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

彭露

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措施离不开强大的应急监测体系,要更有效的充分发挥应急监测体系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中的功能,就需要加强对应急监测体系的管理工作,以增强检测成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将对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以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管理方法,以提升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服务的效果。

关键词: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

同一般环境污染比较,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的破坏力较强,并具备防治费力、危害范围广和后果严重的危害,所以进行应急环境监测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工作人员要根据安全环境监测情况掌握严重环境污染情况并进行通报,同时有针对性的出台抗污染政策,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为增强处理措施的合理性,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检测结论应当公正、准确。这不仅仅是处理、采取控制措施的依据,还是追究突发型饮用水染污事故主要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应急监测质量管理对改善我国环境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地持续发展,增加了污水排放问题,使得城市饮用水质量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连水源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就以往水环境污染事故而言,一般属于突发性事故,不但危及城市居民的正常供水,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加之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往往存在一定危害性与不确定性,导致突发形式多样且成因复杂,在短时间内难以确定事故来源,从而扩散程度较快加大了处理难度。所以如果出现突发性情况,要及时查找污染源。而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水污染的含量和种类,并有效开展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而且,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增强检测成果的可信度,为追究责任、判断和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保障。所以,不管从处理或是防治角度出发,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1]

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的管理措施

(一)应急监测质量管理

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因为具有出现突然、形式复杂多样、来势凶猛、原因复杂、不易诊断、传播快速、社会影响巨大、经济影响范围广、处理难度极高等特征,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要迅速控制污染数量和程度,进行环境污染事件的紧急处理控制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必须进行紧急监测。鉴于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紧急检测时,除了需要检测单位必须具有一定的紧急检测能力、在污染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监测之外,还需要检测单位在监测活动中采取相应的产品质量措施,严格控制监测产品质量,确保检测结论科学、准确和公正性,向有关决策单位报告及时正确的环境数据。成立应急监测部门组织,明晰职能,是搞好应急监测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应急监测部门各单位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应急监测计划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监控、跟踪检测和监测数据上报。

(二)事前质量管理与人员培训

事前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通过对应急检测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和演习,以进行对应急检测技术和监测仪器装置的全面检测、应急监测仪器装置与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应急监测仪器的长周期检查/校正、应急试品的有效储存等。随着环境污染事件产生的突然性、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国家应急监测的复杂化,要求国家应急监测中心必须拥有综合性高水平的人才。应急检测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样本收集技术、仪器设备运行技术规范、现场测试、安全保护措施、服务质量保证等应急检测工作程序,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类应急监测仪器、尽快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此,还需要做好对应急检测工作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战训练,以及上岗考试,实现持证上岗[2]

(三)实现监测方法的创新

目前国家采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以现场控制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主要表现为不管是监测仪器、作业人员或是环境设施等,均未能充分考虑检测手段的实用性,由此使得水库环境监控与水源环境监控工作效果达到理想效果。通常情形下,实验室监控应用于日常水环境的监控,但针对江河、湖库的监控仅依赖单纯的实验室监控明显不够,所以需要针对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监控手段,包括安徽省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所和试验室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无论是采用一级还是二级运行模式监测人员都必须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理论指导工作,并加强监测仪器的管理与监督。其次,强化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因此进行水污染监测时,采样的污染物必须具备一定特征,并分段对污染区域进行监视性巡查,对于监测结果不合格的水质要成立专治小组,配置专业人员、测试仪器,探讨突发性水污染措施等,保证治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四)采集样品的质量管理措施

样品采集的重要性在应急监测工作中不言而喻。样品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检测工作的质量紧密相连,就算检测仪器再精准、结果再精确,如果检测样品不具备代表性,势必影响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在样品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采样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提高采集样品的质量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定期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布点技术及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样品运输及存放环境等,只有熟练掌握一系列样品采集技术,才能更好的开展质量监测工作。第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监测过程采用何种采样工具、技术标准及监测方案等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管控。同时监测人员还要结合现场的加标样、平行样和空白样对采样的质量进行控制。第三,要详细记录采集过程及处理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积极应用监测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急监测系统进入新阶段。应急监控信息系统不但具备全球定位功能,还做到了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整合。所以,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引入应急监测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提升监控水平和效果。目前应急监测网络系统主要分为通信、地理信息和定位系统。其中通讯系统解决了传统信息闭塞、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它能够实时监测信息更新,实现信息共享、上传、下载等;而地理信息系统对提高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重要帮助,不仅能够快速分析、整合信息,还能够将处理结果以图像、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内容更具体、直观化;而全球定位系统能够锁定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并且根据污染程度预测扩散的面积,从而提高监测的有效性。为快速找出污染源、解决突发性水污染问题提供帮助。

(四)编制应急检测报告的质量管理措施

应急检测报告是监测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质量把控的最后一关,因此要严格执行应急检测报告的三级审核制度,确保监测记录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同时监测记录是编制应急检测报告的重要依据,因此监测记录不容马虎。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仪器名称、分析方法、监测断面、日期及监测结果等。除此之外,要认真审核、校对应急检测报告,分析数据的合理性、真实性,并结合应用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签字管理,真正做到层层管理把好质量关。比如审核员签字、分析员签字、上级领导签字等。最后,监测过程、处理期间所获得的声像资料、数据要整理妥当归档。

结语:总之,做好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对提升我国环保工作成效具有深远意义。尤其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监测人员必须注重自身监测水平、职业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监测过程中切实做好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环保事业新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春月,李莉,马诗淇,翟永杰,周静逸,陈徐彬.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J].能源与环境,2022(01):93-94.

[2]杨慧慧,谢红玉,赵丁,苏智,贾滨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体系建设综述[J].环境监控与预警,2022,14(0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