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话题在乡村就是中西医相互学习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5

中西医结合话题在乡村就是中西医相互学习问题

陶伯生

安徽省天长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安徽滁州 239311

摘要: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往多以直接面对患者,参与临床诊断治疗的行而下的实操性探索,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这可能不足以支撑一个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的专家和国医大师们积极撰文解读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并研讨“如何创建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基础研究新范式”,破解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难题,走出一条适合新时代、新形势的中西医结合特色道路。一番研讨后认为:目前在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建设或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概念表述上尚未达成共识,甚至面临众多难题。基于笔者在乡村基层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30余年阅历并结合乡村实际情况认为:虽然目前尚未破解中西医结合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但就目前站在乡村基层角度谈中西医结合话题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相互学习的问题。只有乡村中西医相互学习已经蔚然成风,才能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有益于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乡村基层;中西医相互学习

目前,在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进行结合等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对“中西结合医学”的学科概念表述也未能达成一致。但事实证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推动中医药的发展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医学模式,充分符合我国国情。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传统中医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就中西医结合升华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或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概念,目前面临众多难题[1]:一是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性质目前还缺少学术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二是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还存在较大欠缺,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科学研究的领军人才更是欠缺。这些面临的难题还需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笔者认为不必墨守难题破解时,恰如同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之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故笔者认为当前中西医结合话题在乡村就是中西医相互学习问题。

1 中西医相互学习的程度取决于领导的态度

中医从宏观外部现象来总结事物形成与发展的固有规律,用宏观现象来观察、分析、探索、总结生命科学。其理论抽象、文字艰涩。常令初学者难懂,影响其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事业的推动力是兴趣甚于勤奋。就中医学的发展来看,从宏观到微观,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从认识的底层次到高层次,这又是一条自然规律。如从微观物质的另一形态场去研究经络,则表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实体结构,但如果我们从场的角度来去认识中医,目前则无法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等,不过借用现代各种先进技术,就不难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确切的解释。又如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其来自中医药,发展启迪于中医药,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融合多学科和行业的系统创新工程,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西医从微观世界来总结事物形成与发展的固有规律,用微观现象观察、分析、探索、总结生命科学,直接奔着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方向,常令人一目了然。相对来讲,其容易激发初学者兴趣。就西医的发展来讲,从微观到更深的微观,紧随现代高科技,不断迈向高层次。很显然,中医以宏观作先导,而西医以微观作先导,二者思路虽有殊,最后中西医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走向同归,这是必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2]。所以,中医和西医相互学习到何种程度同中西医发展趋势相吻合,以益于中西医结合最大化,这主要取决于领导对中医药的兴趣和态度。如果领导对振兴中医的态度积极且能带领中西医同仁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身先士卒,无愧时代,那么不久的将来,中医和西医必在科学的顶峰胜利会师;若是领导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采取不发扬或予以轻视与排斥的态度,那么就不只是阻碍中西医相互学习的问题了,很可能是心怀叵测的问题了。这方面是有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突出了“团结中西医”和“中医科学化”两大与中医工作相关的主题,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让主张“废止中医”的人抓到了可乘之机,对“中医科学化”问题大做文章。废止中医思想的回潮,把“中医科学化”落实为改造中医的“中医进修”工作等,使中医受到了排斥和歧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数次指示和批示,方使中医重获希望

[3]。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均蓬勃发展。但仍有一些素质不高的乡村基层领导对中医药不感兴趣,对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既不发展也不振兴。甚至有少数无知滥识的领导,对传统医学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的历史史实,都不以为然。这些所谓领导是不可能端正态度去安排中西医相互学习的。对此,还冀中西医同仁们坚持真理,发扬斗争精神。自奋蹄,善修为。

