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4
/ 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贾龙,崔计双,王海军

610203198706075013 130521197602184055 612722199109034873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施工项目增多。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如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理念也有了较大的创新,使得效益以及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为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在建筑行业快速兴起的同时,安全管理问题也被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从不同层面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为我国以后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标准化施工是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标准化施工,有助于保证各环节有序展开,完全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创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但目前所建设的房屋建筑工程类型多样,造型奇特,加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较新,缺少丰富的施工经验予以支持,加之施工周期长,因此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对于此类问题,在施工中全方位贯彻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很有必要,通过专人在现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无论是人员的安全防护设施佩戴还是现场的作业规范性,均有章可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出现,减少可能承担的经济损失,对于打造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1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弊病分析

1.1机器设备老旧

就目前建筑施工所用的机器设备情况来看,设备较为老旧,且相关机器设备的市场管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监管排查工作不到位,使得很多质量不达标的机器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这样一来,为之后的施工工作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机器设备的后期保养修护工作若做不到位,就会使很多合格的设备在施工中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因为机器设备在施工运作中损耗较大,相关管理人员应按时检查,并做好养护工作,否则机器故障会对整体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1.2施工安全管理受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市场上的房屋建筑工程类型逐渐多样化,伴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意识薄弱,理念陈旧,未能真正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过分关注房屋建筑工程创造的经济效益,却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管理疏漏,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筑工程主要是在露天环境下施工,很多施工现场地表不平整,起伏波动大,由于设备摆放不规范,因此现场环境存在很多隐蔽的安全隐患,影响到设备整体安全性,由于安全管理不当可能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市场上的施工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很多资质不全的施工企业由于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不强,未能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严格落实,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性。而且还有很多领导干部口头上宣传安全第一,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效益方面,对安全生产却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为施工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

1.3工程监督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较为复杂繁琐,需要进行全面监督和及时检查,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未做到这一点,将大大提升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责任心显得尤其重要,要让他们认识到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忽视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若不能及时端正态度,将会造成施工进展的停滞以及返工现象的发生,既无法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

2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2.1积极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要实现其现代化的管理,科学且有效的数据库是不可缺少的,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及政府措施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实时地分析对安全施工有影响的不利因素,需要将工程的各项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为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奠定了基础,针对一些施工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利用3D建模技术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模拟。随着目前5G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进一步贯彻落实“智慧建造、绿色施工、人文工地”的理念,为建筑业企业打造数字化新模式,加强产业数字化建设,助力推动建筑业的安全、创新发展,建筑业的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对数据的获取和应用,在5G时代,可以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更好的实现万物互联,高质量的在工地现场收集建造过程信息,结合BIM技术将建造阶段产生的实际数据与进度、成本计划在数字实体做关联,实现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实时对照,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2.2加强施工安全培训监管,规范施工流程

增强现场的安全生产力度下,要转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错误理念,增强施工责任意识,在施工中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约束人员的施工行为,按照更高的自我要求进行施工,主动遵循施工安全规范要求。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单位扩大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施工认知,持续优化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综合分析原因所在,制定有效的方法措施,围绕重难点、有层次性地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培训,促使全体人员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如果是特种作业人员,重型器械操作工和电器电焊工等,结合岗位内容和要求组织安全教育,组织人员学习安全防护、紧急救援等知识,经过专业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筑对人员的需求度逐步提升,很多并未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人员涌入建筑市场,致使施工人员整体水平偏低,因此需要组织岗前培训,并选择合格的施工从业人员。

房屋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中,应积极优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标准化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解决房屋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与安全管理执行问题。结合工程施工安全要求,双管齐下,全面考量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以便于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强化施工监管部门职能,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总结和归纳以往工作经验,制定更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措施。

2.3设立相关的监管平台

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及危险性,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预测其发生时间,所以在前期设立预警系统时,就要考虑施工现场、当地天气、地形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合以往经验建立科学的监管平台,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之后工作做好铺垫。在监管过程中,既要对施工现场的各区域进行安全排查,同时要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发挥其预警系统的最大效果。

结语

如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贡献了力量,但是其本身是一个事故高发的高危行业,由于其本身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关行业标准的滞后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安全管理的难度更高,本文针对此问题,分别从相关企业安全问题分析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另方面来详地阐述此问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对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剑锋.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探究[J].名城绘,2018,(11):1.

[2]李提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

[3]徐子雯.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科技风,2017,(23):1.

[4]张天志.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