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4
/ 2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措施

李丽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017000

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内部的重要科室,主要承担着医疗器械与临床用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等任务,科室工作环境通常伴随着各种污染物品、消毒杀菌剂、高温和机械噪音。这些因素不仅会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也会严重干扰护士的心理情绪,甚至影响该科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基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和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个人防护措施,既能够增强该科室护士的工作安全性,也可以有效改善护士的身心状态,令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服务质量随之提高。本文详细探讨了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措施,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士;个人防护措施

引言:职业暴露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一大原因,也是降低护士日常工作效率的重要根源。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职业暴露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致使该科室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干扰。如何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现已成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改善该科室护士身心状况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结合该科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危害因素,浅谈一下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措施。

一、消毒供应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危害因素

1.生物性因素。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各种医疗物品进行去污、清洗、消毒、灭菌和运送。患者因病症问题常常会在医疗物品表面留下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和结核杆菌等病原菌,而消毒供应室护士整日与这些医疗物品相接触,极容易沾染经血液传播的病毒,令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所处理的医疗物品表面除了会存在这些病原菌,也会遗留下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甚至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分泌物。这些污染物也会经空气传播至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体内,对其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当污染物品数量过多时,会进一步增大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甚至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令医疗物品的处理质量也大打折扣。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消毒供应室护士接触被污染的血液,乙肝感染率最高可达40%,丙肝感染率在3%-10%之间,艾滋病为0.2%-0.5%。由此可见,生物性因素是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的一大重点,也是预防职业暴露事件的主要方向[1]

2.化学性因素。与生物性因素相比,危害消毒供应室护士人身安全的化学性因素更为明显。常见的化学性危害因素,主要为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等化学制品。虽然这些化学制品能够在消毒杀菌工作中发挥出较为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在应用期间散发出浓烈的刺鼻气味,致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一旦吸入肺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诱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和支气管炎,令该科室护士的心理情绪和工作状态也变得非常低沉。而且,这些化学制品通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等多部位损伤,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造成极大的疼痛感,让其工作效率也显著下降,使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质量受到非常明显的干扰[2]

3.物理性因素。危害消毒供应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除了生物性因素和化学性因素,还有物理性因素。而物理性因素的产生根源通常与消毒供应室的各个工作环节密切相关,其防护措施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常用灭菌设备,虽然能够在器械灭菌工作中发挥出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95db左右的噪音,严重影响该科室护士的心理情绪。而且,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时间处于该数值的噪音环境中,极容易出现听力减退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产生疲劳、烦躁、头痛的现象,对该科室护士的身体状况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令其日常工作效率也大幅度下降。若在夏季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还会因周围环境气温过高导致设备产热量大,进而导致设备散热慢,致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中暑和烫伤的情况,令消毒供应室护士的工作体验明显降低,让医院消毒供应室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也难以有序进行[3]。紫外线灯也是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常用灭菌设备,护士进行灭菌处理时应将眼睛与皮肤远离该设备的照射范围。一旦护士眼睛或皮肤暴露于紫外线灯的照射区域内,则会导致皮肤灼伤、红斑、过敏或紫外线眼炎等病症,令护士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让其心理情绪也受到非常明显的干扰。而且,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时间吸入紫外线灯照射所产生的臭氧,也会增加气急、胸闷和肺水肿的发生概率,使护士的呼吸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对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效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护士在制作或包装敷料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进而对消毒供应室的空气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倘若护士长时间吸入这些粉尘,则会引起黏膜水肿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皮肤癌的情况,对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个人防护措施

1.生物性因素。规范执行操作流程是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的一大方向,也是提高该科室整体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消毒供应室护士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每一个操作环节,同时利用化学消毒液充分浸泡污染物品,快速有效地完成消毒、清洗、灭菌等工作程序。并在操作期间科学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具,优先处理锐利器械,以此防止生物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对护士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如果消毒供应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手部皮肤被锐器损伤,则应立即挤出受伤处血液,紧接着利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待冲洗完毕后再利用消毒液与纱布进行灭菌包扎,将锐器损伤造成的身体损害降至最低,令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身心状况尽快改善。而且,当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完毕上述补救措施后,还应通过登记职业暴露记录、注射疫苗、针对性检查和专家咨询等措施,总结分析此次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优化方向,以此为后续的防护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参考,促进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不断提升,令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服务质量也逐渐改善。

2.化学性因素。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不断加强该科室护士在化学消毒剂使用性能、作用功效、应用浓度和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并向其详细讲解化学消毒剂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指导护士在取用化学消毒剂时科学佩戴口罩、眼镜和手套等物品,有效避免护士皮肤触碰到化学消毒剂,使其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如果消毒供应室护士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慎将化学消毒液溅入眼睛或皮肤,则应在第一时间内利用清水对溅入位置进行反复冲洗,以此减轻化学消毒剂对护士身体造成的伤害,令护士的身心状况尽快恢复正常,促进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序进行。

3.物理性因素。消毒供应室护士在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前,应先具备该项设备的操作许可证,且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流程。消毒供应室护士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还应严格履行各个操作程序,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确保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整体使用性能保持稳定,有效避免各种故障问题和操作事故的发生,让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处于正常范围内,令其在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通过为护士配备防噪音耳塞和防护手套,也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噪音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毒供应室护士的日常工作有序进行。而护士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时,应严格控制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避免眼睛和皮肤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的照射区域内。并在照射完毕后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环境的空气新鲜,令消毒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安全性得以提高。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在处理敷料时佩戴口罩,尽可能地减小动作幅度,以此降低粉尘对护士眼睛及呼吸道的损伤程度,促进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护士通过佩戴口罩、防护眼镜、防护耳塞、手套和防护衣,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对自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并通过规范执行操作流程和时刻保持自我防护意识,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人防护能力,有效避免各种职业暴露事件,保障消毒供应室工作任务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庄美云.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87-187.

[2]白静.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0:179-180.

[3]罗宁芳.优质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128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