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血糖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王旭辉, ,吴岸峰通讯作者, ,龙腾镶通讯作者, ,周原玲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全球糖尿病形势严峻,高效合理的糖尿病检测手段,对早期发现并确诊糖尿病以及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血糖检测不同方法学以及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对比了不同厂家血糖试纸的性能;评价了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案,最后展望了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血糖监测,方法学,试纸性能,CGM

引言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2021年,20-79岁的成年人中有5.37亿糖尿病患者,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总数预计2030年将增至6.34亿(占总人数比例11.3%),2045年将增至7.83亿(占总人数比例12.2%);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排名第一,将在2030年增至1.64亿,在2045年增至1.75亿。全球未确诊糖尿病人数约2.4亿人,意味着每2个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不知道自己的患有糖尿病;此外,几乎90%的未确诊糖尿病患者生活中低收入国家,在非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

1.不同方法学检测血糖的优点和缺点

血糖检测方法学有多种,经历了还原法、缩合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酶法,以及与新现代化分析仪器相结合的固相酶法、气-液色谱法、质谱法等新检测方法的发展,实现了由手工操作转向准确、快速、方便的自动化、标准化的操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血糖测定密切结合起来,使血糖测定标准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其中生化分析的应用比较广泛,是目前血糖测定的主要方法。

2.不同测试方法对血糖检测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血糖检测方法主要有快速血糖仪检测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法。快速血糖检测法主要是指对患者的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糖(CBG)的测定,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法主要指对患者静脉血糖(VBG)的测定。刘永芳[4]采用血糖仪和生化检测仪分别对284例患者的指尖血和肘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结果表明血糖仪测量指尖血结果略低于生化检测仪测量肘静脉血结果,认为指尖血检测易受氧气干扰,从而降低准确度。汪浩[5],李福珍[6]等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两次指端取血血糖检测结果略高于静脉血血糖检测结果,血糖仪与生化仪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均可反应患者指标。

3.不同厂家血糖试纸的性能对比

随着血糖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了罗氏、雅培等不同厂家的血糖试纸。罗氏的血糖试纸获证FDA,具有高精密度、高准确度的优点;所用酶类为葡萄糖脱氢酶,使其检测结果不受氧气、麦芽糖和木糖影响,抗干扰能力大幅度提高;开瓶效期长达18个月,其他厂家望尘莫及。强生的稳悦型试纸吸血量低至0.4μL,属于一大亮点;但其3个月的开瓶效期,尚未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三诺和艾科的血糖试纸可测血细胞压积率高达70%的样本,属于行业最佳;0.8μL的加样量相对较差;最重要的,由于国内市场仅需满足法规GB/T 19634-2005,艾科的血糖试纸在准确度上稍显不足。

4.血糖仪、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CGM对比

SMBG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状态,为其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然而,由于血糖仪检测技术和采血部位的限制,SMBG存在一些局限性。

HbA1c化学成分稳定,变异性小,目前已具有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提升HbA1c的稳定性。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HbA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关系密切。另外,HbA1c的检测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留取样本方便,无需患者空腹,不受采血时间限制,不受进餐影响。因此,HbA1c检测较其他血糖监测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HbA1c检测结果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延迟效应”,不能精确反应患者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应血糖波动的特征。

血清白蛋白的葡萄糖结合位点多,GA行程速度更快,效果更高;同时GA更新速度快(半衰期短),是较HbA1c更灵敏的血糖控制指标。此外,在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特别是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等影响到红细胞寿命的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值会低估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而此时GA测定不受影响,在这部分患者中,GA较HbA1c更能反应血糖控制的情况。但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影响白蛋白更新速度时,GA的检测结果并不可靠;另外,GA不能精确反应血糖波动的特征。

CGM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连续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的技术,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和特点。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CGM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CGM在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爆发性I型糖尿病、监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糖尿病合并感染等患者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但CGM监测较昂贵,在临床中需掌握好监测的适应症和时机,充分利用其优势,最大限度的地发挥其临床价值。

5.CGM未来发展趋势

BGM和 CGM是血糖监测的不同手段,目前的主流血糖监测手段(SMBG 及 HbA1c)存在有创、信息量有限、无法反映血糖波动及预警等缺点。CGM 能帮助患者实现持续、实时、动态的高质量血糖监测,能较好解决传统痛点,有望成为未来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产 CGM 技术持续突破,以鱼跃、微泰为代表的本土 CGM产品陆续上市,此外还有产品基于第三代传感器技术的三诺生物等厂家正在积极研发,国产品牌未来有望打破国内雅培、美敦力的行业垄断。从历代德康产品对比、各公司 CGM 性能对比中可以看到连续血糖监测产品的发展趋势。(1)患者使用友好度不断提升:传感器寿命不断延长、传感器和发射器尺寸不断减小、逐渐不再需要指血校准、传感器插入方式不断优化、提供高/低血糖报警等。(2)准确度不断提升:MARD 值由最初的 20%以上逐渐下降到 10%左右。(3)价格更亲民:以德康为例,G6 产品年使用费用低于 G5,储备产品 G7 的年使用费用相较于G6 有望大幅下降。行业技术进步、产品使用群体越来越多,CGM 产品价格也具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刘咏芳. 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J]. 现代医

药卫生, 2014, 30(15):2325-2326.

[2] 汪浩, 邹文静. 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18):188-188.

[3] 李福珍, 赵莉. 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3, 35(22):348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