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与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与建设探讨

孙淑馨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5

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各地成效明显。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改革加强地区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指导。为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规划衔接与建设实施,本文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要求、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农房建设等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各层级规划衔接,并通过实施主体研究加强构建多方协助机制,从科学规划到多方参与逐步建成具有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特色产业突出的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美丽乡村;多方参与

1.引言

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各部门推动下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各地区广泛有序开展,在多方参与下成效明显。2014年、2017年、2019年,国家民委先后开展了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工作,海南省的23个村寨被命名挂牌。2019年,海南开展首批“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选工作,13个市县25个村寨被命名挂牌。三亚市中廖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也是三亚市第一个五星级美丽乡村。在海南通过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新发展产业、增加群众致富、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特色文化等多角度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融合少数民族智慧、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空间聚落,是民族地区乡村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借由三亚及海南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的视角,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要求到规划体系衔接,再到如何在实践中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行研究探讨。

2.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建设要求

2012年12月,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该纲要确立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扶持对象和发展目标。明确了重点扶持对象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低于30%、总户数不低于50户、特色民居不低于50%的村寨。重点扶持村寨同时须具有较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较高的文化保护价值,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一定的工作基础,地方政府和村民的积极性较高。并提出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高,村寨风貌、特色民居得到合理保护,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的保护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五大任务。从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角度要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应从自身优势出发,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新农村等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的各专项规划相衔接。

以《三亚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5 年)》为例,在全市少数民族村范围内,按照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分批次、分级别规划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资源优势突出的村寨,带动周边村寨,形成联动发展。规划梳理三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口、经济、旅游、文化、特色民居、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现状情况,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自贸港建设等背景衔接三亚乡村相关专项规划,确定三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目标和布局。重点从村寨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引导、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特色产业发展指引、特色民族保护和改造、民族团结进步五大方面推进三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2]

3.科学规划,统筹协调

3.1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衔接

2019年5月23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构建了“五级三类”规划体系,即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五级和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同年5月29日,自然资源部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第一,编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体系。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对象,在市域或各区范围内梳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人口、经济、文化等资源特点,明确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村寨,分级分类引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

第二,“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建设的法定规划保障。村庄规划是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发、保护、建设的法定依据。村庄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村庄规划主要任务中统筹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农村住房布局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统筹产业发展空间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空间保障;统筹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就是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对各类建设风貌的引导,保护好村寨特色风貌,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风貌保护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可在村庄规划中协调保障。因此,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应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的统筹指导,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重要保护和传承内容纳入村寨规划的编制中。

3.2统筹纳入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指引

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是海南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导向下,海南打造一批乡村人居环境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海南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和自贸港乡村建设的新亮点。海南先后出台《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等相关标准统筹指导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依托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点和优势。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管理5个方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3]。美丽乡村规划在村庄布局、基础设施、村民住宅、建筑风貌、村容环境整洁、产业发展、物质文化保护挖掘、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均提出建设要求。在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方面民居方面,《标准》强调民居的建筑风格应注重与自然环境、村落整体风貌协调,具有本地乡土(民族)建筑特色或具有独特的时代建筑风格。特色居民建筑占村落建筑比例应大于等于80%。在产业方面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产业优势,《标准》引导创新产业模式,推行“一村一品”,培育特色村、专业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全面致富。在挖潜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标准》通过挖掘古村民俗、保护地名文化、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村规民约等,修建绿色长廊、乡土展示屋、生态文化墙等优秀文化传播载体。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纳入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从建设规划开始就从村庄布局、村容村貌、民居、产业等方面全方位的突出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

3.3推动乡村项目与农房体现民族化

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在乡村产业项目上,应优先考虑挖掘本土民族文化,突出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企业投资项目,也应强调体现本土村庄的特色。二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农房报建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重点就是民居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民居除了符合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绿色节能的要求,还应突出本地村庄的民族特色。以《海南省农房报建图集》为例,海南少数民族以黎族苗族为主,图集中推荐的黎苗风格11种样式,从屋顶、门窗、外墙、栏杆、材质等不同的方面凸显民族特色。在民族地区乡村的项目建设上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体现民族特色化,从单一到整体逐步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整体民族特色氛围。

4.部门协作,多方参与

4.1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合力推进工作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是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是民族事务部门的主要责任工作,同时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水务、旅文、乡村振兴等部门工作。乡村工作涉及部门众多,乡村建设的行动因政策要求、部门落实力度不同建设重点也不同。需要构建长效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合力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振兴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鼓励、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共建共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4.2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协同

整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资源,多部门集中资金资源重点发展[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管部门是民族事务部门,美丽乡村建设的主管部门是住建部门。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相融合,重点在政府投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强投入。对于地理位置较好、资源禀赋优越、特色产业突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要求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多部门合力、多资金扶持的重点建设村庄。以三亚市为例,2022年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中11个示范村,3个村寨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标建设的村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逐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落实。

5.结论

    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在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房建设等各层级规划建设工作中逐一落实,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结合村寨自然资源禀赋,在生产生活环境,特色产业,特色民居,民族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体系中。并通过多部门多方协作参与确保资金、资源能够有效统一扶持到重点村寨,逐步建成具有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特色产业突出的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纲要[N].国家民委网站,2012(12):1-2

[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N].自然资办发〔2019〕35号.自然资源部,2019(05):1-2

[3]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N].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建筑设计院,2016(10)

[4] 郭献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浙江实践[N].丽水学院学报,2019(4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