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余璇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在2018年10月-2022年1月接收106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62例未形成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对象,设为对照组,将44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对比其临床信息、指标等进而分析具体因素。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截石位人数、吸烟人数、血脂异常人数、体质量指数等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均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性因素。结论:针对需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手术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及卧床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身体高效康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尿道感染;卧床时间

临床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易产生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肢体功能、身体康复、情绪稳定等均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产生肺栓塞,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预防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为促使预防效果显著提升医护人员需及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对应预防或改善措施,进而本文将主要研究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泌尿外科在2018年10月-2022年1月接收106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62例未形成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对象,设为对照组,将44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对照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38-72岁,平均(60.74±1.69)岁;实验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3-76岁,平均(60.89±1.72)岁。纳入标准:a、符合手术指征患者;b、生命体征稳定患者;c、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d、无交流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患者。排除标准:a、个人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患者;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c、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或同时参与其他研究患者。

1.2方法

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个人身份信息、日常生活习惯、基础性疾病、截石位、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因素

2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截石位人数、吸烟人数、血脂异常人数、体质量指数等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分析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因素[()/(n,%)]

因素

对照组(n=62)

实验组(n=44)

t/2

P

性别

39(62.90)

23(52.27)

1.198

0.274

23(37.10)

21(47.73)

体质量指数(kg/m2

≥25

21(33.87)

24(54.55)

4.503

0.034

<25

41(66.13)

20(45.45)

手术时间(min)

≥45

33(53.23)

39(88.63)

14.812

0.000

<45

29(46.77)

5(11.36)

卧床时间(h)

≥72

14(22.58)

26(59.09)

14.601

0.000

<72

48(77.42)

18(40.91)

高血压

30(48.39)

23(52.27)

2.394

0.070

血脂异常

29(46.77)

31(70.45)

5.875

0.015

吸烟

27(43.55)

30(68.18)

6.282

0.012

尿道感染

10(16.13)

31(70.45)

32.023

0.000

截石位

32(51.61)

34(77.27)

7.212

0.007

年龄(岁)

60.74±1.69

60.89±1.72

0.446

0.657

凝血酶原时间(s)

13.65±2.39

8.74±3.94

7.361

0.000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s)

34.79±4.15

30.86±3.91

4.970

0.000

2.2 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性因素

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均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性因素。(如下表2中所示)。

表2 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性因素

因素

β

SE

OR

Wald

95%CI

P

截石位

1.225

0.476

3.411

4.614

1.115-10.502

0.024

手术时间

2.221

0.643

9.187

11.909

2.647-32.759

0.000

尿道感染

1.543

0.379

4.676

10.052

1.485-12.149

0.001

卧床时间

2.451

0.418

12.151

22.383

4.315-34.253

0.000

3讨论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中发生率有不断增高趋势,此症状对患者自身、临床医护水平等均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相关人员、部门等还需不断加强对此症状重视度与研究力度并及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对应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是导致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独立性因素,首先,当患者手术时间延长则意味麻醉时间也随之延长,患者身体血氧含量、水电解质、内皮细胞功能性等均随之产生影响,进而血流动力学、肌肉状态也受影响,促使患者血流速度明显降低,提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其次,患者卧床时间延长其身体局部组织受压时间越长,对血液循环同样产生影响,促使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进一步提升。再次,尿道感染可导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严重受损并伴随有炎性因子释放,不仅可有效抑制活化蛋白C形成同时对外源性凝血形成具有显著激活作用,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也因此失衡,进而促使血栓形成率进一步提高,同时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尿道感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易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对患者不良影响[2-3]。最后,患者在术中若截石位维持时间较长,易对腘静脉神经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影响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患者易因此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此类因素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大影响,对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医护人员还需及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治疗方案、护理方案进行全面优化,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降低,高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临床医护水平也因此显著提升[4]

综上所述,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均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性因素针对需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手术时间、尿道感染、截石位及卧床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身体高效康复。

参考文献

[1]邹慧茹,卢润华,李巧莲.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饮食保健,2021,6(9):59-60.

[2]王玉梅,马爱玲,张莉,等.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3053-3056.

[3]李卿英,张锐,任宝明.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5):820-822.

[4]刘娜,张秋菊.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J].养生保健指南,2020,11(4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