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峰煤矿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浅谈东峰煤矿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梁志雄

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安全科山西省晋城市048400

摘要: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法定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可见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1、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首先重在对隐患的查处。

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治理上的缺陷等。隐患排查治理,首先就是要全面、细致、认真地找出发现隐患,从矿级、科级到基层队直至班组、岗位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从矿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群监员、青监员层层发动、着手,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隐患排查,范围要覆盖煤矿生产、洗选、出售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和所有员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死角和盲点。

岗位事故隐患排查及人人都是安全员,以自身岗位,从自己做起将本人工作岗位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并且将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进行扼杀。

班组级的事故隐患排查。就是由班组长组织的对本班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所在的工作面的物不安全状态进行隐患排查,还包括工人自身安全行为及所处四周环境的自查。班前,班长在开班前会时,要对工人的思想状态进行隐患排查,精力不集中、没有休息好、安全意识不够,果断不予进井作业,要确保当班每位职工都有较好的安全思想状态和安全意识;进进工作面作业之前。要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有当工作面的隐患排除后方可带领工人进进工作面进行作业;班中,要关注所在工作面的变化情况,出了隐患要及时处理;班后,要检查是否留下了安全隐患,若有,要及时处理完毕方可开工,来不及处理的要在现场向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队级的事故隐患排查,就是由队长组织副队长、技术员等队管理人员等对本队范围内的工人不安全行为、工作面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分管领导隐患排查就是由分管领导组织机电科、运输科、生产科、通风科、信息中心、地测科等业务科室及队组相关人员开展分管范围内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矿级的事故隐患排查,就是由矿长组织带队的,更大范围的,对本矿范围内的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是治理。

假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停留在隐患排查阶段,不进行治理,那么所做的一切都即是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即隐患的治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均按照隐患排查整改“五定”制度处理,即责任、措施、时限、资金、预案。具体分为重大事故隐患、A、B、C四级,即:(I)(C级)一般隐惠的治理。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很小,轻易处理的隐患。一般在现场就能及时处理应及时在现场予以处理解决,将事故隐患直接消灭在萌萌芽状态。

(2)(B级)一般在现场不好处理或缺少:工具、设备无法现场整改的患,但在下一班或天之内可以及时整改的隐患大隐患的治理。较大隐患就是指可能造。

(3)(A级)构成的危害较大,不是很轻易解决的隐患。发现该类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通知隐患所在班组或基层队,制定出措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落实
(4)重大隐患的治理。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中戈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控制治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严格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进行认定,对该类隐患进行评估、组织治理和整改为了避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应规定每项安全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安全培训措施四到位,并且在治理过程要由治理职员和安全检查员跟班作业,从而保证安全隐患治理过程是个相对安全的过程。
3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是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保章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做到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视一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层层传递,层层落实。
首先,我东峰煤矿有限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副组长为公司党委书记和各安全副总经理,成员为公司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组长对全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副组长负责各矿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视检查和安全事故隐患信息治理;各成员均有各自的职责,如生产部、技术部负责制定安全隐患认定标准以及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各项措施具体要求等。
其次,成立以各分管领导为本专业组长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对所辖区域和分管范围进行隐患排查,小组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再次,基层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基层队长是本队作业范围和所辖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成员为本队队干。小组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第四,各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对上级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
最后,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和工作范围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工作负责,并对上级查出的隐患进行落实治理。此外,我矿还有团委下设青监岗12个,共计青监员36名;工会下设群监岗48岗,共计147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所查问题进行整理和督促整改落实,并进行反馈。

4隐患排查治理更加规范化
为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我公司编制了一系列的有关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规定,明确了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规范了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对我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事故隐患的分类和认定:公司根据矿实际情况,把事故隐患专业分为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灭火、瓦斯防治、粉尘防治、地测防治水、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和其他专业共十一类,以便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予以认定;把事故隐患类型分为物体打击、运输、机械伤害、超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水灾、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室息、煤尘爆炸、职业病伤害(粉尘、噪声、辐射、热害等)及其他等二十二各类型。
5隐患排查信息整理
各事故隐患排查专业检查组、各科队均要至少配置一名专职或兼职的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员,负责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和汇总建档工作。安全科负责将公司综合性检查和上级部门检查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分析,其他各科室负责将本单位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分析,各基层队将本队的队级事故隐患排查、班组隐患排查、岗位隐患排查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各单位要将统计分析结果的纸制版和电子版要建档备查。
每月初由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负责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成员召开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会议,对上月所查事故隐患进行汇总分析。
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应进行分门别类,逐项进行分类,例如顶板隐患有多少条,主要出现和发生的地点在那些范围,其它隐患的件数以及常发生的地点。(按东峰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类汇总表进行统计分析)
每周召开安全检查汇报会议,参会人员要根据事故隐患治理的效果,总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事故隐患治理中应采取那些方法进行改进,保证隐患治理快速、经济、符合标准。并有专人记录,统计分析记录员要记录全面,并将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进行下发。
6结语
我东峰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调动了基层区队以及各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员排查治理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矿“三违”、“事故”明显减少,矿井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各类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实现了安全治理由事后处理向超前防范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高春学,曲志清,张建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2):88

[2]刘艳萍,曲福年,任佃忠,陈玖芳,田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2):17.[3]郭志明.灾害风险管理[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