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8
/ 2

建筑工程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的运用研究

郎文书

身份证号:130434197009105279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促使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内部竞争愈加激烈,使企业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企业为保证更加长久良好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注重管理的创新,建立落实更加具有先进性的管理思维模式,强化企业综合实力。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修建环节,融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先行完善管理体系,使工程管理工作全面性、先进性、规范性发展,助力企业各方面发展目标达成,强化企业竞争环境适应能力,助力企业更加长久良好发展。那么,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融入非常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建筑行业领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状态,也实现了阶段性目标,然而具体的发展过程还是伴随了影响因素,发展过于粗放,信息化、规范化体系不完善,管理思维模式陈旧,导致企业各方面资源大量损耗,无助于企业更好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建筑企业就需要在根本上脱离对以往思维模式的束缚,以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模式为支撑,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标,力求增进建筑企业各方面发展效益,使建筑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1精细化管理概述

1.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是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是通过对于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分工,并细化工作内容,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成本、安全等进行管理。其主要特征就是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数据化。工程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完全适合现阶段企业管理的需求,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建筑施工期间,通过严、准、精、细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协调施工期间各个部门以及人员的配合,规范了施工行为,从而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1.2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说,精细化管理模式通常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新颖性和前瞻性,合理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便建筑施工管理项目得以更加精细划分,增进建筑施工的快捷性和成效性。在建筑企业立场上作出考虑得知,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能够促使建筑企业尽早确立发展路线,并保证始终切合市场发展动向和需求,进而为建筑企业更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建筑工程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2.1优化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在正式启动前,需要以精细化模式建立完善施工计划,将工程实地区域的客观条件予以全面勘察,同时作出整理上的研讨,强调各个细节上的处理,将施工过程可以会伴随的影响因素,给出适宜的防控对策,并融入施工计划,增进计划内容的专业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的有序开展。

2.2提高施工的质量

如果考虑把精细化思维模式融入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环节,就需要先行保证管理项目的精细划分,并且将管理项目布置到各个人员岗位上,使所有人员职责范围以及管理项目更加明朗,有效激发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职责意识,进一步严格化施工质量管理标准,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建筑工程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的运用

3.1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在具体进行时,建筑企业应保证先行具备成本控制体系,使成本控制进入到精细化发展状态,同时还应联合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在技术方面需要引导相关人员开展技术改造工作,融入目前最先进的技艺,使施工成本更加合理化。在建材控制方面,应先行考虑到市价控制,保证所选建材的高性价比。并且还应完全建材操作责任制度,确保建材方面的物尽其用。结合客观情况完善建材采购方案,防止流动资金的超额配置,在合理范围内最小化建材存量。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劳务成本的精细化管控,优化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以此使劳务成本得到合理控制。

3.2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以精细化思维模式为支撑,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落实适宜的策略。可以先行完善安全操作体系,在适当时组织工程现场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在具体施工初期,应对施工人员施以三级安全教育,以培养和强化其危机意识,促进其知晓安全施工的重大意义。将机械设施安全管护策略全面执行,并以固定时间予以检修,在具体的建筑施工环节,还应建立健全施工方案,借助区段性的管理模式,将建材予以科学存放和配置,确保工程实地区域不存在冗余物质,并且还应对机械设备使用人员实行管理,不允许其无证作业。以固定时间对工程现场机械设备予以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者也应高质量开展例行的检修工作,保质保效开展早会、安全常识讲解等工作,并且强调对安全管理者的培训教育,保证培训过程包括应变能力培养和信息化专业常识等项目,强化安全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成效。

3.3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真正意义上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来说,建筑企业需要先行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充分结合三检制度,对施工质量予以掌控,将验收时的信息数据进行完整记录,为相关工作留作依据。结合质量评价制度,以固定时间将质量管控信息数据作出评定,遇到问题立即作出妥善解决,并完善质量管理队伍,安排项目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质量管理直接责任人,安排施工、测量、实验、建材等工作组进行联合,形成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建筑施工实行全程性和质量管控,高质量开展施工的防、控、检工作,以此使施工质量得到实时性监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质量管理组实行挂牌制度,清晰设置管理组中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操作项目。通过奖惩制度的优化执行,提高管理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专注力,培养管理者的职责意识和习惯,强化相关工作的快捷性和成效性。在所有施工流程都已结束时,还应充分结合以上制度,开展质检工作,同时完善质量验收报表,并传递给工程监管组技术人员,在验收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新的施工环节。优化施工质量跟踪机制,将施工质量予以动态化监管,其间若是遇到质量问题,要立即查明因素,上传相关信息,建立落实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3.4施工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流程管理环节,工程现场工作组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原本相关管理环节的质量问题频发,应当将精细化思维模式融入其中,在相关行动前,工程现场相关工作组应当存在按照客观条件作出综合考虑,并且还应当对分包方的职责范围做出清晰设置,以精细态度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掌控,防止分包方以主观臆断态度调控施工进度的现象,导致施工快捷性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在施工管理环节,还应安排专职的管理者,这样可以为建筑施工的保质保效开展创造好的条件,保证明显强化施工监管的质量成效,进而促使施工流程管理的科学、高欧高效,助力建筑企业先进化发展。

结语

建筑企业为保证更加长久良好发展,就应当保质保效修建工程,注重成本控制,助力企业各方面发展目标达成,提高企业竞争环境适应力。而精细化思维模式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修建中的影响性显著,能够明显强化施工管理质量成效,保证建筑施工管理发展更加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助力企业更加长久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广荣.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南方农机,2019,50(17):242.

[2]徐丽婷.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会学习,2020(04):197-198.

[3]许福才.精细化管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探讨[J].居舍,2020(15):156.

[4]吴晓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2):93-95.

[5]尤泽海.大型公建项目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2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