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表接电反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装表接电反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措施分析

栗铭婉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设备的类别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大型的用电场所,电费这笔不小的经济支出不容忽视,有利益的地方就会出现非法行径,一些群体为了获得大额经济利益,做出了窃电行为,造成电能的巨大浪费。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窃电的宣传和举报机制的建立、强化窃电检查等。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装表接电反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反窃电;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4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遏制窃电的猖獗,反窃电技术的更新势在必行。许多从业人员打响了“反窃电”行动的一战,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但仍不能有效解决查处和预防窃电的问题。虽然现在市场涌现了许多产品都标榜着“防分流窃电”的标签,但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硬损伤,如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无法准确跟踪和计算失电、实时监控能力差等。加强反窃电检查工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窃电者的责任人,一旦窃电,需要予以处罚,避免再次窃电的现象,以实现对国家经济利益的保护。

1装表接电反窃电技术

1.1新型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破坏电表,电力企业需要推广利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因为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不能倒装和清零,有利于控制窃电行为,降低窃电行为发生率。

1.2信息加密技术

电力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密处理计量装置的外围防护设备,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密方式实现电能表封锁,确保只能在电力企业端控制电能表,通过充分融合电力企业的防窃电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加密效果,避免产生窃电行为[1]

1.3封闭式电表箱

为了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性,高效落实反窃电行为,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封闭式电表箱,或者利用集中安装的方式,隔离电表箱;同时,可以在线管中间安装计量装置,在电表箱中设置线管,避免不法人员改装计量装置的线路,有利于控制窃电行为。

2装表接电反窃电措施

2.1完善处理窃电行为的法律制度

当前,对于在用电检查中发现的窃电行为,一般都是按照《供电营业规则》处理的,而对窃电行为的判断往往采用单一的测量方法。例如,用正常的月供和窃电的差异来判断窃电行为。以工业用电为基础,通过比较普通单位和实际用电情况,确定被盗用电的情况。这个方法有一些局限性。若窃贼故意损坏电表,就无济于事了。此外,在现阶段确定的窃电情景中,对窃电的威慑作用不大。为此,国家立法部门应根据电力公司提供的窃电行为,制定合理的判断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窃电行为进行处理,以提高反窃电的效果。

2.2健全用电检查管理机制

完善的用电检查管理机制是保证供电企业进行用电检查的基础,能够有效的提升供电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用电检查制度能够有效地对供电检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且能够有效地对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等方面完全进行分配学习。建立健全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管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用电设备或者是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有规范可以参照。针对用电检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控,工作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工作人员对该范围内的用电检查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达到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2]

2.3优化计量管理

电能的供给和使用都离不开计量的规范,供电企业需要对计量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置,并且在选用后要既符合自身的状态,又要能够契合用户的标准,实现对电能计量的高效设置,从而实现对线损的高效化管理。其次,供电企业在进行计量装置的安装设置时,供电企业需要采用集中计量和局部计量的方式进行设置,集中计量可以对整个线路中所有的供电电量进行统一测量,局部计量是对该区域内的所有用户的实际使用电量进行分别计量,通过集中计量测得的数值与所有局部计量采用的数值进行集中对比,就能够对整个区域内的电量情况进行掌握,并且能够防止用户在用电的过程中产生偷电、窃电的行为。同时,供电企业需要不定期地对计量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需要保证计量装置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证非常稳定的运行状态。

2.4线损监控

第一,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配电网络进行全面监测,并根据数据采集终端反馈的信息对配电网络的运行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在全方位掌握配电网络信息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精准把握供电线路的真实线损情况,并根据配电网络的运行数据,建立配电网络线损的发生规律。第二,需要在大数据技术智能系统的支持下,对供电线路在不同区域、时间段所产生的线损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配电线路间距的远近、一年四季线路负载的变化都会对线损带来影响。需要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线损的变化规律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根据系统反馈的数据,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措施,以减少线损,提升线路的运行效果。可以在变压器的进线端安装高压计量箱,将其与大数据系统进行连接,以高压部分作为计量标准,低压计量作为计费标准。在统一管理计量箱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地处理计量装置反馈的信息,提升对线损情况的掌握准确度

[3]

2.5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想要提升电网的无功补偿,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例如提升系统功率因数、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电压质量、降低电网功率损耗等等。在实施过程中要遵照“就地平衡、分级补偿、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的基本原则来进行,采取分散补偿的方式同时将降损和调压进行充分融合。另外,在进行电网合理规划布局方面,一定要将“安全、高效、优质、可靠”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要增强负荷的预测,坚持“容量尽可能小,合理分布密布点”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合理进行线路的规划以及导线截面半径的选择,要一定程度增设新变电站,实施必要的电网改造升级,以此来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2.6偷电问题解决措施

偷电问题导致的异常与偷电现象的具体情况紧密相关。通过归纳分析可知偷电问题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电表改造导致剂量准确性不足;第二,计量装置的设置区域合理性不足,导致窃电线路绕过计量装置获取电力资源;第三,接线和二次回路的改造导致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对线损异常的具体线路和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施压施流气压电流平衡性不足等多种问题,进行监管和控制。同时,真实的数据信息也能够在进一步的问题解决和问题追责中发挥作用。在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还应当结合窃电问题的电流电压指标,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的针对性关注和控制达到杜绝相关问题的效果[4]

结束语

窃电行为不但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更直接危害到公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目前大数据时代让众多隐藏在灰色面的数字无所遁形,哪怕是在电力行业所经由的生产和调度等过程中,都会产生极其庞大的数据,并且还在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在装表接电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反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岩,袁瑞铭,郑思达,等.应用DBN深度学习算法的电能计量反窃电技术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1,40(4):151-155.

[2] 武超飞,孙冲,刘厦,等.基于改进FCM聚类的窃电行为检测[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21,36(6):164-170.

[3] 敬勇,刘克恒,何小浪,等.基于载波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反窃电取证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40(5):87-91.

[4] 陈向群,肖湘奇,黄瑞,等.配电网窃电检测与预防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4):56-66.

[5] 杜章华,苏盛,刘正谊,等.基于生产经营状态识别的低误报率窃电检测二次筛查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2):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