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如何选择中成药

/ 1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选择中成药

罗春芳

资阳市雁江区狮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资阳 641300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高,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病理特征是气管内有炎性渗出物。该病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患者患病后每年会持续症状3个月以上,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该病目前无确切病因,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粉尘是主要诱发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基础是消除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给予对症治疗,对患者镇咳、平喘、祛痰,首选药物方案。中成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药物类型有很多种,适用于不同的病症、体征患者。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药物方案治疗时,如何正确选择并使用中成药是治疗的关键,同时也是获得理想疗效的重要前提。

一、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咳嗽”、“喘证”范畴,病因病机时久咳迁延未愈引起患者肺脏虚弱,气阴耗伤,肺气不得宣降,对脾肾形成累及。患者以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情,可兼阴虚、邪实,或偏寒或偏热,肺、脾、肾是病位,用药治疗上需要以宣降肺气为主,中成药使用很多。

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种类有很多种,作用上不同,药物机制也不同,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用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伴随胸前区疼痛,可以使用二陈丸、归芍六君丸进行治疗。二陈丸是由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组成的中成药,发挥平喘作用。陈皮可以理气燥湿,减少痰液。茯苓可以健脾渗湿。半夏可以和胃降逆、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润肺和中。对患者使用二陈丸可以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归芍六君丸由当归、白术、党参、白芍、茯苓、草、陈皮、姜半夏组成,可以益气养血。用于肝脾不和,脘胀腹痛,食少体倦,呕吐。外寒内饮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要症状是咳嗽气喘、无汗、口干。对患者使用小青龙合剂进行治疗,有比较好的作用。小青龙合剂是一种解表剂,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药物的功效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小青龙合剂的主要药物成分是麻黄、桂枝、五味子、芍药、干姜、半夏、甘草等。麻黄具有发散作用,用于解表。桂枝可以帮助麻黄发表散寒。芍药及五味子进行养脾、降逆、平喘。患者发病后水饮内停、津液不行,使用干姜可以散寒饮逆气收。甘草调和诸药。外寒内热型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使用急支糖浆、麻杏止咳糖浆等治疗。急支糖浆的功效是宣肺止咳、清热化痰,是祛痰剂,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可以退热、减轻咳嗽咽痛。急支糖浆主要成分有鱼腥草、金荞麦、紫菀、前胡、枳壳等。鱼腥草味辛性寒,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金荞麦味甘涩微苦性寒,主要功效是清解毒热,活血散瘀。紫菀化痰止嗽。前胡降气化痰止咳。枳壳行气宽中。麻黄宣肺止咳平喘。甘草止咳祛痰,并对诸药进行调和。急支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主要作用是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麻杏止咳糖浆的主要功效是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喘息。药物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辅以蔗糖和苯甲酸(防腐剂)。麻黄宣肺止咳平喘,苦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是主要药用价值。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肺阴不足型慢性支气管炎,口咽干燥、盗汗、干咳短气是主要症状,可以使用养阴清肺膏治疗。养阴清肺膏是补益剂,主治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效。生地黄是主要成分,可以清热凉血、滋阴壮水。白芍敛阴和营泄热。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利咽,并调和诸药。肺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使用人参保肺丸、金咳息胶囊进行治疗。人参保肺丸主要成分人参、川贝母、罂粟壳、陈皮、五味子、砂仁、麻黄、 枳实、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参。功效作用是益气补肺,止嗽定喘,主治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金咳息胶囊具有补肺、止咳、平喘、理肺化痰的功效。药物由生晒参、桑白皮(蜜制)、黄芪、川贝母、蛤蚧(去头足鳞)、五味子、苦杏仁(炒)、当归、玄参、茯苓、白芍、甘草等组成。

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选择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发病率高,患者病情变化多、症状多变,对生活、工作影响大。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改善症状,减轻疾病痛苦。中成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用药物有很多种,药效不同,药物组分不同,适用病症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时,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是关键,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症状表现进行药物选择。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分型不同,用药上应该有所区别,在用药前需要根据症状表现、中医证候确定疾病证型,然后根据证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时,需要考虑用药后对人体是否造成副作用,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