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

阮丽利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自新课标修订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其教学也逐渐成为焦点,但高中传统文化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从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着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对情景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活动式教学策略具体阐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景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活动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策略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由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和自觉者。情境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这个场景能够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情感态度等得到优化与发展的教学方法。

案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表演体会情景教学

案例背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被选入高一必修下教材。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故事性和场景性很强的文章。

案例设计:学习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先给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体会本次对话的主题,孔子作为老师如何主持引导学生畅谈,及四位弟子各自的理想和在本次聊天中的表现。接下来进入表演准备环节,每个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角色,对课文相关部分进行翻译和加工,并就地取材选取道具,小组长负责安排角色,分配任务,协调排练。最后按课文顺序进行表演。学生不仅高度还原了课文内容,还创造性地加内容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比如人物的台词更加生动细化,还丰富了场景细节。在道具的使用上也是别具匠心,增加了不少笑点。

案例小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的教学,运用表演再现情景恰到好处,在这次表演体会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不再觉得古文枯燥晦涩。用这种表演的形式刺激着学生去主动地理解字词句,兴趣盎然地解读课文,并且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生动刻画有了更加直接的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学生之间横亘着漫长的历史岁月,学生难以避免地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定的隔膜和陌生感。这是教师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对于古代的文学、习俗、常识、精神价值体系等,现代的中学生很难理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消除学生的隔膜,让其产生代入感。因此,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上,语文教师要富有睿智,多角度地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也对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地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愿意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才会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多层次教学策略

这里谈到的多层次教学不是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而是指教学内容的多层次。即教学内容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个方面,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多方面掌握。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根据应试要求来安排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僵化,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素养的全面培养。这就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也无法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

具体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层次,浅层次的内容包括字词句、语法现象、文学流派及演变较深层次的包括风俗习惯、文化常识、情感等内容的渗透;深层次的内容包括精神内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人文哲理等拓展。

王荣生教授[2]指出,“文言文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进行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仁义、以和为贵、谦逊宽容等精神精髓对当代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极高的参照性。而且这一部分深层次的内容潜藏在教材文本的深处,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挖掘、辨别和品鉴。

活动式教学策略

就目前来看,活动式教学策略能够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克服教学方式单一带来的诸多弊端。此教学方式是指借助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同时,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还可以借助现代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目前反应很不错的“百家讲坛”、“诗词大会”、“古代名人故事”,以及各种微视频等,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或撰写心得体会。活动式教学克服了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由于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此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以往的教学方式特别单一,往往就是教师的讲解加上简单的朗读背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活动式教学克服了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由于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此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多样发展,实现应试向素质的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悠久又博大精深,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存在不小的阻碍,因此对于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教师一定要花费些心思,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以上提到的这些策略,并不一定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只局限于课堂和学生求学阶段,如果学生能够有持续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保持能动性的学习状态,就会促使其综合素养发展才是真正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