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张金玲

上海同大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摘要:绿色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产物。现代公共建筑设计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建筑的实际需求,还要有效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正好符合这一点,可以保证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公共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公共建筑设计;app应用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如旅游、商业、办公、通讯、交通等。,也发展迅速。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并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得到大力应用[1],实现了建筑规划建设中的节能降耗,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的融合。那么,如何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呢?下面是基于实际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简称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即通过创造性的结构和使用设计,使整个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节约,从而降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控制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目前,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绿色建筑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能源、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2],加强使用者的健康保护,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2)设计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呼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将生态意识与建筑设计的运用相结合,切实贯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确保人、建筑、自然融为一体。

2.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保护原则是指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要求建筑行业根据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污染超标等具体情况,将环境保护理念与建筑设计合理融合,实现生态平衡和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协调原则

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城市建筑与生态、任何建筑的关系上。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需要关注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筑之间的矛盾,综合控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从而在整个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应选择环保性高、性价比强的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达到规划与建设的协调统一。

二、在公共建筑设计中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意义

(1)可以降低能耗,缓解资源紧张。

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缓解国内能源供需的不平衡,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二)保证项目实施,提高经济效益。

无论哪种公共建筑在社会环境中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都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关。所以这一点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在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时,应综合分析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然后选择最符合社会环境发展的项目方案,使项目有序推进,提高公共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4]。

第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实施

(1)优先选用节能环保材料是建筑工程顺利发展的基础。在公共建筑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材料的投入成本约占建筑总成本的70%。材料节约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促进建设项目的施工利润。因此,在公共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方面,公共绿色建筑设计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无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真正达到低挥发性、无放射性物质、低活性的要求。此外,公共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使用的绝缘物质和粘合剂应无污染[5],以确保人们的幸福感和舒适度得到增强。

另一方面,公共绿色建筑设计中选用的建筑材料要节能环保,因为如果公共建筑属于大型商场等场所,空调等设备的使用会产生相当高的成本,所以在设计中要选用节能材料,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同时,要根据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为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创造条件,进而合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比如在设计公共绿色建筑时,可以选择光伏玻璃,在保证正常采光的情况下,用双层幕墙形成光伏幕墙,使建筑可以自行发电[6]。此外,可以安装太阳能空气收集器来照亮地下室,从而减少电力消耗。如贵州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要求,优化T3航站楼,实现了集节能、科技、环保于一体的公共“绿色机场”的打造。

(二)绿色建筑的外部设计

1.建筑型式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外观是密切相关的,要想充分展示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就要将建筑本身的功能布局和外观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对于一些形状比较方正的建筑,要控制好表面积,这样可以在冬季提高室温,达到防寒保暖的效果。但单纯控制建筑的造型,可能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设计的作品创意不够,所以整体采光能力较低。因此,需要结合风向、场地环境、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满足建筑形式设计要求。

2.形状系数

建筑的体型系数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指出,气候相对寒冷地区的建筑体形数应控制在0.4以下,充分显示了体形系数的关键。建筑体积要以外部面积来衡量。外部面积越大,能量损失越大,反之亦然。在设计阶段,应充分控制建筑的外部面积,减少建筑外部的凹坑和不规则立面,使建筑的整体造型更加简洁,实现建筑规划设计的节能降耗。

3.屋顶的墙窗比和透明面积比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一般门窗、屋顶透明材料,传热都非常高,所以隔热效果比较差。原因是建筑窗户和屋顶的透明面积大,空调和供暖的能耗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夏季,阳光照射时,太阳光线的紫外线辐射会通过屋顶的透明部分直接照射到室内,使室内温度更高,需要更多的制冷,从而消耗大量的空调能耗[7]。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中,需要控制建筑窗户和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在满足美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舒适性和节能性,并根据相关要求明确墙窗比和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同时,公共建筑立面不能选择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透明材料,但确需设计玻璃质感的立面,应选择不透明玻璃幕墙,以达到节能美观的效果。

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严禁侵占和浪费土地资源。科学的规划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节约。比如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可以用环保砖代替传统的粘土砖。

(3)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

1.声学环境设计

声环境设计也是公共绿色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科学规划室内环境功能区,选择隔声窗控制噪声污染,在远离噪声源的地方设置休息室。

2.通风和照明设计

公共建筑的通风采光设计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所以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建筑的通风采光,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尽量依托自然环境,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更有助于空气净化,也可以解决室内热环境问题,让人感觉更舒适;其次,照明尽量采用自然光,因为自然光是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非常流行的照明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人工照明带来的能耗,减少灯具加热带来的空调能耗,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朝向,以获得最佳的采光条件。因为一些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剧院等。)在采光要求上不是特别苛刻,这样的建筑设计都是面向可选的北方;但是,对照明要求高的公共建筑(图书馆、服务建筑、文化中心等。)应选择南侧,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3.门窗系统设计

门窗是建筑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根据公共建筑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门窗,更有利于节能降耗。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选择门窗材料。现在市场上已经销售了很多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新型门窗。①根据节能门窗材料的种类进行总结,包括钢塑整体挤压节能门窗、铝合金保温节能门窗、UPVC塑料型材节能门窗等。②总结节能门窗的种类,包括镀膜玻璃节能门窗、中空玻璃节能门窗、高强度低辐射防火玻璃节能门窗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

其次,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合理设计自然通风窗。窗户设计最好选择厚度为6mm,中控层为12mm的双层玻璃,窗户传热系统的系数应为

2.7W/m2 K .据资料显示,当窗户传热系数在3.5 W/m2k以下时,用户满意度较高。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研究,百叶窗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确定进排气百叶窗的迎面风速(表1)。这将使公共建筑的整体美感更强,防止季节影响造成的建筑热量损失,也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

四结论

绿色建筑设计是近两年建筑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优先,依靠现代技术和工艺,努力实现建筑施工的高效、低耗、环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绿色建筑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绿色建筑在建筑领域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索,总结出更合理的应用策略,共同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为大众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学桐,徐睿铌.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被动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3):74-75.

[2]刘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25-27.

[3]金禾,张楠.现代绿色建筑的环保设计——评《中国绿色建筑2021》[J].环境工程,2021(8):234.

[4]王潇.绿色建筑理念在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