2 中西医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取决于带教老师责任心

乡村基层医院虽然人才匮乏,但西医总比中医多。西医都离职2年学习中医不现实,除非少数特殊原因者。切合实际的以在职学习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采取多种多样方式。笔者认为西医者在本专业圆满时,可通过中医函授方式,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而后的实习由本院(或本地方)中医“传、帮、带”至业成;而中医学西医者在传统医学基本功扎实后,最好到西医三甲教学医院轮转二年或进修西医某科二年。西学中或中学西,越早越年轻越好,有利于接授能力。三甲教学医院带教老师责任心无可置疑;本院(或本地方)中医带教老师责任心就良莠不齐了。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为关键是要具备传承与创新的理念[4],这才是真正的责任心,否则,恐怕无能力把学生带好或总让学生提不上兴趣而弃业。那么,何谓传承与创新之理念?传承是谓“承接祖国医学遗产”,孜孜不倦地“继前人未竟之事业”。创新是传承的升华,创新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有新的见解。二者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条生命线,始终贯穿中医的生存与发展。之所以要传承,是因为传统中医药治病有效;之所以要创新,是因为某些传统方法效差或无效。一句话,传承与创新目的是要更好的疗效。只有更好的疗效,才叫真正的传承与创新,方能使求学者产生兴趣。然而,传承与创新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也要因人因地因时(或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对于传统老中医,基础扎实,应当多考虑些创新,但必须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譬如对肾性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肺炎与感冒的病因病原之不同,能了如指掌且辨证辨病用药驾轻就熟,既是弥补前人之“未竟”,而获得今天的所知,此乃传承与创新之统一。对于年轻中医,基础理论不牢固及实践经验不丰富,就应该多考虑传承。因地制宜:指医疗半径范围小,要多研究常见病、多发病,传承与创新无分轻重;医疗覆盖面广,就要研究些难治病,则既要传承尤须创新。因病而异: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用传承下来的方法能治愈且屡试屡验,应该坚持,少搞标新立异,避免画虎类犬;对于疑难病、难治病,传统方法少效或不效,就着力于创新。譬如肝病之乙型肝炎,如果固守“见肝病,当先实脾”,把西医的肝病混同中医的肝病而首选补脾方法治疗,则不适时宜。乙型肝炎恢复期或后期用药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实脾之品则较适时宜,如初期一味追求补脾实脾则必壅塞脾土,滞涩肝木,病反加重。因乙型肝炎初期即见“乏力、倦怠”此乃系肝受疫毒所损,脾受疫毒所困,并非“脾虚失运”所为。因此,这时当借助现代发展的病原学知识,首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类方药而治,恰合时宜,疗效必佳,这就是因病而创新。

以上简述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取决于带教老师的责任心,而带教中医的责任心关键是要具备传承与创新的理念。说白了,带教中医的责任心,实际上是指“临床实战”时能施展出其独特良效的方法,这才能让求学者感兴趣而产生积极性。

3 中西医相互学习要结合临床实际而学,学以致用,讲究实效

中医所指有二:一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抗争逐步形成的一种学术体系,再一是运用这个学术体系战胜疾病的人。而中医事业则是在无限时空内载于这个学术体系的总和。能运用其学术体系的人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每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者要想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面有所建树,必须热爱中医和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建立充满坚定信心,从而在中西医理论与实践上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绝不能似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否则,基本功不扎实是很难取效于临床的,是不利于中医事业发展的,更谈不上能用仁心仁术悬壶于乡村。在此,笔者倡议中西医相互学习者,当学古代医家治学精神[5]。那么古代医家治学精神有哪些呢?主要有四点值得借鉴:一是惟日孜孜,嗜学成癖;二是主张博学,精益求精;三是安贫学道,乐道遗荣;四是肩负重任,严谨治学。面对古代医家治学之道,我们当有见贤思齐的品质,在学习和工作中主动的揣摩医理,潜心临床,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日积月累,练成一身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了,理论上有造诣,实践上有建树,方能了然于胸,运用自如。这才能做到结合临床实际学成,并能学以致用,讲究实效。

譬如:名医颜老先生[6],1962年患急性黄疸性肝炎,谷丙转氨酶(GPT)高达500单位,住院期间,除服中药清热解毒方外,还加用西医保肝护肝及输液支持疗法一月余,肝功能始终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证见身面浮肿,胁痛绵绵,白沫痰多,食欲不振,饮食乏味,精神萎靡,体重由65kg陡增82.5kg。专家会诊拟为“脂肪肝”,回家疗养数月,护肝药继服,竟无寸效,症状有增无减,多次复查磺溴酞钠滞留试验(BSP试验)均高出10%。自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既治肝效差,当转以治脾,自疏方“逐湿运脾饮”即五苓散加苍术,凡一月,浮肿消退,白沫痰消,胃纳大增,饭香神爽,脸转红润,体重渐回原状,再复查BSP已低于5%,GPT小于40单位。后改用善解湿郁的苍术研末,每次吞服9g,继服三月,三十余年未复发。后用此法治脂肪肝多例,亦验。此案例虽中医药占独特优势,但西医也有优势即GPT和BSP的检测验证。此乃为中西医发挥各自优势之效验。

