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压力容器检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宋扬

370602199010045537

摘要:压力容器是化工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压力容器的缺陷与问题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与可靠性。但这一检验过程同样包含着较高的危险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文章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危险源识别控制

引言

由于压力容器在检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检测期间,有关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进行安全检查。然而,尽管人们对危险源的认识比较全面,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危险源。如果不能切实地实施这些措施,那么,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1检验的意义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工业领域特别是在化学领域得到了应用。与其他常规容器相比,压力容器的应用往往起到了特别的作用。在每年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上,压力容器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安全、特别是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压力容器的检查具有如下的正面作用。

1.1对企业的安全运营的有效保障

在我们的特殊设备检测领域,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员进行压力容器的检测,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安全隐患如裂纹、壁厚变薄、材料裂化等,都被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压力容器检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1.2提高化学过程的效率

研究人员特别是化工过程设计人员,经常会不定时对化工厂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检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而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否符合化工生产工艺的要求。通过对压力容器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化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为科研工作者改善容器选材和调整化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2压力容器危险源的产生原因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压力容器设备一经部署便很少会进行大的移动或调整,且压力设备需要进行长时间连续的工作,这些都会增加压力容器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现阶段,危险源的产生主要受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内在因素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指可能会导致压力容器设备漏电或爆炸等现象发生的电磁辐射;人为因素主要指由于人工操作不规范引起安全事故,该类事故主要出现在压力容器设备的检验与检修过程之中;设备内在因素则主要指压力容器设备的自身缺陷,如强度或硬度不达标、压力容器腐蚀等,这与容器本身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危险源检查检验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围绕以上三个影响因素开展工作,既要避免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又要积极预防环境影响及设备自身情况带来的安全隐患。

3压力容器的检验内容

合理、高效的检测项目是检测安全风险的关键。压力容器检验通常是依据压力容器的材质、压力、温度、介质等参数来判断其损坏类型,然后通过对其运行状况、维修改造情况、往年检验情况等进行分析,从而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查内容包括资料检查、宏观检查、表面检查、埋藏缺陷检测等.

对裂纹、壁厚减薄、材料裂化等安全隐患的处理进行有效的处理,也是对压力容器的检查工作的重点。安全隐患的处理通常是由使用单位承担,但在国家法律和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安全隐患处置完毕后,检验员有责任对其进行复查。这很容易导致工作的脱节,一些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或者疏忽,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4相关危险源分析

在压力容器检测中,识别和防治各种危害因素是必需的,也是检测人员必需具备的专业素质。下面是对压力容器检查的危险来源的分析。

4.1高处跌落

在压力容器的检测中,许多检测项目都与高空作业有关。因集装箱使用单位在高空作业时,因其结构、刚度、强度等未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因检查人员疏忽,造成检查时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

4.2危险的材料

一些压力容器在使用中会产生或产生大量的危险物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腐蚀性化学物品和易于发生爆炸或窒息的物品。在检测之前,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对这些物质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但仍然会残留一些危险物质。在检测时,因温度、抛光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附着在压力容器内的危险物质在检测时受到危害,从而危及检测人员的健康。

4.3触电事件

在检查中,安全地使用电器是必要的技术。在压力容器的检查中,一般都会采用24 V以下的电压进行测试。在压力容器中导入的电缆有可能出现绝缘破裂或不可靠的接地,从而引起电击事故。

4.4辐射伤害

与自然条件下的电离辐射不同,X射线检查是一种具有高穿透性的高强度电离辐射,而高剂量 X射线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X光安全保护是压力容器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5机械损伤

在检测中,压力容器的旋转部分是造成机械损伤的重要原因。检查之前,操作人员要将旋转元件固定牢固,并将其锁定,有动力的旋转元件,与电源开关进行物理隔离。

4.6物体打击

压力容器的检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变化的环境,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交叉作业。从高空坠落物所致的撞击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受伤方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来源。

5相关措施分析

5.1强化危险源辨识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是检验人员识别危险源的必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压力容器企业更多地重视维修单位的安全教育,而检测机构则更重视提高检测能力,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危险源识别能力,是一个需要引起全行业重视的问题。

5.2加强对危险来源的信息交流

在日常的压力容器检查中,建立了一个特殊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的检查和控制。但是在现阶段,由于检测任务繁杂,风险信息的反馈和分享通常仅限于检测团队,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信息的反馈,则依赖于检测人员的责任心。若相关的反馈与分享机制能被制度化地加以完善和强化,那么在日常的压力容器探测中,其风险源的反馈将会更为精确。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在检测时对压力容器造成的危害。

5.3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控制的水平取决于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在检测过程中,除了从高空坠落以外,大部分的危险源都能采取物理隔离的方法来控制。例如,可以用组分析来判断危险材料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检测导线的绝缘性,设置漏电防护装置以避免触电,增加防护装置,避免电离辐射,固定旋转构件避免机械损伤,减少交叉作业,设置防护网,避免被击中。在高空中悬挂安全绳、安全带可以降低危险的发生。同时,在进行工作之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各项防控措施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增强控制能力,降低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在压力容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十分重要。它能够极大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保障。压力容器作为特种生产设备,其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得到广泛重视,且需要实时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检查与检验。通过有效提高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水平可以保障压力容器的性能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岳礼.压力容器检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J].内燃机工程,2022,43(04):109.

[2]杨圣轩.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研究[J].清洗世界,2021,37(04):22-24.

[3]梅兆池.探析压力容器检验安全风险与防范路径[J].新型工业化,2020,10(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