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工业设计专业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锐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现如今,我国在高校教育中十分重视对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工业设计专业,则十分重视对于创新型跨界人才的培养,并由此构建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当然在加强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上需要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培养模式和裴燕方法,敢于打破传统,重新制定可行性的培养计划,逐渐院系结合的交叉课程,打造高校跨界教师的队伍,以跨界为主体去构建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跨界;交叉融合

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也都依据专业教学要求搭建了对应的课程体系,甚至还有很多艺术设计类院校,以培养艺术设计相关人才作为己任。但是工业设计本质上是一系列的专业和课程的总称,是一门涵盖了美学、人文、工程技术甚至是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并且在实际的社会中也跟社会科学、文化、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高校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设计相关的知识,还需要结合美术、工程建设、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于人才要求不断转变,更看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前提下,高校在进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时候,更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关注社会变化,更多的将理论教学跟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改革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以此来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实现对于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培养,这是21世纪高校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上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跨界

跨界本质上指的是转型、转向,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强调跨界结合,那其实就是指的跨学科、跨教师、跨组织、跨团队甚至是跨领域,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培养更全面、素质更强、能力更高的优秀学生,同时也将理论跟实践相结合,以此来达到对于创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在工业设计专业中开展跨界交叉融合的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学科碰撞来实现思想和能力的结合,起到1+1>2的教学效果。想要实现跨界教学模式的运用,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传统学科和专业教学的束缚,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协同教育开展。这其中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应该是基于市场以及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建立的是一整套基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跨界模式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运用本身是基于设计专业多元化以及复合化的特点,将学科融合,从而推动工业设计专业的全面发展,这将是一场集科学技术、工程设计、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多领域为核心的融合,这是工业设计专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会,是培养现代优秀设计人才必须要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二、跨界培养人才的模式  

近些年来,我国在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诸多可行性的培养模式,比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度、契约机制等,这些模式的运用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也让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趋向于了复杂化,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教师的教学范围更广,但是也让设计教育开始跟多学科相融合,开始真正形成一体化的学科教育开展。而接下来,我国在工业设计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朝着下面几个方面开展。

(一)制定本科生跨学科、学术的培养计划

目前,我国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上还是沿用的传统,依旧还是以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思想来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虽然对于各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方向划分比较完整,但是显然过于细化的学科教学内容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更别说很多高校在该专业上的教学设计没有特色,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市场没有竞争优势,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改革,工业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注重差异化、地域特色,做到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革。在跨界教育的培养计划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设置、教学目标确定以及课程结构优化等角度进行创新,首先学科划分不宜过细,比如前面两年的学生可以通过广泛涉猎相关艺术设计课程,了解设计专业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国际历史发展特点等,因此来提高自己对于工业设计的基础,并且在这一阶段通过多动手多了解,提高认识,把握国际设计发展潮流,甚至开展一定程度的跨界设计合作,形成对于工业设计的复合型认识。而后在大三开始基于自身的喜好以及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去选择相关专业,选择相关课程,然后专业学习,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对于自己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强化专业能力。
  (二)打造跨院、系联合开设的交叉课程组

对于高校而言,则应该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跨学科的工业设计课程开展,选择好的方向,确定教学有事,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甚至可以出现各个高校在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的教学融合,结合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合作研究不同课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以新技术为设计发展的核心,通过工业设计跟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工业设计跟机电一体化的结合等,实现交叉课程的教学开展,真正凸显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好的资源推动高校教学发展。


  (三)实现跨领域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打造跨界组合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跟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直接的联系,高校要合理运用资源,逐渐自身的跨学科、跨学院教师队伍以及科研团队,要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技术支持以及教学服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思想禁锢,对工业设计的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元化背景的师资队伍打造是提高跨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很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课题研究更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扩宽工业设计的范畴。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建文,袁丰.“跨界”思维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7(4):223-226.
  [2] 朱蕾. 坚持跨界教育,培养创业型艺术人才[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5):85-87.
  [3] 梁家年,曾力.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探微[J]. 高教探索,2012(5):80-83.
  [4] 丁维佳. 跨界创新:英国艺术设计教育跨学科教学方式考察[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5]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2): 71-75.
  [6]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 35-37.
  [7] 赵晓明.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8] 许明春,张君诚. 跨类转型与跨界教育[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190-191.

作者简介:张锐,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新泰市,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就职于淄博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产品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