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动形象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1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动形象教学

唐梅

四川省中江县实验中学   618100

高中课堂教学面临的是生动活泼的青年学生。我们的生物教学是处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信息时代。因此,今天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定要克服呆板、僵硬的说教式教学,而采用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教学,让高中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有信心,让教学形成活泼生动的局面。笔者就高中生物生动、形象之教学探索如下。

一、创新课堂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培育创新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的动机内化至情感意志,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疑权威、勇于证实自己的观点、乐于创新实践的品质,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培育创新个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绝非朝夕之工,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化、拓展。推崇创新,善于创新,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只要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肯定会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二、运用诗歌作形象的比喻

例如在生物课中,我们讲到“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它的自由扩散可以形象地说为“像飞流而下的江水”,其中“飞流”表明不需要什么能量,而“下”则说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在讲述到生物的保护色的时候,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比喻:“那些天真的儿童在追赶着黄蝶,黄蝶却飞入菜花中去了,无处寻觅。”当在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我们以诗歌的语言形容比喻这些概念,“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明喻其中。

三、运用上口的口诀将生物概念、生物知识编成口诀让学生记忆

在生物教学之中,可以将生物知识、生物概念缩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学生传诵、记忆。比如人体所需要的8种氨基酸可以说成是“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又比如植物之需要的7种微量元素说成“铜棚新炉贴馍馍”。将这些生物知识,生物的概念化难为易,化难记为口诀解决了好记、好理解的教学问题,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四、以生动的故事吸引高中学生热爱生物,献身生物学事业

高中生物课教学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激发高中学生热爱生物课,学好生物课,利用生物的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社会,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我们可以用生动感人的故事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习好生物课,为生物学事业奋斗终生。

当然,教师所讲的故事一是要引人入胜,二是与生物课的学习有联系,三是要起到学习生物课之激励性。

1.讲述为研究大猩猩之语言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

美国一位女大学生阿·艾莲是一所大学生物专业的优秀学生。她热爱生物学,尤其热爱大猩猩之语言的研究。她在毕业前已经撰写了多篇有关生物学的论文。毕业后,她谢绝了学校与很多单位的聘请,只身一人来到了非洲大森林,与黑人朋友一起吃住,并且搬到了有很多黑猩猩的地方去居住,数年如一日地研究生物语言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有一次,意外地被大森林中大狮子吃掉了,献出了只有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个为生物研究而献身的美国姑娘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的高中学生,大家感到生物学知识丰富无穷,要努力学习好生物,要像这位美国姑娘学习。生物教师利用生物课,讲述生动形象之故事,激发起了高中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极大兴趣,起到了学习生物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述动物与人的情感的故事,激励学生热爱生物课,为研究生物而努力学习

生物课中教师讲述人与动物的联系、情感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云南省的思茅地区一个山区中,一户叫王守忠大爷的人,与自家养的黑狗情感很深。王守忠大爷死后,这只黑狗孤独守在王大爷的坟边上足足守了十五年。通过这则故事,启发学生热爱生物,学好生物,研究生物。

五、以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学好生物课

在高中生物课中,生物教师应富有幽默的话语,富有哲理的引导,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将深奥的语言变化成通俗的话语,启发学生,让高中学生感到生物课并不难学。

综上所论,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引导学生学习好生物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引导学生学好生物是提高生物课质量的需要与补充。这里,笔者还要强调几个重要的教学问题。第一,在教学探索之中,要重视教学理论方面的总结。我们的教师既担负指导学生学习的重任,又担任着进行理论方面传授的责任。可以说,只有具备了教学实践指导能力,又有教学理论总结研究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第二,在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研究自己的学生。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师生关系,研究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关系,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学校教学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为促进,和谐共举,促进学生不断地思想进步,成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