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陈慰安

广东省博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广东省  惠州市  516100

摘要:DDS是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也是一种新的信号生成技术。该方法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转换快、相位变化时能保持相位连续,易于实现频率、相位、振幅等数字调制。因此,DDS在现代电子设备尤其是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FPGA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1FPGA和DDS相关概述

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是一种高集成度、高速度、高存储能力的器件。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DDS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功能信号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并大幅度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制造成本。传统的信号源电路采用模拟电路、单片机或DDS专用的芯片。尽管其应用领域广泛,但是仍然有很多缺点,例如:设计方案成本高,输出波形类型少,输出信号频率控制不灵活,系统升级困难等。传统的信号源存在两大问题。一种是调节电压调节器来调节输出的频率,使其难以调节到一个固定的数值;另外,脉冲的工作周期是不能调节的。

DDS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数字技术,它有很多优势。DDS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高转换频率和高分辨率的频率合成技术。通常,DDS技术有如下几种产生信号的方法:①集成电路功能信号发生器通常能用于产生信号,但是它的功能不全、可用性低、精度低、不能满足高频信号的需要。②利用MCU的功能产生器来完成:MAX038的优势在于生成高频信号并生成不同的波形,但是MAX038的输出频率是由模拟信号控制的。该方法既要实现对信号的变换,又要对其进行控制。由于步长的增大,导致了频率的精确度下降,使得电路变得更为复杂。DDS技术是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它与前面所说的信号产生方式相比,可以直接进行DDS芯片的合成,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资源等优点。

2DDS原理

DDS是一种将一系列的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信号综合技术。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的调频,并能在相位改变时保持持续。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频率、相位和振幅精度。从DDS的基本原理出发,以FPGA为核心的DDS信号源的设计更加具有实际意义。FPGA芯片具有很大的逻辑元件,可以达到很小的步进频率,并且可以改善产品的精确度。若采用高速DA/转换器作辅助,可获得较高的频率。DDS的结构有四种: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数模转换器,低通滤波器。该累加器通过主输入时钟fclk与频率控制字N,能够将所需要的波形的资料表地址输出,并在该波形存储器中发现对应的波形幅度,从而决定该输出波形。本系统以FPGA为核心,以51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信号源。这样既能增强MCU和FPGA的应用,又能了解FPGA与MCU的结合。

3信号发生器硬件

DDS技术将FPGA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相结合,通过合适的信号调节和电路保护等特点。采用FPGA可以在保证产品寿命的前提下,提高数据量和快速处理速度。FPGA部分完成了DDS的主要功能,NIOSIICPU的运行程序可以设定和显示所有的参数。设计了一种触摸DDS信号源。具体的输出信号的最高频率取决于DAC的转换速率。

3.1FPGA芯片选型

FPGA是实现SOPC系统的关键部件,它可以生成功能信号,并为SOPC系统提供服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了阿尔特隆IV系列EP4CE10F17C8NFPGA芯片,其逻辑单元10320,M9K内存块270KbitsM9K,15个18x18乘法器,10个时钟网络,2个PLL。本芯片可以满足不同的数字信号系统需求,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FPGA在整个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IP软内核的SOPC系统能够实现嵌入式软件内核的可编程逻辑。在软件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利用嵌入式平台的通用特性,可以大大缩短电子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在Quartus平台上开发了AlteraFPGA芯片,其核心内容包括:功能信号的可编程逻辑设计以及QSYS嵌入式系统平台的设计。

3.2DA模块设计

系统使用AD9767DAC芯片AD9767,其在模拟半导体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本芯片具有14比特的解析度和125Msps的转换率,并具有I、Q两种输出方式。该芯片的输出采用微分电流,其输出电流在2-20毫安之间。由于该芯片具有1.2V的基准电压,所以该芯片无需提供外界基准电源。由于该芯片是一种电流型,其输出功率在2~20mA之间,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采用电压信号,所以必须将AD9767的输出电流变换成电压。每一个输出都采用了一个二级的运放电路。第一个步骤是将电流转化为电压,然后进行适当的放大。DAC的输出电流经过变换和放大,达到-1V至+1V。第二阶段为-1-1V-+1V的放大电路。通过滑动式变阻器,可以调节特定的信号放大率。

4工程应用

在相控阵雷达试验性验证试验中,采用了测试性指标作为检验目标,通过集成试验验证平台对该系统进行了检验。该雷达系统包括24个模块,其测试等级是模块化。通过对雷达的FMECA分析和可测性模型的研究,发现了477种不同的失效方式。故障模式可注入性分析,可注入249种故障模式,相当注入168种故障模式,不能注入60种故障模式。针对测试和故障注入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的测试平台,包括总线故障注入器、高速数字电路故障注入装置、嵌入式射频故障注入装置、TR器件等效故障注入装置、故障注入适配器等。该平台的故障采样、故障注入、故障确认、测试记录存储、测试指标测试平台等均可实现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测试工作的工作效率。

5国内外波形发生器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有两种主要的信号产生装置:正弦波与脉冲波。此阶段的波形发生器多为模拟电子技术,而由模拟元件构成的电路体积大、成本高、功耗高、电路结构复杂,信号波形也比较复杂。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处理器的问世使波形发生器可以利用处理器、模/数、数/A、硬件、软件等技术来实现,从而使波形信号更加复杂。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的波形发生器都是以软件为基础,利用微处理器对DAC进行程序控制,从而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简单波形。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种高性能、价格低廉的波形发生器相继问世,但是HP公司开发了HP770S信号仿真设备,它采用HP8770A的任意波形和HP1776A的波形产生软件构成。实际上HP8770A的输出波形仅有八种,其成本也很高。21世纪,随着IC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频率在GHz以上的DDS芯片纷纷问世,从而推动了波形发生器的研制。2003年,Airent公司的33220A系列产品能够发出17种最大功率20M的波形。在2005年,它的N6030A系列产品可以输出500MHz的频率,并且可以在L25千兆赫的取样。近年来,由于集成电路的技术与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外厂商纷纷开发出高通公司的Q2230、Q2334、AD公司的AD9955、AD9850、AD9851、AD9852等。

6结语

采用FPGA技术设计的DDS信号源能实现各种波形的输出。采用FPGA芯片设计的DDS系统,转换时间短,精度高,相位连续变换,能很好地利用FPGA技术。输出频率可以随着频率控制字K的数值变化而变化。通过在ROM中更改数据,可以改变输出波形,这是非常灵活的。

参考文献:

[1]闫明亮.基于FPGA技术的信号发生器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唐明.基于FPGA与PC机串行通信Uart模块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刘域.基于FPGA与DDS技术的任意波信号发生器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