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学校智慧后勤建设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新时代中职学校智慧后勤建设的探索

任豫翔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前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为职业院校后勤建设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开展智慧后勤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院校;智慧后勤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慧后勤建设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做好智慧后勤建设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在今后的时间里,职业院校还应不断加强对智慧后勤建设的深入探索,实现后勤改革目标。

1、职业院校智慧后勤建设设计原则
1.1实用性和延续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后勤发展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部分院校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可以在部分服务功能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智慧后勤建设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这部分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建设成本,而且还能实现原有信息化基础的有效延续。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能摒弃已经建成的系统、数据和各种软件等,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智慧后勤系统还能使管理人员更加容易适应。

1.2开放性和可拓展性原则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未来的服务需求和服务对象作为重点考虑内容,应确保系统的架构和模块能够被修改或被添加,可以合理应用“装配式”及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在开放性和拓展性的原则中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方便系统框架的拓展,提高系统的应用效率,并且为今后的优化和改进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1.3安全性和易操作原则

  在智慧后勤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的重视,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便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够恢复之前的功能,应提高系统的防御强度,避免被病毒侵入,即使系统受到攻击出现了崩溃的情况,也需要保证可以快速恢复,加强对重要数据信息的保护。此外,还需要遵循容易操作的原则,降低系统操作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4交互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智慧后勤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和其他系统或数据库进行信息互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所以还应注重系统的互联性原则。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增加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信息反馈和信息监测功能,为信息处理工作提供便利,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其他功能,从而促进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2、全面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未来人才的需求自然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核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政课建设的同时,负责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只有拥有自我认同和提升的教师,才能在育人的过程中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能量。教师需要认可这样的课堂,并且严格遵照习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并按照“六要”的原则执行,为我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当教师拥有这样的基本教学素养,其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一定会细致入微,对学生时时关注、处处关心,用自己的责任感在学生的内心筑起一道道德标杆,并用自己的为人处世提供给学生更为优质的成长和进步的模仿对象。

3、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

   在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的过程中,政治和思想两个关卡都是必须突破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可以将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定期培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并紧跟习主席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事政治作为自己苦心训练的参考,树立思政双优的师德师风,并坚定自己的梦想和奋斗目标,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也能更加考虑人文方面的元素。学校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还可以邀请领导参与,亲自抓此课程的推行进程,从而让教师能够获得更为快速的成长。

(二)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中最为可贵的文化则是红色文化,但生长于和平年代的中职学生无法与红色时代的革命志士感同身受。因此,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找寻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自身知识储备被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思政教育体系进行革新,最终获得属于自身的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让领导人带队,以“以老带新”的方式增大培训力度,并用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思政教师切不可固步自封,困于学校的课堂之中,反而应该将自己的所学放置到社会中进行实践和检验,并由此得出基于自身体验之后的真知灼见,而这样的提升才会让教师在思政课堂中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学校、社会和学生的把握也会更为精准。
4、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教育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五种基本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学习,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并非一日之功,因此,除了专业的思政课之外,还需要各科目的教师共同配合,将自己科目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挖掘出学科中与思政内容相关的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并由此达成文化知识和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全科目的思政教育模式注定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其全新的理念也不断冲击这当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科技不断房展的今天,还可以通过搭建各科目教师互通有无的平台,利用各位教师的共同作用,完成整个学校学生思政思想提升的目标。

5、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思政课建设合力

  第一,思政思想教育必须拥有人性化的考核标准。因为这种课程的特殊性,思政教育不可直接等同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如果教师的学习效果只是按照考核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很难让教师发自内心对这样的评估结果产生认同,因此,在建立考核机制的时候,学校也应该将教师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给出更为中肯的评估。第二,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即时的思政教育体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早就新的教育时代,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将学生与思政课程进行“捆绑”,反而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完成教师和学校的期待,最终形成真正的思政素质提升。第三,增设第二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思政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科目,因此,如果只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传统教育,很难让学生将思政思想入脑入心。由此,将第二课堂的活动增加,让学生通过劳动、生活实践等方式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产生共鸣,最终真正提升自我觉悟。第四,严格遵守我当对思政课程建设的主导意义。作为当下思政教育的主导,我当的“大思政”格局必须成为学校坚守的中坚力量,用更加健全的思想和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更为融洽的氛围和环境,为中职学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供新的想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08-14.

[2]教育部,等.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19-09-18.

[3]孙碧艳.中职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以湖南为例[J].新丝路,2016(2).

[4]干朝辉.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