用,可以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以及过氧化物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对于患者血小板内cAMP含量的增加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通过服用三七的方式,能够对血栓素A2生成进行有效抑制,从而降低血栓情况的发生可能性。因此说三七具备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还具备有止血补血、抗炎以及抗血栓的良好功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情况下,进行三七用药方法与剂量的合理选择,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三七的真伪鉴别手段

三七是一种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我国云南以及广西等地区是三七药材的重要产地。三七的药物部位多指的是三七的干燥根,根外表面有蜡样光泽,表面多是灰黄色或者灰棕色,整体多呈不规则的类圆形,部分呈不规则的纺锤形。三七药材的长度一般为1.5~6cm,直径多在1.5~4cm左右,表面可见明显的不规则状纵皱纹,有少数的皮孔分布。三七药材的密度比较大,质地相对比较坚硬,将三七药材击碎之后,可以观察到皮部与木部有着明显的分离情况。对三七的顶端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有根茎残基以及周围的突出根痕,其横断面的颜色也多是以灰绿色以及黄绿色为主。对三七的皮部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有细小的棕色树枝斑点,在木部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放射性纹理存在。其次,三七在食用时还存在有味苦而后味甜的特点,容易被折断,并且存在有灰黄色的栓皮。因此在通过外观进行三七药材的真假鉴别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上述性质来进行诊断。但是肉眼诊断方法还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可以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方式,促进三七药材的真假鉴别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升。

在通过显微镜进行三七粉末的观察时,三七的颜色表现为灰黄色,并且有着比较多的淀粉粒,单颗颗粒一般为圆形或者圆多角形,部分情况下还会出现半圆形。此外较大颗粒的三七粉末在显微镜下还能够观看到比较明显的层纹,并且存在有复粒的情况,一般多是由2~10个分粒组成。对三七的树脂进行观察,可以见有明显的黄色分泌物存在,并存在有比较少见的草酸钙,直径一般在48~80um左右。

在进行三七的真伪鉴别过程中,可以通过外观观察联合显微镜观察的方式,从细微处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对三七与其他相似药物之间的区别进行有效鉴别,从而避免用药错误等情况发生。只有对不同药材的质地等具体信息做好对比分析的方式,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观察,方能够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药物的合理应用。姜黄、水田七以及菊叶三七等药物的外观跟三七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是临床上容易与正品三七出现混淆的中药材。

因此,医药工作者需要从体型、外表、颜色、大小等方式进行细致的鉴别同时,还要详细观察之后方能够发现其与正品三七之间的区别。这样也能够有效降低假冒三七药品进入到药材市场中,对我国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也有着积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七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用的昂贵中药,并且具备有非常高的临用药材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止血与补血质量。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求药师能够对三七的药理作用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正确使用三七开展患者的治疗,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针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三七伪劣产品,则需要药师掌握正确的鉴别方式,确保三七的用药合理性,让三七的药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逄锦军,法庆莲,陈华.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9):3789-3789,3792.

[2]白启涛.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分析[J].人人健康,2019(12):121-122.

[3]伍莉,宋良玉,谢军. 中药三七药理作用及真伪鉴别探讨[J].健康必读,2020(26):178.

[4]杨振楀.三七药理作用及真伪鉴别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