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因素及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因素及干预措施

徐丽超

(汤原县中心医院,黑龙江省 汤原县,154700)

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可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血液标本2000份,对血液标本差错率进行统计,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后,提出针对性地干预措施。结果:收集的血液样本中,有52例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发生率约占为2.6%。个人、采集、送检、储存及检验因素是影响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分别占30.8%,36.5%,15.4%,7.7%和9.6%。结论: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产生的误差及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能够使检验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误差因素;血液检验;干预措施

1. 前言

在实验室检验中血液检验是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诊疗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血液检验主要分为血常规检验、骨髓细胞学检验、溶血性贫血检验、鉴定血型与配血交叉试验等很多不同的检验项目。根据血液检验可得到准确结果,使疾病诊疗提高效果。在血液检验中,血液检验结果可受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的直接影响,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情况较为多见,不只是对诊疗效率产生影响,还容易造成疾病漏诊或误诊,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医院而言,血液标本检验产生误差,不只是与诊疗准确性具有一定关系,还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在同行业中使医院降低竞争力,所以应提高重视程度。本研究针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可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初步探讨,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总结。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的血液标本2000份,其中有550例男患者,145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9-69岁之间,平均年龄(43.1±3.6)岁。列入本研究的患者标准:患者都接受血液检验,患者及其家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本研究的患者标准:患者不依从或不具有准确检验结果,不具有齐全的临床资料,对本研究不愿配合。

2.2 方法

患者清晨空腹抽取2毫升静脉血,经专业处理后,保存在无菌真空管中,同时采用抗凝剂进行抗凝充分后送检。若样本无法及时送检,应在适宜温度和环境中保存。检验人员按照检验规章制度对采血、储存、送检及检验各环节操作规范。检验血液标本质量,针对标本产生误差的患者,分析其主要有抽血前运动剧烈造成不稳定情绪、服用对血液标本产生影响的药品及没有严格按照医嘱进食等个人因素,血液采集方式、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比例、采血量等采集因素,送检时间、运输条件及保存条件等送检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逐一分析。

2.3 指标观察

对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影响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

3. 结果

本研究收集的血液样本共1000份,其中产生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有52例,发生误差的比例为2.6%。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有患者个人、采集、送检、储存及检验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占30.8%,36.5%,15.4%,7.7%和9.6%。

表1. 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患者数量

分类因素

误差患者数量

百分比(%)

患者个人因素

16

抽血前运动剧烈

4

7.7

抽血前服用药物

7

13.5

禁食不严格

3

5.8

抽血处于月经期间

2

3.8

采集因素

19

血液采集方式存在误差

9

17.3

采血量不符要求

5

9.6

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未达到比例

5

9.6

送检因素

8

未及时送检

5

9.6

样本产生振动幅度大

3

5.8

储存因素

4

储存温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3

5.8

储存环境不符规范要求

1

1.9

检验因素

5

检验标本不当方式处理

3

5.8

血液没有凝固

1

1.9

标本检验不及时

1

1.9

合计

52

100

4. 讨论

血液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可为患者提供诊断的重要依据,为提高诊疗效果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血液检测无需复杂操作,具有较高准确性及良好的重复性。但在检测中很多影响因素造成检测结果产生误差,若血液标本产生检验误差,不只是影响患者疾病的正常诊疗,还将导致延误病情治疗的严重后果。所以,分析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对提高血液标本检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一是针对患者个人因素加强采血教育,将采血指导张贴在采血大厅内,采血前0.5小时引导患者保持心境平稳,避免运动剧烈,确保血液质量与采集要求相符。采血前充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服用对血液检验产生影响的药物,应指导其停止服用,并在采血条件符合后再进行检验。二是针对标本采集因素在采血中加强与患者沟通,使采血提高依从性。采血人员平时多训练,使一次性穿刺提高成功率,以免多次采血对血液标本质量产生影响。并在应用压脉带中,注意不超过2分钟,若需持续采血,将压脉带松开休息后再采血,避免破坏血液中细胞。三是针对标本送检及储存因素应对相关人员定期培训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及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确保血液标本送检及时,无法及时送检样本应保存在适宜环境下。血液标本运输中应避免振荡过度,避免破坏血液成分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四是针对送检后检验环节出现的影响,应对检验人员加强培训,使其提高责任心,检验前检查检验试剂有效性,确保在效期内。完成检验后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严谨的检验流程和结果。

5. 结语

    总之,血液检验结果受血液标本质量的直接影响,患者个人、采集、储存、送检及检验等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产生影响,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使检验人员责任心、积极性及专业素质提高,确保患者在采血前按照医护人员指导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确保血液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使诊治水平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忠.临床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黑龙江医药,2018.21

[2] 李顺君,左玥.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有效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5

[3] 王莹,吕海琳.献血者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与预防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8.10

[4] 徐惠静.临床血液检验减少误差的有效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9.21

[5] 刘莉,曹道军.降低临床血液检查误差的关键性策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16

作者简介:

徐丽超(1985-),女,汉族,黑龙江依兰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医学检验。