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周友刚

21130219720404201X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沟通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在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在学习中,也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完全依托海量的信息来实现高效应用,数据泄露问题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待解决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的全方位融入,无形之中增加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安全因素;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数据安全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需要对信息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增强人工智能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对策;互联网;

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问题

(一)网络信息管理人员意识不足,信息安全管理技能欠佳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数据作为人工智能与现实社会的桥梁,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根本,部分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在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传输中思想认识不足,专业技能跟不上,使得信息数据应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在数据传输方面,对人工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数据传输不能及时进行数据加密操作或针对数据种类选择合理的加密技术,导致信息数据在双向传输中出现风险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信息数据的泄露、篡改、破坏的安全问题。在数据储存方面,不能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建立安全的信息数据库,导致大量的信息数据处于无保护状态,增加了数据安全风险指数,并且不能对计算机定期进行定期杀毒、木马检测等操作,导致信息数据容易出现木马病毒入侵、黑客入侵,危机信息数据安全。

(二)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因素

在信息数据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较大的关联性,加之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为社会发展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会记录人们的信息数据,用户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应用中,通常的实名认证、生活信息数据、工作信息数据、家庭信息都会暴露在网络环境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就会危及人们的网络信息安全,如目前的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都时刻危及人们信息安全,特别是部分用户,网络安全意识防范不佳,在多平台网络应用中,往往采用统一的登录密码,并且对于相关权限开发度较高,并且对于相关人工智能设备的木马查杀、病毒检测工作处于忽视状态,增加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

(三)黑客侵入

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数据的应用广泛,加之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导致信息数据安全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但是造成实际的安全问题有诸多原因,黑客侵入成为信息数据安全的主要原因。在网络信息数据中,虽然出现风险因素,但由于信息种类的多样性和海量性,信息数据的传输、储存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即使出现信息安全也是处于可控范围,黑客侵入是带有目的性的信息数据破坏,会针对信息数据在传输、储存、应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侵入,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篡改、盗取、破坏等目的性处理,达到自身目的,危机人们的网络信息安全。黑客侵入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指的是黑客带着某种恶意目的对人工智能设备或者计算机终端进行恶意攻击,绕过或者破坏防火墙对计算机内容的信息数据进行窃取、篡改、破坏等操作,造成严重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并且对人工智能设备造成毁灭性打击,形成不可逆伤害,轻者失去工作功能,重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关联性瘫痪,造成大量的损失。被动式黑客入侵也称为防御性攻击,人工智能在信息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黑客技术的侵入,导致出现信息数据的破解、窃取、篡改等,但不会打断信息数据的正常传输,这样导致信息数据两端的传输出现错误指令,危害人工智能设备的正常运转,严重时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有效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感知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功能主要是技术支持,如AI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计算机语言处理等,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方面,主要是针对用户数据与人工智能设备之间的传输、储存、应用管理,管理人员需要针对相关信息数据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加密技术针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和相关动态指令进行区分,将相关数据按照风险指数分为异常和正常,管理人员针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风险源,如在用户与人工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中,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信息数据资料和相关技术,会对数据进行破译和窃取操作。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感知系统对于相关信息数据传输进行有效的加密处理,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加密技术来保障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对此,人工智能时代下,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有意识的构建网络安全感知网络,在网络安全感知系统建设中主要分为数据异常检测技术、应用分类计算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来实现对于信息数据的全过程、动态检测,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来,为用户提供网络安全信息支持。

(二)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首先,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应用,需要制定严格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来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制度,做到以预防为主,从信息数据源头的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对人工智能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做到严格约束,提高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数据安全保护专业能力,对于出现工作疏忽造成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处罚,做到信息数据的防范于未然,让工作人员在信息数据的储存、传输、应用中做到严格把控,定期对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病毒查杀、漏洞修补等工作,成为人工智能设备信息数据安全的人力保障。

其次,针对相关信息数据实行等级保密措施。针对不同信息数据设置不同的权限功能,提高信息数据的保密程度,避免出现信息数据的大面积泄露等问题。针对重要数据文件可以采用口令加密和权限设置双重保险,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程度,让大量的信息数据形成阶梯性分析,如人工智能设备遭受木马病毒、黑客入侵时,能够降低信息数据安全破坏程度。

最后,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人工智能设备需要依托海量的信息数据来进行功能实现,信息数据在传输、储存中极易遭受安全问题,因此,信息数据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信息数据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建立完善的云端数据库。在数据库中针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如针对不同程度的信息文件采用等级性权限处理,结合数据加密技术对数据库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加密处理,不仅便于人工智能设备对信息数据的有效读取,提高工作效率,也增加信息数据的抗风险能力。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对人工智能设备对于信息数据的读取、传输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库能够针对人工智能设备的端口进行双向的数据监测,有效监测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木马病毒入侵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总结:信息数据安全问题是人工智能深度发展的根源,在人工智能技术中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开发力度,进而解决信息数据安全问题,提高网络信息数据管理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颖尧.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策略[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0):82-84.

[2]贾立伟,李琨,魏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J].石河子科技,2021(05):15-16.

[3]于伟波.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10):177-179.

[4]王帅.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探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09):166-168.

[5]孙友添.人工智能网络未来的挑战[J].计算机与网络.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