又如:妇女慢性盆腔炎[7],以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为特点,治疗难以得心应手。其侵入的病原体多非单一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几乎已产生耐药菌株。有的菌株相对处于繁殖期;有的菌株相对处于静止期;厌氧菌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因此,选用抗生素应综合考虑:菌必治(针对菌株繁殖期)2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乳酸左氧氟沙星(针对菌株禁止期)200ml(0.2g)、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针对厌氧菌)100ml(0.5g)静脉滴注,2次/d,7d一疗程。最好在每次月经期用一疗程。因月经期有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组织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利于药物到达盆腔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酌情用3-6个疗程(每月一疗程)。然而,单纯的西药治疗甚难根治,宜配合中医药施治,治愈有望。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失衡,湿热之邪内侵,瘀阻冲任,脏腑经络受累而致病。主要病机为湿热挟瘀。传统的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但收效少。而本院已故名老中医鲜启坤认为本病多因妇女行经、分娩、产后创伤、流产、上环、结杂等因素导致气血空虚,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血室”,凝滞其经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患病。主要病机多责之寒湿之邪。鉴于妇女又以肝为先天,肝乃藏血之脏,其经脉“络阴器,抵少腹”,故许多女性生殖系统病症起因多与肝郁有关;郁者,抑而不伸、结而不行之意也,并不限于情怀悒郁一义,寒湿之邪理当不外。因而选用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当归四逆汤随证加减治之,多灵验。在每次抗生素用过一疗程后继用中药施治。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型辨证加减方获显效。即:阴寒较重型(少妇冷痛,腰膝酸冷,带下清稀或偶伴粘稠白带等症者),原方加吴茱萸5g、小茴香10g、生姜10g、艾叶10g;寒极化热型(少腹或阴道内灼痛、外阴痒感、带下腥臭或脓血性白带等症者),减原方中辛温之细辛,加墓头回10g、蜀羊泉1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瘀积成块型(附件或盆腔内有炎性肿块或囊肿包块者),在上述辩证分型用药的基础上,再加赤芍15g、桃仁10g紫丹参20g。中药可在明确辨证辨病后坚持服3-6个月,向“痊愈标准”(症状消失,白带正常,双合诊查子宫体及附件无压痛,B超示盆腔积液及炎性肿块或囊肿包块消失)努力。此案例乃为中西医相互补充之效验。

再如:慢性胆囊炎不但胆囊的功能发生很大的损害,还会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少数还会引起胆囊癌,而且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慢性胆囊炎,各种杀菌消炎的抗生素对慢性胆囊炎无效果;目前可以采用的利胆药治疗的有口服去氧胆酸、胆酸钠、消炎利胆片等,其效果并不理想。本院已故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郑建中曾用四年时间对中西医结合诊治130例慢性胆囊炎[8]进行了有效的研究。

中西结合诊断慢性胆囊炎依据:(1)过去有胆囊炎病史;(2)症状有右上腹疼痛、口苦、上腹饱胀、嗳气、纳差等;(3)体征有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叩击痛,左关脉细弦滑者;(4)B超示胆囊壁增厚或欠光滑、胆囊收缩功能欠佳、胆囊增大或胆囊萎缩者;(5)排除胆道以外病变引起右上腹疼痛的疾病。

符合上述二项以上者,慢性胆囊炎的诊断即可成立。治疗基本方采用益气和血解毒为主,配合理气宽中解郁,即:生黄芪30g、当归20g、金银花20g、广郁金15g、炒枳壳10g、鸡内金10g、生甘草6g。再按辨证分型加药:(1)胆胃不和型加陈皮10g、半夏10g、炒厚朴10g、温左金10g;(2)湿热型加龙胆草5g、生山栀10g、生大黄5g、蒲公英30g;(3)肝胃阴虚型加石斛10g、生山药15g、玉竹10g、知母6g;(4)气滞血瘀型加紫丹参20g、土鳖虫10g、苏梗10g、制香附10g;(5)脾胃虚寒型加理中汤药味;(6)脾肾阳虚型加附子理中汤药味。疗程3-4周,总有效率96%。此案例乃为中西医协调发展,融合创新之效验。

4 中西医相互学习当注重学习传统医学的防保思想

当突如起来的SARS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时,广东省中医药工作者首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救治,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中西医结合,共同完成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使命。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医药再次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而且新冠肺炎康复和预防方案中都有中医的完整解决方案。2022年4月7日,根据新冠疫情点多面广特点,基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张伯礼院士坚定提出:“发挥中医药力量,护佑人民健康”的防保指导思想。在同疫情作斗争中,中西医协同防控,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其防控经验为新发传染病提供借鉴。同时也诞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疫抗疫的战略性防保指导思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综合防控,突出重点;有效管控,分类管理;群防群控,闭环管理;全方位分类管控,社会面动态清零;公共卫生管理,社区静态防控等。在此,笔者倡导中西医相互学习尚需学习古代医家防保思想

