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背景下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实践方法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自然资源背景下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实践方法优化

李艳

湖北省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省利川市,445400

摘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基础性工作。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统一框架下,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应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需求,与国土调查数据进行深入融合,才能发挥成果支撑作用。从具体作业实践角度提出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环节,基于实践分析总结工作开展中的资源投入、质量把控和技术结构上的不足,提出需要优化任务管理和业务模式统筹的必要性。

关键词:自然资源背景;国土调查;国情监测

引言

地理国情是构成我国基本国情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其不仅涵盖了地表自然与人文地理两大要素,还包含了社会经济信息的地理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部联系。其中,基础性地理国情及专题性地理国情作为两项至关重要的监测内容,是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关注内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调查、常规监测以及重要的专题监测均由测绘地理信息队伍承担并完成,测绘地理信息队伍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对各项工作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以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1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基本流程

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是以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为基本单位,充分利用已有国土调查成果、已登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山林权属调查成果、专项调查、管理管制等成果资料,采用以内业采集和信息提取分析为主、实地补充调查为辅的方式,划定登记单元,全面查清自然资源权属状况、自然状况及公共管制情况,关联不动产登记信息、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等特殊保护信息、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信息以及矿业权信息等内容,形成初步成果;由县(市、区)政府组织,对初步调查成果中的登记单元界线、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及关联信息等情况进行核实。对调查成果经进一步核实仍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或者存在争议的,开展实地补充调查,并进行权属争议调处。经调处,权属争议仍无法解决的,划分权属争议区。将调查核实和实地补充调查形成的调查成果,按照统一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整理上图,并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数据库。自然资源地籍调查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权属状况,包括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权属状况、界址,登记单元内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相关不动产权利及许可等信息;二是自然状况,包括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以及数量、质量等自然状况;三是公共管制状况,包括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内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途、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等管制要求及其他特殊保护规定等相关公共管制要求。

2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的建设目标

作为一项基础性、常态化的基本国情调查工作,地理国情监测应当坚决贯彻落实监测全面化的要求,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监测效率,共建共享必要资源以及强化监督工作。要想搭建科学、合理且全面的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架构,就要推动这项工作的法治化进程,明确工作职责与规划,并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之所以将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实际上就是为了通过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统计与分析的成果全方位地体现并且反映动态变化中的我国地理国情,从而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深刻揭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人口等各个因素内部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变化规律,进而满足我国在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宏观国策上的合理诉求。将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将在极大程度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理理论信息支持。

3自然资源背景下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实践方法优化

3.1任务管理体系优化

管理体系优化将是核心工作,作业队伍优化、成果质量把控及数据安全保障方面是重点。与此同时,业务层面作为管理的最直接抓手,将各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之间的关系有效梳理和分解尤为重要。队伍优化方面,完善作业队伍结构、明确相关职责将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以有效消除在服务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技术人员潮汐作业的现象,将成果质量每一步都夯实。2020年度变更调查和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我们采取了明确县级工程主持人、分别配备相应数量的作业员、强化各环节培训等措施,虽有不足,但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质量管理方面,进一步把握质量因素的主要矛盾点,梳理提高质量的关键点,优化加强质量管理,可系统性地对地方政府、组织单位、作业单位提出质量管理要求,针对性地出台相应质量管理细则,进而直接消除影响质量的因素,使保证质量主线的脉络清晰。

3.2业务模式统筹优化

充分利用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的互补功能,透彻分析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将两者有效对接,降低工作量、提高利用率。进行业务脉络分析,从业务技术特点来看,国土调查和地理国情监测两者都是依据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而细化出的不同指标进行作业,都是围绕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数据上图,其认定的如耕地、园地、林地等均存在共性。那么可以将每一次上半年的监测数据作为基础性成果,在下一次无论哪种监测更新作业中,通过借助遥感影像和调查照片,辨别半年内图斑是否发生地类变化,基于上半年数据库从内业手段先进行变化分析和地类认定,做到一套变化发现、一个数据基准、形成两套不同指标的作业成果,以某个区县为例,通过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实践提升,在国土调查和地理国情监测中充分分析已有成果数据,对作业效率和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效果。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计算分析能力,以消除使用者对同一区域、同一地块表现出不同的地类或数据的疑虑,提升数据利用价值与交叉引用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快速响应,进行高效地统计分析,将各类数据的特点快速直观地体现出来,便于使用者与决策者在宏观上有较为清晰和直观的认知,因此加强科技创新,针对重点环节优化计算方法,为快速计算统计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不同类别数据特点,进行地图空间可视化展现,达到直观辅助效果。

3.3计算优化内容

成果数据包含几十种地类,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据量,以往计算汇总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梳理数据计算统计中各类数据的计算统计流程、方法、模式与重要环节,形成清晰的技术路线。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结构复杂,其中包含多种逻辑关系,提前将规则进行设置。创新计算方式,加入辅助程序作为辅助工具,以便加快统计计算速度,降低机械式的计算量,提升人员利用效率,解决数据统计的“慢”的问题,进而以最直观的形式,将数据转化成图形,形成各类资源配置分布的图件成果,提升直观可视化效果。

结束语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任务作为测绘地理信息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从具体作业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及早在任务管理体系和业务模式统筹上加强优化和完善,在具体优化中将各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任务有效统筹,将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实践方法进行优化,有助于提升数据挖掘的利用价值和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的综合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葛良胜,夏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业务体系框架[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9):2254~2269.

[2]张凤荣.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系统分类体系[J].中国土地,2019,(4):9~10.

[3]于雪丽.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