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合力  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家校社合力  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杨莲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广东 梅州 514000

摘 要:现阶段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这样才能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阶段围绕家校矛盾类型,发现主要集中在教育责任矛盾、教育观念矛盾、教育方式矛盾这几个层面。这些层面的矛盾给家校之间的关系带来极大的影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家长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做出有力配合。本文围绕着家校社合力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途径展开分析,帮助提高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家校社合力;学生成长;有效途径

近年来,家校社合作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了解,形成合力,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但在合作中由于教育双方文化背景、教育观念、方式、态度等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较真,可冲突不会因人们的忽视而消失、因人们的较真而激化。主动沟通,增进团结,形成合力,是增进家校合作的不二法门。这就要求人们在家校社合作的过程中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让家校社关系更和谐。

一、家校矛盾的类型

(一)教育责任的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孩子我交给您啦,您该说就说,该骂就骂,我们都交给你。”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家长当甩手掌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转嫁给了老师。在师德师风话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因为教育惩戒的程度把握的问题,产生家校沟通的矛盾。部分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把责任归咎于家庭层面,让家长进行教育,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家长对教师产生抵触,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质疑[1]

(二)教育观念的矛盾

关于孩子的问题,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呢?他的问题责任在学校,在老师。”家长这样的心态,其实是在直接或者变相质疑老师教育不到位,流露的是对学校、对教师的不信任。对教育而言,真正的教育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的,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把教育工作交给学校。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能完全和在家是不一样,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日常的观测也好,阶段的质量调研也好,孩子的分数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设题的难易程度、整体的考试状况、孩子的学习健康等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80分,含义完全不同。部分老师的80分可能刚刚达到60%平均水平。有的80分,则可能已经在班级前列。

(三)教育方式的矛盾

老师的严格要求但有些家长懒散怠慢不配合,有些老师有时对学生严厉批评惩罚,但家长“娇宠、溺爱”处处维护孩子埋怨老师。另外在教育方式过于死板,围绕着综合性的教育进行管理,例如要求每天学生必须要在八点前到达学,这时候很多家长七点就将孩子送至校门口,不管不顾。期间还抱怨学校没有早点人性化开门,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各种安全意外事故,家长没有把规章制度。放在心上,这样的方式会在无形中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家校矛盾的策略

(一)家长方面

1.理性认识,客观对待

对于家长而言,家校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全面看待,明确家庭和学校对于孩子教育工作是处在同一战线,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子如果进入到学校,那么就是由老师进行教育引导。但是当学生回到家之后,家长也要主动地担负起责任。家长要充分意识到,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不是单纯地将教育交给学校,作为家长也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2、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1)家长要想清楚到底要和谁沟通。有些家长喜欢越级反映问题,其实无论你用什么途径,最终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一定是落实到教师身上,所以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家长积极主动的直接与老师沟通,直接沟通体现您对老师的信任,体现的是您解决问题的诚意。绝大多数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主动沟通了,就能互通有无,有的放矢,得到圆满的解决。

(2)想清楚到底沟通些什么。有些家长难得见到老师,就抓住老师啰啰嗦嗦,没完没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浪费老师较多时间,但又生效甚微。细心观察的家长是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他们会把握重点,和老师进行交流。例如有些家长会在放学接孩子的时候和老师进行主动沟通,向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在此之前会对老师辛苦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肯定,当老师听到家长发自内心的说声辛苦。心里就会感觉非常的温暖,这时围绕着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总会更加通畅。然后由家长虚心向老师请教该怎样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会掌握更多相关的理论,而家长更熟悉孩子,双方通力合作,才能让家长从教师处获得有力帮助。

(3)讲清楚到底要怎么沟通。沟通的方式是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还是论坛?是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谈一谈,还是找个双方都有空的时间见见?都要进行合理的选择。要尽可能不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和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需要摆好沟通的心态。家长当然希望老师能够听从自己的意见。即使这样,也要调节好情绪。老师也是普通人。工作琐碎,生活的重量,那老师们常常身心疲惫。在沟通时也给老师多一份理解,让老师感受到来自您的尊重,再心平气和的说一些想法,在融洽的氛围中,老师往往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接纳家长意见。

(二)学校方面

1、日常要多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学校可以列入信用信息化平台,通过向家长通报学校学生整体工作相关的教学计划来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争取学校工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围绕着困扰大部分家长的典型问题进行相关的讲座。例如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面对这些问题,主动答疑解惑,和家长一同寻找解决方法;一定要让家长明白: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是学习成绩的必要保障,成绩并不是时间堆出来的;开展亲子活动,在活动中让家长切身体验到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好处。

2、当学生出现一般性问题时,可以做到: 不要给学生贴标签;先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也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最好有书面记录),让家长配合。

3、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教师也可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除了在教育教学中提倡因材施教之外,围绕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沟通方式也各有不同[2]。例如对于外向型家长,老师可以包容的心态,耐心的倾听家长的诉说,然后和他进行充分交流。对于内向型家长,老师在沟通交流时可以放慢速度,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引导学生家长进行表达。还有开朗阔达的家长,老师可以直接的和他们沟通孩子的问题,容易担忧焦虑的家长,老师也要委婉地和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还有一部分话少,相对拘谨的家长,面对这部分家长,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沟通的方式,和他们共同沟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答疑解惑。

(三)社会方面

在社会层面,舆论氛围能够帮助形成教育合力帮,推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发展现阶段。在社会层面,要由媒体把握舆论导向,做好有力宣传,这样才能帮助家长、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给予教育工作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结束语:

综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将家校社的教育力量整合起来,凝聚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言传重于身教,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还需要进一步的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所起到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光华.家校社合力中,劳动教育落地开花[J].教育家,2021(02):71.

[2]李小伟.家校社合力共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