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中建筑文化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泰山文化中建筑文化现状研究

孙广亮

鲁商健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山东     250000

摘要:泰安近年来确立了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城市的目标之后,对紧紧围绕泰山所形成的泰山文化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特别是以岱庙为代表的泰安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修复,并投资在园林建设以及绿化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成绩,取得了很好的旅游建设成绩,每年都能吸引参观游客上万人的效果。因此,做好泰山文化中的建筑文化现状研究工作,是实现泰山文化宣传和传播的第一步。

关键词:泰山文化,建筑文化,现状

泰安市作为鲁中名城,其文化色彩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服装文化、平安文化、鲁菜文化、桃木文化、孝道文化、建筑文化、石敢当文化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交融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能够代表山东地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精神面貌以及文化方面在新时代理论指导下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特别是以岱庙为代表的泰山建筑文化,更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在今天仍然发挥着积极的旅游展示和建筑研究作用。

一、岱庙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杰出代表

   岱庙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围环绕1500余米 ,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总体布局上按照唐宋以来祠祀建筑中最高标准修建,采用了以三条纵轴线为主,两条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向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岱庙南起旧泰城南门,北至南天门中轴线上。岱庙以其内部建筑排列布局来展示儒家礼制观念,整个建筑群以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的横向扩展。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遥参亭大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厚载门。仁安门与天贶殿之间有东西环廊联系,构成岱庙的中心封闭院落。其主体建筑--天贶殿位于高大的双层品级台上,东环廊的中间为鼓楼,西环廊的中间为钟楼。天贶殿建在中轴线偏后点,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后寝宫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低一个等级;配天门、仁安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门的形式,又低一个等级。

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 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天贶殿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面积近970平方米,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单翘重昂三跳拱,内槽殿顶为四个复斗式藻井,余为方形平棋天花板。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二、岱庙文化广场代表着现代园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岱庙的北面,有一处现代人修建的一处文化广场,这里正好在岱庙北面,所以,又称为岱庙文化广

场。它按照一轴两带的规划而设计,中心线直通泰山红门登山路,而两侧却是现代人种植的包括银杏在内各种植物所组成的园林。这里可以看到参天的银杏树,还有奇形怪状的造型松,以及代表着泰山石雕艺术的石塔,来到这里,真的就象是置身于八仙过海里面的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旁边,感受真的很真切。这一座座精心打造的石雕,据说全来自于泰山脚下的石匠们,他们通过对照相应的图纸,在短短的数周之内,把这些石雕做成,并安装到位,才形成了今天的这一园林奇观。[1]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显得非常神气。再往上就是岱宗坊,古人经常在路的重要位置建成的一座纪念泰山神而建的石坊,它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和风雨洗礼,除了略显斑驳之外,仍然还是雄伟壮观地站在那里,为人们诉说着历史上所发生的古代帝王前来泰山封禅的往事。在不远处,还有现代化的停车场,以及酋林立的商铺和拥挤的游人。所以,以岱庙为代表的优秀建筑文化,已经深刻地融合进了泰山文化之中,并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泰山十八盘登山古道是最伟大的古建筑成就

沿着岱庙中轴线上行,就走到了由一阶阶台阶构成的登山石阶。这登山石阶从山脚处直到尽头,一共一万多阶,到了十八盘处,其陡直程度简直无法攀登。登者不敢低头,下行者不敢回望,这就是在泰山景区最为有名的十八盘。再往上就到了南天门,南天门上还有天街,以及玉皇顶等景点。这些景点,除了人文价值之外,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那石工的精心打造,以及建筑艺术的构思精巧。

泰山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33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块,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因此,十八盘的石阶,也成为了古建筑的优秀代表。

四、小西湖的建成代表了泰安市的现代园林艺术

泰安市政府为了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在2020年又花巨资建设了现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泰山西湖景区。泰山西湖被誉为“泰山之眼”“岱城之魂”,以多样化的空间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湖山美景。满眼的绿意与便捷的设施,让这里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泰山西湖景区湿地公园,游客们环湖骑车,欣赏美景。亲子天地广场铺设了色彩艳丽的塑胶软装地面,在满足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保证儿童活动安全。游乐区铺设了细沙土,供儿童玩乐,游客可以在湖边亲子互动。泰山西湖景区开园进一步丰富了旅游服务业态,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优美宜人的生态游憩场地。泰山西湖景区宛若一条翠绿的缎带,蜿蜒铺展于泰安西部,亮丽的湖山景致以及澄净的夜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还有一处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通过音乐喷泉还可以演出节目。[2]

五、结束语

泰安的文化就是以泰山文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围绕着悠久而又古老的建筑文化,我们详细介绍了岱庙建筑、岱庙文化广场、泰安西湖的景区,这一切都证明了,泰山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而这些既有古老的成就又有现代人的创新融合在一起的泰山建筑文化,把泰山文化衬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参考文献:

[1]郭春雁.建筑风格设计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J],江苏建材,2022(04):48-49

[2]杨玉堂.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及文化内涵[J],居舍,2022(8):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