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银花药理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浅析金银花药理作用

王敏

420626198402013025

金银花作为传统药物,不论是在药用方面,还是在临床医学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解析不够透彻,研究还不够深入,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加强研究探索。本文对近年来金银花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为金银花的后续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一)解热抗炎作用

金银花作为传统中药,展现出不错的抗炎及解热作用。宋建华研究发现小白鼠解热抗炎效果随着金银花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张艳冬等通过实验发现金银花的提取物能够有效减轻小鼠炎症,同时也发现随着给药量的增加抗炎效果也更加显著。曾安琪等通过增加金银花提取物的用量,发现小鼠的炎症效果显然,说明金银花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Kwon S H等发现金银花还可以通过降低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产生抗神经炎的作用。杨娟等发现金银花中山柰酚、毛地黄黄酮、金圣草(黄)素等通过作用于ERBB2、SELE、MAPK14、EGFR等靶点展现出卓越的抗炎效果。以上研究表明金银花对许多炎症均有良好的保护与抵抗作用,表现出优良的抗炎活性。

抗菌作用

贺常亮等发现金银花提取物通过降低(SDH)的活性,对球菌展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阮之阳等实验发现金银花对球菌、杆菌等细菌均呈现出不同的抵抗效果,其中对球菌、杆菌抑制效果较好。胡璇等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观察金银花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抗病毒效应,发现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对多种球菌、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表现出抗菌效果,其中对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同时,对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孙茂永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发现金银花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浓度最小,且抗菌效果最佳。以上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在未来抗菌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抗病毒作用

王变利等通过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金银花对流感病毒表现出不错的抑制作用。张美玲等通过多次实验发现金银花能够有效作用于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病毒,且效果较显著。贾伟等通过体内抗病毒实验,以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经实验组与空白组对比,发现金银花实验组小鼠死亡率减少、肺的病变程度减弱,其存活时期延迟,从而产生抗病毒的效果。李松涛等表示绿原酸作为金银花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不仅对流感病毒有治疗效果,还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乙肝病毒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吴娇等表明金银花各提取液均可显著提高机体内细胞抗病毒感染能力,其中金银花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金银花作为一种良好的抗病毒药材,在研发抗病毒产品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免疫调节作用

王妍等研究表明金银花不仅能使小鼠吞噬细胞的能力增强,而且还能使PFC的数量以及T细胞的转化率提高,从而表现出金银花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功能。皮建辉等表示化学成分中黄酮类药物在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脏器指数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提升小鼠血清中的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增强其脾脏、胸腺组织中的酶活性,使单胺氧化酶、丙二醇的占比下降。严雪龙等研究发现通过调整辅助型T细胞(TH1)/辅助型T细胞(TH2)的均衡程度实现免疫调节功能,主要通过促进TH1细胞增殖,并抑制TH2细胞的增殖,发挥其调节作用。毛淑敏等研究表明免疫力低下的小鼠,金银花可以通过增加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从而促进相应抗体的产生,使白介素-2的含量增多,从而实现其免疫功能。杨晓满等实验证明金银花提取液具有抑制肠道中致病菌生长的功效,并对肠道的结构没有影响, 其还可以使AKP(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主要通过调节分泌型SIg  A的含量和干扰素-γ/白介素-4增强免疫。以上研究表明金银花在免疫调节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效果。

保肝利胆作用

王东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抵制脂质的过氧反应,可以使不同种类的氨基转移酶活性下降,一氧化碳(CO)、丙二醇(MDA)的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强,从而降低肝脏损伤的指数,对肝脏起到保护的效果。明海霞等用不同浓度金银花的提取液,能够提高大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胆汁的分泌量,并提高大鼠胆囊平滑肌肌条的张力、加速收缩周期、加强收缩幅度,从而有效预防胆囊炎、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等肝胆疾病。汤瑾等以小鼠为模型,按一定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发现金银花中的提取物可以对小鼠的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何云通过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发现金银花的提取物(醇提物、水提 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发挥其保肝的功能。以上研究表明,金银花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在保肝利胆、预防肝脏疾病方面效果优异。

抗氧化作用

张莹莹等通过实验发现金银花用量为5g/kg的实验组对小鼠的抑制氧化效果最佳,同时发现小鼠的肝、血清肾等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体重增加。刘豪等将金银花脱脂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进行提取,结果显示,95% 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最高,对各种自由基均展现出较好的清除效果。刘红萍等通过不同种方法对金银花进行提取,发现金银花多糖(LJP)对羟基自由基等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王桂林等分别用不同的溶剂提取金银花中多酚,其中水、醇类(甲、乙醇)、丙酮含量分别为18.97mg/g、46.56mg/g、46.63mg/g、48.49mg/g,同时,均对各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以上研究表明金银花对多种途径引起的氧化过程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优良的抗氧化功效。

降血糖血脂作用

抗凝潘竞锵等发现金银花不仅能让小鼠血清胆固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下降,而且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王强等通过用不同剂量的提取物均能降低大鼠血清、高脂血症小鼠和肝组织TG的水平,同时还能降低小鼠的血糖浓度。WANG D等通过对糖尿病大鼠口服药金银花多糖42天后,不仅发现其摄食量、饮水量、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各项指标也逐步降低,但骨骼肌糖原含量、肝丙酮酸激酶等浓度却大幅度提高。以上研究说明在降低血糖和血脂方面金银花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章 结论

金银花作为传统药物,不仅应用领域广泛,而且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益气养血等功效与作用(见表1)。

表1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有机酸类

抗菌、抗病毒

挥发油类

抗凝血、降血糖血脂

环烯醚萜类

抗菌、抗病毒

黄酮类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解热抗炎

三萜皂苷类

抗病毒

无机元素

保肝利胆

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主要在解热抗炎、抗病毒、保肝利胆、抗菌、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血脂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药用功效,除此之外,金银花的提取物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以及抗生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亚玲,王红梅,倪付勇,等.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中草药,2015,46(4) : 490-495.

[2]倪付勇,温建辉,李明,等.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7,48(18):3689-3692.

[3]李建军,任美玲,尚星晨,等.共水蒸馏法提取金银花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2): 144-148.

[4]夏爱清,王彦娜,邢翠娟,等.微波萃取-水蒸气蒸馏纯化测定金银花挥发油成分[J].山东化工,2018,47(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