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化学习有效方法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化学习有效方法实践

田金菊

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小学 433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界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从创新能力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积累基础知识、发展语文思维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主,立足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本文从小组合作化学习出发,论述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引言:小学低年级是整个学习阶段最基础的部分,对之后人生发展方向具有导向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重在养成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思维。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性人才需求的提高,也为教师教学带来更多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前了解本班学生发展特点,调查学生喜欢的事物和喜欢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兴趣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由内而外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多方面,主要有语文阅读能力、语文写作能力、语文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是实施语文素质教学最关键的阶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文字书写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兴趣课堂,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创新教学的策略

1.1注重情感教学,丰富情感认知

汉语言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语文并不在于一朝一夕,在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语文涵养,塑造人文情怀。小学生语文教学首先要将情感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情感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富有故事性的教学,不喜欢带有说明和议论性质的阅读模式,富有情感性、富有故事性的文本,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情感教学出发,注重故事性,人文性和启发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学校要做好家校共育,学生回到家中也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学生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教导下,逐渐养成学习习惯,塑造人文情感。语文这门课程本就充满了感情色彩,不是机械化的语文教学,将情感融入学生学习,能培养学生情商,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利于更好地融入社会。

   1.2立足于实际生活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充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脱于实际生活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不着天际,不明白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更无法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本身,了解学生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进而明确不同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将心比心这一道德观念,想要受到他人尊重,首先自己就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实际生活中,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他人,自己想要得到某方面利益,不能以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教师通过对本篇文章的讲解,以小见大,从课文出发,再到立足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语文本就是自由开放的学科,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刻板的认知,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正确的行为感化他人,完善自己。

1.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课堂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在教学方法上更喜欢直观的呈现教育内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兼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的体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仍处于前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合理利用教育技术,学生不用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软件直观的呈现学生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会运用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实际,通过真实情境来展现语文课堂,直观教学法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的原则

2.1把握主体,活跃思维

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在上课时要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大脑灵活性。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教师通过学生回答或学生提问,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和情感态度,以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2.2小组合作,创新进步

小组合作探究是现如今运用最多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互相交流想法交换思考角度,进而丰富思考模式。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丰富情感认知,查漏补缺,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吸取他人意见和看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也能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处理好小组成员关系,也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别人说,学会表达自我想法。

     结束语: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步。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学习,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没有一定的自控力,需要教师发挥督促和引导作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符合当下新时代新的培育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在讨论中思想得到升华,发展语文思维,培养语文素养是当下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师生广大欢迎。

参考文献:

[1]马智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28):44-47.

[2]吕元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2):164-165.

[3]刘蔚蔚.论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与研究[J].知识文库,2022(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