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循环”特色培养下课程的深层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切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三循环”特色培养下课程的深层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切入

吴小花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昆山,215311

摘要: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已实行了几年,在实施过程中,教学任务线的老师们不断的研究、改变,以适应学生和行业发展的变化。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切入点,做了一些策略研究。

关键词:工学交替 机电一体化 案例式教材

一: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它的特点是交错安排课堂教学和学生上岗实习。其一,工学交替不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简单交错,而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在校内凸显教学的“生产性”,在校外凸显实践的“教学性”; 其二,传统的教学目标一般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工学交替则力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工学交替模式下,我校大胆创新三循环递进式培养模式,将原有的一学年改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学期,学生在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第一学年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其中一学期去企业完成认知实习;第二学年完成专业课学习并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部分考证,其中一学期去企业完成技能型实习;第三学年,他们完成专业课学习后直接走向企业,与企业完全对接,正式走上职业岗位,完成就业性实习。

随着制造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原先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已经有所变化,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时带着我们传授的知识去,既是对他们的检验也是对我们的检验,我们教学的知识在企业里有最直观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学的老师也经历了适应、改变、创新等。但是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我们既要满足学生教学内容量,也要满足学生在企业所需,还要面临不断变化的知识,所以如何深入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更有必要。作为新环境下专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教学方向的改变不是闭门造车,要有实际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且要有团队去论证,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的所需,了解行业技术的转变和目前的现状。所以这项研究对于如何深层学习和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发现的问题:

针对工学交替模式的效果,我们对企业和学生进行了跟踪调研,主要以18级和19级部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对理论课的教学在校时认真学习,但是在企业使用过程中不会灵活运用。他们只是机械的接受了,缺乏理解和使用。

2、部分同学在工学交替中,带着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到企业中实践,但是发现了理论与企业实际所需的差距,之后再回到学校时会否定学校的教学,从心底抵触学习。

3、部分同学在企业信心不足,觉得企业里所用的

三、“学生主导”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机械设计基础》课为切入点,

1、案例式教材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机械专业的很多教材已经成型,且使用多年,但很多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做作业或练习。我们民办大专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低,他们更愿意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消化他们的疑问,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专业知识。为此今年我们专业在集团和院领导的主持下,我们进行了案例式教材改革。新的教材采用活页工作页式,内容以案例式,用情景导入的方式,例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螺旋结构的学习时,案例情景描述为“某车间需要用到一种专用螺旋千斤顶,小王接受了这一项目,那么他该如何完成千斤顶的螺旋结构部分的设计呢?”,学生在读到这一句话时,很直观清晰的印入脑海里,接下来他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在企业里或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螺旋结构设计部分。简单直白且实用。在具体的内容编写中,相关知识既是理论知识,实训过程中有任务要求,如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千斤顶,最大起重量为40kN,最大起重高度为180mm,采用单头梯形螺纹,螺旋应有自锁性。2.设计要求:(1)(2)(3)(4)(5)等。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概括强,目的性明显,学生在做这个实训时就可以很快的将相关理论知识有条理的融入到本次案例实训中。

在实训过程中,有采用了多步骤顺序完成,如步骤1:千斤顶各部分零件工艺分析和结构设计;步骤2:选择螺杆、螺母材料和许用参数。步骤3:计算耐磨性,设计螺旋副尺寸。每个步骤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查手册、计算、设计,切这些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参数和设计形状结构等,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的案例式教材,很多的内容实用性强,我们的学生进去企业后他们在学校里感受过、学习过条理性的设计过程,他们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潜意识,这是我们这次案例式教改的一个特色。

2、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的改变。

在调研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向企业的高工和其他院校的科研老师请教,高工和老师们建议现在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现状的机械不在是纯机械,很多实际的生产加工都是机电结合,机械结构和装配也多采用标准件和模拟仿真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例如液压,自动化,当然这些对我们老师要求也高,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内容设计,我们老师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学习。 在教学时,我们倾向于产品或零件的检测方面的知识或实际的应用,毕竟我们的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习期,很难有机会直接跟进项目。                                                                                                                                                                                                                                                                                                                                                                                                                                                                                                                                                                                                                                                                                                                                                                                                                                                                                                                                                                                                                                                                                                                                                                                                                                                                                                                                                                                                                                                                                                                                                                                                                                                                                                                                                                                                                                                                                                                                                                                                                                                                                                                                                                                                                                                                                                                                                                                                                                                                                                                                                                                                                                                                                                                                                                                                                                                                     

3、重标准,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在很多的企业生产模式多有组装,产品也也多采用标准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这方面,让他们多学习标准件,并将国标灵活运用,会查标准会、使用标准。在产品结构或装配中了解标准件的应用,这样在大三的实习工作中他们能很快做到跟进项目。这点在18级和19级学生中得到了很多的验证,他们很多同学毕业实习时在实习单位已经跟项目,独立做项目了。

4、重观念,输入企业文化

以前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我们主要的是进行课程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企业文化的融入,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企业的认同和融入需要一个心里过程,在我们进行研究后,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就融入企业的一些知识,教会学生要很快融入企业。在我们跟踪调查的学生中,我们发现那些积极融入企业,乐观向上而不是有抵触心里的学生更受欢迎,专业进步也很快。

四、结语

三循环特色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的教学研究的是动态的,过程灵活,受行业和技术发展及市场的影响,遇到的事情也可能多变、复杂,需要在“探索—实践—研究—再探索—再实践—再研究改进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时间越久,积累的经验和素材越多,对我们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制造类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刘铁军.  现代企业教育. 2013(24)

[2]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詹勇虎.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5)

[3] 基于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探索与实践[J]. 宋和康,徐琴琴.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5) [4]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J]. 俞慧刚,徐公芳,陈旭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5] 基于“工学交替”模式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 宋义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02)

[6]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区域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 关海宁,刁小琴,李杨.  农产品加工. 2018(17)

作者简介:吴小花(—),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基金课题:2021年度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三循环”特色培养下课程的深层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切入》(编号:2021ST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