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宣教对初产妇认知能力、分娩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产前护理宣教对初产妇认知能力、分娩结局的影响

赵妍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7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宣教对初产妇认知能力、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护理宣教,分析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评分较高,第一、第二、第三、总产程较短(P<0.05)。结论:初产妇在产前护理宣教的干预下,可改善孕产妇分娩认知得分,缩短产程。

【关键词】产前护理宣教;初产妇;认知能力;分娩结局

孕产妇妊娠阶段,受内分泌与环境的干扰,容易产生多种心理变化,产妇因内心惧怕容易拒绝自然分娩,加上传统理念重男轻女思想会加重孕产妇心理压力,继续妊娠与分娩受严重影响。为减轻孕产妇围产期心理压力,使更多产妇选择自然分娩,产前护理教育工作强度增加。本研究对所选的初产妇分组实施不同护理,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29.52±6.81)岁;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29.55±6.78)岁;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产前常规护理。定期为产妇做产检,行常规指导,如:饮食卫生、产褥期护理等常规干预知识。

观察组:产前护理宣教。主要方式为:

(1)心理疏导

与产妇多加沟通与交流,了解产妇心理需求的同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支撑,嘱咐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产。护士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产妇分娩不同心理,适当予以心理疏导。产妇入院后,医护者用端庄的仪表、热情、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为其讲述住院环境、注意事宜,实际介绍时,医护者应重视自身言谈举止,注意表达语气,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医护者需结合孕妇个人性格、文化素质特点,开展健康宣传,给予孕妇安全性,取得其信念。医护人员热情接待孕妇,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详细讲述分娩知识,告知其分娩相关知识,特别是心存恐惧的产妇,需耐心讲解,配合恰当的肢体语言,以诚恳的态度给予其关心和安慰,使孕妇具有足够的踏实感,做好心理准备,确保孕妇自然分娩,稳定其情绪,有足够的信念来分娩。

(2)营养指导

指导产妇科学对膳食进行调配,多进食富含蛋白质、高铁食物,摄取足够营养的同时合理搭配营养。

(3)运动指导

帮产妇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如:孕妇、分娩静动操等。

(4)产程介绍

详细讲述分娩期间各产程的主要表现特点和配合要点,如:宫缩屏气用力、放松等顺利分娩技巧,帮产妇掌握更多的分娩知识。进入产程后,助产士陪伴于产妇身边,耐心指导其出现宫缩时保持放松,对呼吸的技巧加以控制,有效减轻疼痛,做深呼吸,轻度对腹部进行按摩,随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若遇产程受阻,及时告知解决方式,以免产妇由于恐惧放弃阴道分娩,指导产妇严密配合。

(5)产后并发症预防指导

产前护理教育中,指导产妇了解对应并发症预防方式,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

(6)自我监测指导

告知孕妇监测自身胎动的状况,以免引起胎儿窘迫,指导孕产妇对上下肢浮肿进行观察,帮其了解各项检查内容。嘱咐产妇避免孕期出现尿路感染,若出现阴道流液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1)设计分娩认知问卷调查产妇问卷,从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评估。(2)观察两组孕产妇阴道分娩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孕产妇分娩认知得分

两组比较,观察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较高(P<0.05)。见表1。

表1:孕产妇分娩认知得分(±s,分)

组称

n

分娩知识

分娩态度

产时应对行为

观察组

25

18.91±1.52

43.36±1.92

31.96±2.91

对照组

25

15.36±1.82

29.16±1.72

27.15±2.81

t

10.586

38.952

8.408

P

0.000

0.000

0.000

2.2 孕产妇阴道分娩状况

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总产程较短(P<0.05)。见表2。

表2:孕产妇阴道分娩状况(±s,h)

组称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

观察组

25

8.92±1.81

0.81±0.01

0.19±0.03

10.23±0.02

对照组

25

10.75±0.02

1.03±0.02

0.21±0.01

11.75±0.06

t

7.149

69.570

4.472

169.94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初产妇接触分娩,缺乏分娩知识,一定程度有恐惧感,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传统思想重男轻女的束缚,初产妇心理压力过大。因此,很多初产妇怕痛,难以自然分娩,是当下剖宫产率高的重要因素[1]。所以,为初产妇产前实施护理教育,可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其内心的恐惧,提高自然分娩率

[2]

产前加入孕妇学校教育的孕妇,可学习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将其在实际分娩中合理运用,帮其顺利分娩。通过产前护理教育,不仅可帮其掌握更多的分娩知识,还有助于分娩的顺利开展,全面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初产妇对分娩的信念[3]。自然分娩是自然生理现象,在人类繁衍期间是正常的生理环节,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优势较大,通过锻炼其心肺功能,可为新生儿分娩后自主呼吸提供有利条件,降低对产妇的伤害,加速产后恢复。剖宫产自身是手术操作,有更多手术并发症,产妇生命受严重威胁。产前护理教育初产妇,产前经分娩知识学习,可正确运用腹压,配合护士顺利分娩,将产程缩短。在护士的宣传教育下,疏导产妇内心压力,增强分娩的信念。孕产妇可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分娩,缩短产程。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明显缩短,孕产妇分娩认知得分明显较高(P<0.05)。

综上所述,初产妇在产前护理宣教的干预下,可增强产妇初产妇认知能力,优化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肖华荣,王兰英.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 2019,11(14):2.

[2]陈雅梅.产前综合护理对初产妇应对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5):187-190.

[3]胡寒冰.产前同伴教育及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