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4
/ 2

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赵云涛,李艺婷,郭丽娜,张帆,周津,单学新,王伟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口腔医院   邮编: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口腔科治疗的60例龋源性露髓恒牙患者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各为30例、30例,将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比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仅为10.00%,差异值具有对比性(P<0.05)。结论:在治疗龋源性露髓的恒牙方面,活髓切断术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可以对术后不良反应率进行控制,给予健康牙髓组织有力的保证,同时保证患者较高的接受度。

【关键词】恒牙;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不良反应

对于活髓切断术来说,主要是指加强机械或化学方法的应用,对髓孔下方1~2 mm 的牙髓和周围的感染牙进行切除暴露,将剩余牙髓组织活力保存下来,避免感染现象的出现,并使愈合的盖髓剂在牙髓断面上进行覆盖,如此来顺利恢复受损牙髓,这在活髓保存治疗方法中的意义突出【1】。分析年轻恒牙牙髓组织的特点,主要包括血运丰富、细胞成分高等,而且具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所以在临床上,活髓切断术对治疗年轻恒牙的意义深远,给予患牙剩余未被感染的健康牙髓组织的活性切实的保护。但是在临床研究进展过程中,牙髓组织的防御功能和自愈能力突出,面对成熟恒牙,牙髓保存治疗也比较适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5例、15例,年龄均值为(30.25±1.42)岁,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40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均值为(30.65±1.78)岁,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41岁.将两组患者在本研究中涉及的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比较 ( P>0.05) ,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为对照组,即常规去腐开髓、拔髓、髓腔修整等,然后对AH-Plus 根管糊剂予以导入,加强热垂直加压法的应用,给予根管的三维充填一定的保证,永久充填复合树脂。采取活髓切断术治疗为观察组,即采取局麻方式,将龋坏组织清除干净,然后生理盐水冲洗并将髓腔暴露出来,对冠部炎症牙髓组织予以切除,通过消毒棉球压迫,以此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将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在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方面,如果患者不适症状体征、咬合功能均正常【2】,属于显效;如果患者不适症状体征、咬合功能有所改善,属于有效;如果与上述标准均不相符,属于无效。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的计算之下,以P值是否大于0.05作为评定界限,来确认统计价值。其中,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分别以T值和X²进行检验,两者表述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n(%)。

  1.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22(73.33)

7(23.33)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6(53.33)

6(20.00)

8(26.67)

22(73.33)

X2

6.405

P

<0.05

2.2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比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仅为10.00%,差异值具有对比性(P<0.05)。如表2所示:

     表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

牙体变色

根尖区肿痛

继发根尖周炎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30

1(3.33)

1(3.33)

1(3.33)

3(10.00)

对照组

30

4(8.00)

4(8.00)

3(6.00)

11(22.00)

X2

5.963

P

<0.05

  1. 讨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下,人们高度注重牙齿的保健与美观,在根管治疗后,牙齿(如磨牙)保存率较低,所以发挥牙齿功能和远期生存的现实意义显著,对此,诸多患者对保存活髓、避免或延迟根管治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

在高效化学消毒药物应用过程中,盖髓材料的更新力度较强,活髓切断术的适应证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化,现阶段,在龋源性露髓恒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龋源性露髓患牙,牙髓状态的评估,对活髓保存治疗预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应从患者牙髓形态、质地等情况出发,以此来对牙髓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如果牙髓断面一直无法止血【4】,是牙髓炎症较深的重要象征,这时,加强根管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对于MTA,其诱导作用和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等特点显著。在牙髓感染方面,厌氧菌比较常见,其对牙周及牙髓影响深远。在MTA盖髓后,可以充分发挥出抑菌功能,形成修复牙本质形成有效的刺激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将“无菌”操作标准贯彻落实下去,既要彻底消毒年轻恒牙的根管,也要确保根管内环境的无菌性,使坏死或感染的牙髓活力得到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1] 周胜君, 刘鹏. 氢氧化钙作活髓保存材料与IRoot BP Plus活髓保存材料在恒牙活髓切断术治疗患儿中的效果对比[J]. 智慧健康, 2021, 7(27):3.

[2] 屈怡静, 张帅. 乳磨牙预成冠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3):50-51.

[3] 邵长春. 部分活髓切断术对龋源性露髓年轻恒牙患者治疗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 4(6):3.

[4] 曹科钰, 苏丹丹, 刘昌翠. 活髓切断术在成人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