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项目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施工单位项目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姓名:邵宽

身份证:370811199503125516

近年来,我国开始致力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而公路建设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整个企业的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开工项目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因此对于公路建设行业而言,其不仅仅是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项目时间管理可以对项目中的各项活动依据主客观原因对其进行分析、排序、做时间的估计,使各个项目能够有步骤、有序地进行,顺利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项目。

【关键词】公路工程;时间管理;动态控制

前  言

为保障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实行项目时间管理十分关键。当项目范围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为达到既定的目标,确保规定时间内可以交付产品从而开展的系统化管理工作,这样的活动统称为项目管理活动。

一、施工单位在时间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工程质量不合格

当处于施工阶段时,监理单位要时刻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施工单位也要自行在一项工序完成后进行自检,当自检符合相关标准后,可以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请求,进行复检,需要隐蔽验收的也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可是往往由于施工单位的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自检制度不完善,导致人员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者是不按设计要求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实施,这些均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诸多影响。

这样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重新翻修,导致工程量增加,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是由承包方自己承担,与建设单位毫无关系。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部分便是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与各个监理单位的实验室,这也是为工程质量予以保障的关键性举措。将独立的工地实验室设立于施工单位与监理组织中,换言之,分割监理单位的实验室与施工单位的实验室、根据清单要求,有效配置工地试验室的相关检验项目,将大量试验检验人员招募于其中,鼓励相关人员持证上岗,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并配备相关人员负责此类信息的管理,分类存档。在墙面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参照现有的方法开展各项试验,不得出现与相关规范相悖的行为。

(二)项目管理制度陈旧及人员能力不足

国内的施工企业大多诞生于改革开放前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发展,但不论是组织形式还是人员配置,传统的理念依旧体现于其中,制度陈旧,执行力不畅,管理粗放,原有的传统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这样的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阻碍了企业的项目建设,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许多企业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着短期化行为,致使企业后劲不足,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管理,对项目的进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项目虽然是一次性的,但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方式对于一个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主旨便是创新与变革,倘若一味地忽视创新,则社会与企业只能原地踏步,整体项目也难以有效推进。

确保施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对整个施工环节的各项资源加以把控,有效协调各个资源的调度。参照施工进度制定各类资源的配置计划,对材料储备量加以明确。将配套机械引入其中,确保其与机械的生产能力相符,并根据天气状况与实际进度,积极调整资源的进场计划,确保多个因素的协调统一,包括:人力、物力、环境等,减少资源的损耗,尽可能地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处于施工阶段时,因多种因素的存在,从而导致机械组合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一旦机械地使用数量发生变动,则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机械组合予以调整,以下几点内容是机械组合需要重点关注的,包括:首先,参照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对主导机械加以选取,预留部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次,参照生产能力,统一调度最小机械,确保机械组合的最优化;最后,组建安装与检修小组,及时排查其中的问题并加以维护,促使机械的完好率提升,为施工工程的顺利推进予以保障。

二、施工单位加强时间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施工单位自检制度,保证工期

为提高此次施工质量,相关企业可以设立质量自检体系,借此规范质量管控行为,在开工前旗设立相对合理的设计内容,并制定各项计划,明确项目指导的各项内容,重点检测施工环节的各项制度,并积极实行小组活动,形成本项目完整的工程质量自检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自检、抽检、交接检制度,自检有书面记录,抽检,终检要有报告。当上道工序不符合相关标准时,则不得进入后续程序,这样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施工工作。加大过程控制力度,实行程序化质量管理,尽可能地保障项目质量处于可控范围内,并积极记载各项信息,为后续的责任追究提供参照。

健全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项目主管、施工队长及质检员等人的责任,此外还要对工程项目应进行定期性检查、经常性检查、随机抽查。

只有保证了项目的质量,不让增加的工程量延误了工期,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项目管理的价值充分彰显,倘若脱项目管理,则整个工期很有可能被延误。项目管理实行的参照主要是合同,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人员而言,其必须对合同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全面分析合同的具体内容,重视合同中的条款信息,及时排查其中的问题,尽可能地掌握可能会出现的变数。培养相关人员的合同意识,确保制定与签署合同的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的地位相同。其一,项目管理层不得滥用职权,随意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其二,对承包商实际施工环节中的陷阱予以关注,当承包商提出各项建议时,需要严格参照合同内容开展,综合评估采纳建议导致的经济问题。动态化把控监理与施工单位合同的落实状况,参照现有的合同的内容,对工程量作出调整,避免冲突或矛盾的产生,为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予以保障。严格实行公路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定期记录与征集自身资料,以文件的形式汇总原始资料,并设立文件档案库,提高合同资料查阅与使用的规范性。

(二)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加快施工进度

应当建立和完善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在项目上及时建立适合项目特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同时对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实行动态管理意识和项目时代发展的要求。此外项目的制度的实施还应有相应的控制制度来保证,比方说设立奖惩制度,其中以奖励为主,以惩罚为辅,借此充分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兴趣,并设立各项评估指标,确保项目落实到位,并在项目人员的业绩指标中体现项目的执行状况,减少其他人员不配合工作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这样才可以提升项目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贡献力把缺陷和浪费及时消灭在每个岗位,把精细化管理思想付诸于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三、总结

通过收集资料,提出及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究项目时间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项目时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可以增强项目的可靠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项目的风险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戚安邦编.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06).160~161.

[2]尹红,段万春,李树明等.工程项目时间管理的实证性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J].2007,32(03).

[3]孙国强.如何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E/B].2012-07.

[4]樊伟.论项目时间管理.现代商贸工业[J].2010,(05).

[5]张红岩.浅谈中在项目中如何进行项目时间管理.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5,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