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 3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龙星宇,徐珂欣,黄媛园

湖南省保靖县阳朝小学  416500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近年来,语文教育中,阅读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在前段时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这一点再次得以认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1]]“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是学生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已是我们的共识。重视阅读不仅仅是为了遵循课标要求,更是出于对孩子长期发展的深远考虑:阅读是一切知识的获取途径,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手段。在阅读中能够提高审美品位,也能够锻炼理解力、逻辑力等各项思维能力。这对于资源相对匮乏和闭塞的农村小学来说,阅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二、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一般状况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对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卧当小学和保靖县阳朝小学两所情况相似的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来研究课外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在2016年9月13日我们对卧当小学一至六年级每班25名共7个班200名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发现了以下三点问题:1、阅读习惯差: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喜欢读书的学生大约占三分之一。自觉读书的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阅读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阅读时间不足:每天读书的时间也比较短,阅读时间不能保证。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不做批注、圈画记录。在阅读时很随意,有时就是东翻翻西翻翻,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2、学校拥有学生自己的图书室,但是藏书较少、比较老旧、更新频率较低,不太适合现阶段学生的阅读,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3、学生以科普、童话、卡通、历史为主要读物,对以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样式的书比较感兴趣。可见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阅读内容单一。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课题小组展开了培养农村小学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实践研究,在阳朝小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在2022年5月 我们课题小组随机抽取了阳朝小学三到六年级1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05份,其中5份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00份。现将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阅读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良好的读书环境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着重要的意义。

问卷从学校阅读环境和班级阅读环境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

题目设计(阅读环境)

学校为你们提供了哪些阅读场所?(多选

82%(班级图书角)

56%(阅览室)

93%(图书室)

25%(校园内各处的转角书架)

学校阅览室会及时更新订阅新的书刊吗?

95%(是)

5%(不是)

你们学校阅览室的藏书情况如何?

69%(书都比较丰富新颖能满足需要。)

20%(看的书,阅览室不一定有。)

2%(藏书比较旧数量也少。)

7%(没去过,不知道里面的藏书情况)

1%(不对学生开放)

你所在的班级有图书角吗?

88%(有)

12%(没有)

“在学校为你们提供了哪些阅读场所?”这一问题中,82%的学生选择了班级图书角,更有93%的同学选择了学校的图书室。同时有88%的学生回答在班级有图书角。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较高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学校的班级阅读环境和校园阅读环境较好。在“学校阅览室会及时更新订阅新的书刊吗?”的问题中,95%的孩子认为学校阅览室会及时地更新订阅书刊,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学校阅览室的藏书比较丰富,新颖能满足需求。有两成的学生认为阅览室的藏书不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仅仅存在极少数同学表示从没去过阅览室且不知道其藏书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阅览室的藏书情况及图书的更新频率较为了解且满意度较高。

  对于保靖县阳朝小学的学生而言,阅读环境较好,设施较为完善,藏书丰富能满足现阶段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2.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是能体现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的一个重要依据。对此问卷的设计,从阅读的频率以及阅读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查研究。

题目设计(阅读时间)

你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次数

33%(1~2次)

32%(3~4次)

35%(5次以上)

0%(0次)

你是否每天坚持阅读?

47%(是的,每天都阅读)

53%(不是,偶尔有兴趣就看看)

0%(从来不看)

你每次阅读的时间有多长?

28%(20分钟以内)

32%(20~40分钟)

20%(40~1个小时)

20%(1小时以上)

问卷调查显示得出,100%的学生每周都会阅读课外书,近七成的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次数达到了三次以上。其中每周阅读5次以上课外书的比例最高。同时有近半数的小学生表示能坚持每天阅读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次阅读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但仍存在近三成左右的学生阅读时间不超过20分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每周阅读的习惯,更有近半数同学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孩子们的阅读也不再是心血来潮,走马观花,而是转变成了自主的有效的阅读。

总体而言,保靖县阳朝小学的大部分孩子们现已有每周自主阅读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每天自主阅读的习惯,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效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3.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兴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识的动力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阅读兴趣就能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阅读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若没有兴趣阅读,将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题目设计(阅读兴趣)

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35%(非常喜欢)

53%(喜欢)

12%(不太喜欢)

0%(非常不喜欢)

你喜欢看哪种类型的书?(多选)

57%(故事类)

41%(生活常识,科学类)

28%(名人传记类)

22%(诗歌类)

51%(漫画、笑话、脑筋急转弯等)

24%(绘本)

20%(历史类)

看到好的文章和书,你会和其他同学分享吗?

65%(会)

2%(不会)

33%(偶尔会)

你为什么想要阅读课外书?

1%(父母要求)

2%(打发时间)

3%(满足自己的爱好)

61%(增进知识)

27%(学校老师的要求)

3%(提供与同学交流的话题)

0%(获得赞美和奖品)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53%的同学表示喜欢课外阅读,更有35%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课外阅读,仅有12%的人表示不太喜欢课外阅读。从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以故事类、科普类、漫画类为主要读物,更有22%以及28%的人选择了较为深奥的诗歌类、名人传记类、历史类课外读物。“在看到好的文章和书,你会想和其他同学分享吗?”这一题中,65%的同学表示会和同学分享,33%的同学偶尔会分享,仅有2%的同学不会和同学分享。“你为什么想要阅读课外书?”的回答中,七成以上的孩子认为读书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好、增进知识、提供与同学交流的话题,只有近三成的孩子是在父母和学校老师的要求下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阳朝小学的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阅读的方向已经由喜欢浏览比较直观、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逐渐转变为主动阅读较为深奥的自然科学名著、传记类和历史类课外读物。孩子们的课外读物种类已经从内容的单一转向阅读内容多元化和深层次。孩子们对阅读有着较大的分享欲和表达欲且大部分孩子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自主阅读。

4.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习并获得间接知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是把别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

题目设计(阅读方法)

你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主动进行标记?

