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全科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乡镇卫生院全科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滕朋生

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卫生院  山东省  鄄城县  274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乡镇卫生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几家乡镇卫生院共1800张门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结果:1800张处方中有771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其中35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杭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管理,促进杭菌药物合理使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全科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药物,是应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主流药物,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为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药物滥用率,现对几所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旨在明确现阶段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工作改进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供相应的经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调研选取几家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处方,每个乡镇卫生院随机抽取300张,共计1800张。所抽取的处方均为非手术门诊处方,且抗菌药物仅限于全身使用,均为国家基本药物。

1.2方法

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诊断、患者年龄、常用抗菌药物名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单用或联合等。分析1800张处方是否存在药物的用量、用法不当,是否存在反复给药和药物选择不当等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统一调查法,通过对每所卫生院抽取样本的方式获取研究相关原始资料,采用处方——病历——事实调查一体化的方法对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负责调查的人员为随机抽选,保证调查组内有至少2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人员为核心,同时选取药剂师、护士为骨干成员,组成专门负责本次研究的调查小组。调查实施前进行至少3次培训,培训内容集中于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意义以及调查工具的使用,全部通过考核后即可实施调查。

调查内容:1)对抽取的处方进行分析,评估医院门诊部、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2)结合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手术患者、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3)结合处方和病历资料,评价不同切口类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3数据分析

将所有数据纳入办公软件Excel中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中,共抽取处方1800张,其中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771张,占总处方的42.83%。其中B院和E院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最高,均为52.67%;其次为C院,为46.33%;A院、F院、D院分别为35.00%、28.00%和16.47%,见表1。所用抗菌药物涉及9类,其中注射剂15种,口服药5种。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各类抗菌药物构成情况见表1。

表1各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

抽取处方数(张)

抗菌药物处方(张)

抗菌药物使用率(%)

A

300

105

35.00

B

300

158

52.67

C

300

139

46.33

D

300

127

16.47

E

300

158

52.67

F

300

84

28.00

合计

1800

771

42.83

2.2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

本次调查分析中,医师均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无越权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但在使用抗菌药物的771张处方中有350张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共累计763例次不适宜处方,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见表2。

表2各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例次)

药物种类

A

B

C

D

E

F

合计

构成比( % )

青霉素类

63

43

33

36

36

29

240

24.92

头孢菌素类

27

104

104

63

100

48

446

46.31

大环内酯类

15

4

6

3

2

7

37

3.84

氨基糖苷类

0

0

1

7

0

0

8

0.83

林可酰胺类

2

0

9

24

7

2

44

4.57

四环素类

0

0

1

1

0

0

2

0.21

喹诺酮类

12

24

7

33

35

14

125

12.98

硝基咪唑类

10

13

9

14

12

2

60

6.23

抗真菌药类

0

0

0

1

0

0

1

0.10

合计

129

188

170

182

192

102

963

100.00

表3各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使用频次(例次)

不合理处方分类

A

B

C

D

E

F

合计

用法、用量不适宜

49

45

42

79

45

24

284

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

19

56

58

54

63

21

271

给药途径不适宜

14

25

10

35

22

14

120

抗菌药物用药疗程过长

14

18

10

9

14

11

76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2

1

4

4

0

1

12

合计

98

145

124

181

144

71

763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多种抗菌药物被研究出来,广泛使用后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用药期间也存在较多问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微生物的感染疾病,通常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但抗菌药物滥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等方面问题较多,导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增加,体内出现耐药性的细菌,不仅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治疗负担。

抗菌药物是临床泛用药物,其在抗感染、抗炎临床中有良好表现,是临床使用最高的药物。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可引起患者耐药性提高,导致药效降低,同时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滥用后可导致细菌、真菌耐药性的提高,使抗感染难度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科学、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是近年来临床中的热点和重点。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单位,以提供基础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通常设有内外妇儿等几个基本科室,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但受限于服务水平和医疗卫生意识,乡镇卫生院在药物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如错误用药、药物滥用等、不规范用药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还不利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管理,以期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基层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主要是用药指征不明确、用量不当、药物重复使用、药物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药物拮抗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抗菌药物的泛滥,还造成了机体对药物的耐药性和免疫力低下,易使机体发生二重感染,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建议通过提高医师水平、主管部门对基层门诊的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处方进行审核等方法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状况。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增加药源性疾病发生,减低治疗效果,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会造成广泛耐药菌。本次调查中发现乡镇卫生院门、急诊抗菌药使用问题较大,后续需要加大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保证患者安全。为了防止今后这一情况的恶化,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规定医院应当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团。各级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使命感,主动对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积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机制,促使临床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刘建锋.湖南武陵山片区56所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0):719.

[2]晓山.基层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及建议[J].中国卫生产业,2015(5):68.

[3]管晖.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处方指标的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5(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