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的小婴儿怎么得了肠炎?

/ 1

吃母乳的小婴儿怎么得了肠炎?

周桂湘

昭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凉山 616150

小儿肠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病,不同病因引起的小儿肠炎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特点,疾病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脱水、全身性中毒、休克,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母乳是婴儿成长过程中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其中含有婴幼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茁壮成长。那么为什么许多吃母乳的小婴儿也出现肠炎问题呢?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些问题应该困扰着无数的宝爸宝妈,那么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小编将在本文对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希望可以真正帮助到大家!

小儿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儿肠炎多发生于6月龄至2岁婴幼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其中轻型主要是由于饮食等非感染因素所引起,患儿以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伴有呕吐症状;中型患儿胃肠道不适症状会更为显著,出现频繁腹泻、呕吐现象,粪便呈现为稀水样,伴有脓血便或粘液,有轻中度的脱水现象,患儿的精神状态较差,会出现哭闹、纳差等情况;当发展为重型时,患儿每天排便次数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儿童呕吐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出现呕吐不止的情况,患儿有重度脱水或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少尿/无尿、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端凉等,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立即就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什么吃母乳的婴儿会得肠炎?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主要可以从母亲和婴儿两方面进行解答,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原因,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1)母亲饮食不当: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会收到各种咨询,如:“医生,宝宝最近大便次数增多,是不是因为我吃了XX导致的?”“宝宝不长肉是不是奶水有问题呀?”,母亲的饮食确实会对乳汁的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宝妈吃了什么东西,营养成分就会经由奶水进入到宝宝的身体,而当宝妈吃了不容易消化或是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后,宝宝通过吸吮奶水就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诱发肠道功能异常,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婴儿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这个时候家属就要予以高度重视了,要仔细观察记录儿童排便次数、性状等,严格遵照医嘱对儿童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2)婴儿腹部受凉:婴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天气变化较大时,父母未及时为婴儿增添衣物,促使寒气入侵儿童腹部,将很可能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轻则用暖水袋热敷即可得到缓解,重则需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3)卫生问题:乳头卫生应该是许多妈妈都不注意的一个问题,有的妈妈在给孩子喂母乳时没有擦洗乳头,而乳头上面还有一些污染源,孩子吃完之后就会引起肠胃不适症状,甚至诱发肠炎,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我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在哺乳期女性的乳头是不需要进行特殊消毒的,要避免使用酒精等化学制剂,在每次对婴儿进行哺乳前后都需要运用温水清洁乳头,在宝妈睡觉的时候也应该穿戴哺乳内衣,以避免未穿内衣乳房附着一些脏东西;如果母亲的乳头出现水肿、皲裂等情况,应采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修复,这一时间段内不要用受伤一侧的乳头进行哺乳。同时如果宝宝平常有吸吮手指、咬被子等情况,应注意清洁婴儿的手部,纠正儿童的不当习惯,以防把细菌等病原体吃到肚子里,从而导致肠炎的发生。

(4)其它部位的感染出现转移:如果宝宝机体其他部位出现严重感染现象,就很可能引起败血症,细菌将经由血液循环进入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当进入肠道时就会引起肠炎。

(5)病毒、细菌感染:儿童的机体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受到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感染,引起感染性小儿肠炎。

小儿肠炎的治疗以及预防方法有哪些?

小儿肠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抗生素、肠粘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疗法、饮食疗法等,要及时纠正患儿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控制患儿腹泻、呕吐症状,来减轻疾病对患儿的身体损伤,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在照顾患儿时候家属要注意及时清理儿童的排泄物、呕吐物,最好佩戴手套处理,并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记录患儿的排便情况,以供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室内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细菌、病毒感染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加更换患儿衣物,清洁儿童的身体和双手,为儿童注射轮状病毒疫苗,母亲的饮食应保持多样化、荤素搭配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为儿童补充充足营养,避免食用刺激肠胃的食物,降低小儿肠炎发生风险,为避免儿童腹部受凉,可以为儿童穿戴一个肚兜,做好宝宝平时保暖工作。

本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上文的阅读大家的疑问是否得到解答了呢?对于小儿肠炎的预防主要是从合理喂养、避免病原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等几个方面来开展,希望各位宝妈可以规避上述可能引起小儿肠炎的问题,多加关注宝宝的健康状态,在出现问题时不要过于慌乱,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救治,以保障及时的早发现、早治疗!祝各位宝宝身体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