48%(常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圈勾点画)

30%(偶尔进行圈勾点画)

20%(看看就行了,不做记号)

2%(没有我欣赏的语句或观点)

你是否常备查找工具书?

43%(常备工具书,遇到问题就查工具书)

43%(不常备工具书,但有问题也会查找工具书)

10%(不常备工具书,遇到问题基本不会查工具书)

4%(不常备工具书,也不会查工具书)

你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做笔记并迁移到其他学习中?

47%(经常摘抄做笔记能运用到其他学习中)

37%(有时会摘抄做笔记,偶尔还会用到其他学习中)

4%(有时候会摘抄做笔记,但没有运用到其他学习中。)

12%(不会摘抄做笔记,而且也不懂运用到其他学习中)

你是否能够主动地质疑书上的内容?

30%(没有想过对或者不对)

59%(书上的内容也有不对的地方)

11%(能写进书里的都是对的)

由上表可知,近半数的同学在阅读中能常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标记,30%的同学表示只会偶尔进行标记,存在有22%的同学表示没有标记的习惯。同时有86%的同学表示在阅读中遇到问题,能利用工具书来解决问题。仅有14%的同学表示没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有84%的同学表示会摘抄做笔记,且能运用到其他学习中。4%的孩子虽然没能运用到学习中,但是也会摘抄做笔记,仅有12%的同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在“你是否能够主动质疑书上的内容?”这一问题中,近六成的同学有自己的思考,认为书上的内容也会有不对的地方,有三成的孩子表示没有想过书上的内容有对或者不对,仍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认为书上写的都是对的。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标记并迁移到其他学习中。综上所述,阳朝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数能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但仍存在有极少数的同学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三、关于农村小学阅读取得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阅读取得的转变

1.农村小学阅读环境的转变及成因分析

(1)农村小学阅读环境的转变

从两次的调查报告可以对比看出,虽然之前农村小学拥有学生自己的图书室,但是藏书较少、比较老旧、更新频率较低,不太适合现阶段学生的阅读,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转变为了拥有设施较完善,藏书丰富且能满足现阶段孩子们的阅读需求的班级阅读环境和校园阅读环境。

(2)农村小学阅读环境转变的成因分析

2018年11月保靖县阳朝小学向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递交“桂馨书屋”项目申请书,2019年通过,并在8月落地建成。2020年10月阳朝小学“乡村悦读空间”落地建成。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先后向阳朝小学捐赠图书上万册,其中包含上千册的精装绘本,还支持学校老师外出培训参访,总投入达18万左右。正是有北京桂馨慈善基金对农村小学阅读的大力支持,极大改善了农村部分小学现阶段的阅读环境。同时农村小学校领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在学校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改善学校的阅读生态,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风尚,在学校、班级、宿舍各设立图书角,极大改善了学校的阅读环境。

2.农村小学阅读兴趣的转变及成因分析

(1)农村小学阅读兴趣的转变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阳朝小学的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阅读的方向已经由喜欢浏览比较直观、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逐渐转变为主动阅读较为深奥的自然科学名著、传记类和历史类课外读物。孩子们的课外读物种类已经从内容的单一转向阅读内容多元化和深层次。孩子们对阅读有着较大的分享欲和表达欲且大部分孩子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自主阅读。

(2)农村小学阅读兴趣转变的成因分析

教师方面:班级推广课前一分钟讲故事和推荐书目。首先让学生喜欢读书,爱读书,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的故事片段。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发掘部分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老师备好阅读课的教案,有了充足的准备在阅读引导方面能够得心应手,以教师阅读引领学生阅读。阅读课上角色扮演。在阅读课上讲故事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间,在给予鼓励和奖励,培养其自信心。

学校方面:校领导大力支持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桂馨书屋以悦读空间的建成使阅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图书馆设施的完善,藏书种类的逐渐丰富都吸引着孩子们走进图书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农村小学阅读习惯的转变及成因分析

(1)农村小学阅读习惯的转变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孩子们现已有每周自主阅读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每天自主阅读的习惯,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效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大部分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标记并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孩子们大多数能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2)农村小学阅读习惯转变的成因分析

教师方面:第一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第二教给方法,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如:给班上学生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边做批注、圈画记录,建立书单,和长短期阅读计划,并坚持做读书笔记。第三结合学科的教学进度,引导、介绍学生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供参考。这样,不仅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第四创设环境,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开展多种多样的图书活动,在班上开展班级读书会。

学校方面:校领导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以阅读为载体,增强文化意识,改善学校的阅读生态,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风尚,以教师阅读引领学生阅读,培养广大师生良好阅读习惯。

社会方面:2022年国家颁布双减政策后5+2课后延时服务出台,学校及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同时阅读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了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新动能。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领导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学校的阅读环境,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都有了极大地提升和改变。但是课外阅读能力是个永恒的课题,它同任何事物一样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才会不断向更高更好发展。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努力,引领学生在书海中畅游,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苏米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3.1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92页


[[1]]苏米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3.1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