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物见精神---读《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见人见物见精神---读《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有感

张娇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400717

习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来:“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足见,科技创新是强国要义。近期,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这套科普丛书,集中介绍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例如嫦娥四号、中国高铁、北斗导航.....这些都是近些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这一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笔者有幸拜读了全册书籍,心理状态经历了从纠结复杂到激动自豪的历程。纠结复杂的是,我们只看到一个个国之重器频频面世,却不知国之利器的幕后英雄们是如何攻克重重难关的。激动自豪的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面世,斩获了世界诸多殊荣,中国何其强大!通过本书,我真真切切了解到,中国科技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是因为在辉煌的背后,饱含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克难攻坚,分秒必争

随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个荣誉是“嫦娥人”用拼搏与汗水换来的,在“嫦娥人”身上体现了无惧无畏的工匠精神。嫦娥四号从研制、试验到发射要攻克多个技术难关,为了确保完成试验,试验团队在极端的天气与环境中完成一次次试验,从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腹地到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深处,都有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温度早已降至冰点的祖国东北部的佳木斯,试验团队在没有暖气的环境中,试验、试错、试验、改善.....反反复复无数次。嫦娥四号的发射难度在于,只有2个发射日的4个窄窗口,窗口最长4分钟、最短1分钟,两个窗口间隔不到50分钟,一旦错过,只能等到第二二年。所以发射团队就得精准发射,做到分秒不差,这就是发射团队要求的“零窗口”,“零窗口” 的背后,是发射场所有党员践行模范带头作用的现实写照,是技术员们无数遍遍的试错实验,也是大家对零失误、零差错、零故障、零缺陷、零遗漏的执着追求。

工匠精神是对零差错的执著追求----焊枪下的艺术品

中国高铁,展示的不仅仅是高铁速度,更彰显了中国速度,是一张中国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中国高铁有了如此成就,离不开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人们,作为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李万君见证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历程,50多岁的李万君是制造中心焊接车间的电焊工、高级技师,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和敬业精神,为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2019 年,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用两个月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转向架焊接试验,对40毫米的厚板进行4到5遍的焊接。反复锤炼焊接工艺,以此确保批量生产之后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日后修补焊接的可靠次数等提供数据参考。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 380公里的“三级跳”。这一领跑世界的“中国速度的达成,的确离不开李万君和团队成员这些“幕后英雄”,是他的高要求成就了中国高铁的神话!

工匠精神是是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

网友用“支撑国家梦想的人”来评价他,他就是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对于他的职业性质,他开玩笑说到:“他是给天上飞的飞机当钳工。”此钳工非彼钳工,虽是一个活儿,标准却完全不一样,以螺栓孔为例,民用的螺栓孔工差可以达到30至50丝(1丝等于0.01毫米),但航天用的螺栓孔公差只能在2丝以内。“天上飞”的零件,不仅标准高,而且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一体成型、没有二次修改和补救的余地,零件一旦出现偏差,纠偏余地很小,往往只能报废。也正是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下,胡双钱给螺栓孔等零件用筛规进行质检的时候,往往一抬手就知道“中不中”。简单的一句话,却显露出胡双钱的专业,专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勤奋得来。胡双钱说,在没有可视化建模软件的年代,他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在家里用橡皮泥按照设计图“做模型”,培养“手感”。对胡双钱来说,拿不准的零部件,就找硬度类似材料的废料再度练习“手感”,好好“磨合”,哪个位置可能会断、哪个位置可能会做过头、哪个位置是难点,就在这样的模拟练习中被一一解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练习,胡双钱在36个春夏秋冬,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甚至比现代化的机器做得更快更好。这就是他的“工匠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

工匠精神是打破常规、勇攀高峰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其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而实现这一突破,卜一之、张清华团队完成的一项抗疲劳关键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港珠澳大桥采用正交异型桥面板钢箱梁,这种结构形式轻质高强、施工速度快,但其板件构件及受力特性复杂,最大问题便是疲劳。为了攻克难题,卜一之、张清华带领的团队用4年时间,从对结构设计细节进行完善,到无数次模型试验,最终,影响大桥使用寿命的疲劳问题,成功解决。张清华说,“通常,一个模型试验是200万次,钢材不出现裂纹,则试验停止。但港珠澳大桥的每个模型,我们平均需要做500万次左右的试验,一直到做裂、做坏为止,总共做了20多个模型。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科研力量和中国制造升级的共同成果,这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大国工匠精神,百年传承的现实例证!

在这些标志性的科技事件中,工匠们的专业方向始终与祖国的需要同频共振,祖国的需要就是他们的专业。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这八字的工匠精神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中国科技的梦想与荣光》这套丛书中和中国国民火热的爱国心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接续前行,捷报频传,中华民族已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工匠精神会更加彪炳史册、光耀千古,激励一代代中国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行行有工匠,人人当工匠,教师行业同样需要工匠般的教师,要想当好教师,除了需要有工匠般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广阔的见识,以一如既往的激情、一以贯之的热情、一心为生的真情,去感染、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开拓同样有工匠精神的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