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实践及推广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8
/ 2

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实践及推广解析

扎西卓玛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江热夏乡人民政府 851600

摘要: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原产农作物,也是当地居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与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相比,青稞在种植方面虽然有着较强的抗寒与抗病虫害的特点,但产量较低,种植经济效益较差。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高寒地区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并探讨了有效的推广策略,仅供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前言:

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寒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特征,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在农业种植方面,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几乎无法正常生长,大多数农民只能种植青稞这种高原原生的农作物。但因为种植技术以及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种植户种植的青稞产量较低,且品质不佳,因此,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因此,分析研究高寒地区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及推广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寒地区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一)精选种植品种

在青藏高原这种高寒地区进行青稞的绿色高产种植,首先必须精心挑选优质的青稞品种,这是实现青稞绿色高产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种植户应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因为青藏高原地区的无霜期相对较短,必须在短短的无霜期内实现从播种到成熟。此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青稞生长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因此,种植户还必须选择具有较高抗病性、抗逆性以及抗旱和抗寒的青稞品种。目前,在青藏地区常见的青稞品种主要有喜马拉雅22号和藏青690等优质品种。其中,藏青690是近年来我国青藏地区主推的高海拔青稞品种,平均亩产量约为253~328kg。但种植户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二)科学选地整地

青稞虽然具有抗寒、抗旱和耐贫瘠的显著特征,对于种植土壤并不挑剔,但为了实现绿色高产,种植户还应该尽量选择土质比较优质的土壤,从而为青稞的茁壮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进行种植地块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且有着较好浇水条件的地块。而且,青稞种植不耐重茬,重茬种植容易导致地力损失,甚至引发青稞病虫害问题及直接导致青稞产量降低。因此,种植户在选择地块时,尽量选择前茬作物为小麦或者青豌豆的地块。青稞选茬是青稞种植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就十分有必要和理轮作,最常用的轮作方式如下:青稞-小麦-豌豆或青稞-小麦-油菜。(内容加了)

完成种植地块选择后,种植户还应精心整地,从而为青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实际操作中,种植户进行整地,一般应在前一年的秋收之后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土壤中草籽和虫卵的数量。到了第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后,种植户需要在春耕开始前在进行一次整地,以保证耕作层更加疏松。而且,在这一次整地过程中,为了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提高土壤肥力,种植户在土壤翻耕时应结合基肥一起施入。一般来说,种植户应每公顷施洒有机肥25t左右,尿素90kg左右,磷酸二铵100kg左右。同时还要每公顷运用3000ml的40%的燕麦畏乳油,兑水750kg进行地面喷洒。

(三)适时适量播种

完成种植地土壤翻耕整理后,种植户应适时适量进行青稞的播种工作。一般来说,应尽量采取早播的形式。因为早播的青稞,种苗根系相对比较发达,能够深入到土壤的深层,汲取深层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实现青稞种苗的健康、茁壮生长。此外,早播青稞还可以实现早熟,在无霜期结束前就可以完成收获,避免因冷空气忽然到来导致青稞减产。一般来说,青藏地区青稞播种时间大都集中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为宜,但在实际播种时,因为青藏高原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冻土层,因此种植户还应根据当地的海拔情况,科学选择播种的时间。此外,在播种时,种植户还必须掌握好每亩地播种的数量及播种的深度。具体来说,每亩地应播撒30万粒种子,并确保种子能均匀撒在土壤中,且种植的深度不能超过4.5cm,这样能达到最佳的亩产量。

(四)加强田间管理

在高寒地区进行青稞的绿色高产种植,种植户还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一般来说,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水肥管理、防寒管理、除草管理和病虫害管理。其中,在水肥管理方面,种植户应加强田间巡逻,发现旱情时,及时进行浇灌。而在施肥管理方面,应尽量少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而是尽量使用无公害化肥和生物农药,以有效提升青稞的产量与品质。而针对青稞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当前青藏地区青稞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鼠害、蚜虫等,其中,鼠害问题会导致青稞患上青稞腥黑穗病。对其进行防治,种植户可以在播种前,将青稞种子与粉锈宁进行搅拌,或者是当青稞种苗出土后,运用1000倍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种苗进行喷洒。而青稞蚜虫问题主要出现在青稞的灌浆期。在防治方面,可以在青稞苗株长出五片叶子后,进行一次生物农药的喷洒,以有效降低蚜虫问题的发生。而针对青稞的除草工作,在青稞生长过程中,主要的杂草包括猪殃殃与辣子草,这些杂草的数量较多,生长较快,会与青稞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严重影响到青稞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除草主要是以人工拔除的方式为主。如果杂草数量过多,问题比较严重时,可以运用化学除草剂麦草灵进行适量喷洒,以有效清除杂草。最后,针对防寒问题,种植户应注意观察天气,仔细收听天气预报。一旦发现寒潮天气来临,及时做好保暖工作。

二、高寒地区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高寒地区推广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首先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为此,当地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资金,设置青稞绿色高产种植示范田,同时加强对青稞的科学研究,不断研发出适应能力更强的高产品种。此外,还要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引导广大种植户学习、引进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二)加大技术宣传力度

当前,要想加强高寒地区青稞高产种植技术,还应该加大技术宣传力度。为此,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采用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例如,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借助网络,依靠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种植技术的宣传。此外,也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广大种植户进行种植指导,帮助他们转变种植观念,主动学习和应用青稞种植新技术,从而确保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青藏地区因位处高寒地区,常年气候干燥、寒冷,加之地形较为险峻,且农户种植技术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了青稞种植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提高青稞种植的产量及品质,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必须向种植户推广青稞绿色高产种植技术。从而引导种植户根据当地的气候及环境特点,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切实提升青稞种植的产量及品质,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青稞种植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加永卓玛.简述高海拔地区青稞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No.241,(01):211-213.

[2]周丽娟.刍议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实践及推广[J].农家参谋,2021,No.685,(05):44-45.

[3]张艳琳.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No.336,(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