[9],走中国特色中西医结合防保道路。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皇帝内经》中,医家对防病保健思想就有更加丰富、系统的阐述。其提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为预防保健的指导思想。这里的“法”即遵循。“阴阳”指机体自身和机体与外在环境的对立统一。“和”即协调。“术数”指机体自身和机体与外在环境保持协调的整体状态。并且还主张节饮食、不妄劳、调情志、顺四时、适寒暑、动肢节、行运气、蹻摩术、针刺法、导引功等积极的防病保健措施。隋末医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时气令不相染易候》中道:“人感戾气而生病,多相染,故预服及为方法以防之。”这种提出传染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思想在当时是最崭新的,可谓是注重预防保健思想的良医中之楷模。隋唐时期我国医家就开始设立“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防止麻风病传给健康者。在宋真宗时代,我国医家发明了“人痘接种法”。此法在明代隆庆年间广泛使用,有效地预防天花之蔓延。18世纪初,该法流传到欧亚各国,成为免疫学的先驱。为“人工免疫”的预防接种的发明开辟了广阔道路。明末医家吴有可撰成传统医学的第一部传染病专注《温疫论》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亦称异气……邪从口鼻而入,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其明确提出呼吸道为“疠气”的感染途径及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在治疗上提出针对病原医治,以祛邪为主的观点。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明代,吴氏的观点和当今对病原体的认识十分相似,应该说是具有创见性的。《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即主张保持机体正气的强盛,以防止病邪的侵袭,另一方面设法避免与病邪的接触,以防传染。这些对预防保健的论述现在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素问·四气调神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说:“上工治未病”。这里的“圣人”、“上工”指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的意思。说的是德高术精的医生首先要有重视人民的预防保健思想和措施。换句话讲,防保工作做的特别优秀的医生是“上工”;防保思想积极超前且防保措施科学精准的领导(或专家)是“圣人”。新时代中西医工作者均当有向古今医家圣人看齐意识。

5 中西医相互学习的效应不能机械地理解为1+1=2的结合

就中西医结合而言[10],其研究模式并非是简单机械的“中医+西医”的拼合,而是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表象到本质,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不同认识层次的融合,最终形成系统科学的复杂结构主义的4种研究模式。一是改变适用于线性系统的单一指标决定论的研究方式,借鉴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的中医学“君、臣、佐、使”四维指标决定论的研究模式;二是改变单纯从单体和有效成分研究中药的模式,转向揭示复方和单位中药复合成份的多靶向系统性调节干预的模式;三是改变单纯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先从人体获取数据,再到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最后再回归人体进行验证的研究模式;四是多学科研究联合攻关,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学科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模式。

基于上述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复杂多学科交叉体系模式,由此也决定了中西医结合需要厘正其特有的研究思路[11]。一是既要有创新思维,又不能牵强附会,中西医结合研究必须要正确理解中医和西医概念的本质内涵,才能进行彼此的沟通联系,进行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新性研究,切不可仅凭表象或个别特征就牵强附会对应联系;二是中西结合需要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大力吸收和借鉴当代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多学科交叉创新中西医结合研究;三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源于实践又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寻找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由上推断,中西医相互学习的效应不是机械的1+1=2的结合。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立足于中医学的本体论、方法论[12],借鉴当代先进科学理论和尖端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创新性研究人类生命和疾病的现象、本质及时相性演变规律,以促进人类健康与益寿延年,预防保健和诊治疾病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即中西医相互学习,最终目的是实现1+1>2的结合效应。

6 小结

中西医相互学习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于临床是互补可行的。从民国中西医汇通理论的提出,到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实践,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急腹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装病毒肺炎等,大量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能够优势互补、协同攻关;中西医相互学习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生命力在于融合创新[13]。所以,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路径,不断创新和拓展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而不断为构建系统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体系早日夯成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清湖,张冀东.发展中医药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06):645.

[2]陶富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26.

[3]秦宇龙.“西学中”挖掘中医药伟大宝库[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04):389-390.

[4]雍履平.关于继承与创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0-02-14(001).

[5]陶伯生.学古代医家治学精 建好新世纪精神文明[J].中国医药荟萃,1996,6(1):261-263.

[6]颜德馨.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27-28.

[7]陶伯生,吴鼎留.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之心得[J].医药前沿,2016,6(27):123-124.

[8]陶伯生,吴鼎留.中西医结合诊治130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5):88-89.

[9]陶伯生.学古代医家防保思想 做好新世纪防保工作[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1(4):155-156.

[10]丛斌,陈香美.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6):742-747.

[11]凌锡森,何清湖.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8.

[1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7-279.

[13]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11):1285-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